人民網上海6月18日電 (記者龔莎)作為上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2014年6月18日正式上線以來,已成為全球數據處理量最大的地方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加快推進上海口岸數字化轉型,優化上海營商環境做出了卓越貢獻。
6月18日,恰逢上海國際貿易單...
人民網上海6月18日電 (記者龔莎)作為上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2014年6月18日正式上線以來,已成為全球數據處理量最大的地方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加快推進上海口岸數字化轉型,優化上海營商環境做出了卓越貢獻。
6月18日,恰逢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十周年,由上海市商務委組織記者來到“單一窗口”的主運維商——上海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現場探營”。
幫助企業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每年可達20億以上
2014年2月,在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等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指導下,由上海市商務委(市口岸辦)牽頭,會同上海海關、上海海事局、上海邊檢總站、市交通委、市稅務局、口岸運營單位等部門,啟動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
十年來,秉承“一個平台、一次提交、結果反饋、數據共享”的建設理念,始終對標國際最高標准,不斷推進數字化、區域化和國際化,目前形成了“通關+物流”“監管+服務”“外貿+金融”的16大功能版塊,66項特色應用,對接22個部門,實現口岸通關監管環節全覆蓋、推動國際貿易相關業務辦理全納入,支撐全國超過1/4進出口貿易量,服務企業數超過60萬家,成為上海口岸營商環境優化的數字底座,建設的成功經驗已在全國復制推廣。
通過建設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各類特色化應用,幫助企業節約各類申報作業時間和人力成本,每年可達20億以上。
貨物通關作業方面,創新推出覆蓋海運和空運的智能“預約申報”模式,助力壓縮了通關時間,貨物申報時間由1天到半小時,船舶申報時間由2天到2小時,幫助企業實現7*24小時實時自動化申報,作業效率實現“飛升”﹔ 物流服務方面,實現海陸空“通關+物流”全覆蓋、貫穿全過程、服務全用戶、挖掘全數據的全鏈路狀態跟蹤﹔國際結算方面,通過數據授權,企業隻需填寫一個號碼即可調取結構化數據並向銀行提交,服務外貿企業超過8000家。
世界銀行向全球推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口岸監管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提供了支撐,提高了監管效率和執法透明度。
郵輪旅客“一碼通關”,實現與“愛達·魔都”號等郵輪直連,以及海關、海事、邊檢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和執法互助,為郵輪提供通關流程全覆蓋、要素全聚集的口岸應用場景支持,形成郵輪旅客“一碼通關”的上海模式,旅客通關速度壓縮到10秒/人。
集裝箱危險品智能預警,通過海關海事信息共享,建立基於神經網絡的預測系統,對通關業務過程中的數據進行危險品畫像,多維度捕獲疑似危險品,幫助監管部門把危險貨物查實率由55%提升到75%,同時,處理效率提升到同期的3倍。
出口退(免)稅“免填報”,建成出口信息數據池,進一步實現出口退稅 “免填報”,做到了“當天受理、限時辦結、稅庫聯動、全程跟蹤”,成為企業辦理出口退 (免)稅業務的主渠道,平均辦理時間在4個工作日內,其中對資信良好的一、二類出口企業的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已提速至2個工作日內。
2019年,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助力我國營商環境排名由97位躍升65位,2020年,再提升至56位。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特別指出:上海等地實施“單一窗口”,有效地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和透明度,壓縮了跨境貿易的時間和成本,並向全球推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張杰表示,下一步,各方將持續加強與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等兄弟省市“單一窗口”的合作共建﹔積極推進與全球先進貿易數字平台規則對接,按照DEPA、CPTPP等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自貿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等新要求、新任務,進一步構建數據交換體系,推進“單一窗口”國際貿易單証交換樞紐建設﹔在深化與新加坡合作的基礎上,積極落實中新(加坡)“一次錄入、同步申報”項目試點﹔賦能航運貿易生態圈,培育一批航貿領域數字化服務商,促進跨境貿易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