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长宁区教育局关于印发《聚焦“五个有活力” 实现教育高品质

区教育系统各单位: 《聚焦“五个有活力” 实现教育高品质——上海市长宁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5年)》已经2022年10月24日区政府第23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并以区政府名义发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聚焦“五个有活力” 实现教育高品质——上海市长宁区教育综...
区教育系统各单位: 《聚焦“五个有活力” 实现教育高品质——上海市长宁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5年)》已经2022年10月24日区政府第23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并以区政府名义发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聚焦“五个有活力” 实现教育高品质——上海市长宁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5年) 长宁区教育局 2022年12月6日 附件 聚焦“五个有活力” 实现教育高品质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2022—2025年)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助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打造质量一流的“活力教育”特色品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接市教委教育综合改革要求,形成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服务和融入上海、长宁改革发展大局。根据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总体规划,坚持办好“活力教育”的总体定位,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将学生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给予尊重和指导,以道德品格和身心健康培育为首要任务,注重综合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改革思路 立足区域教育发展基础和需求,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框架下,秉承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精神,整体架构改革任务,按照“5+2+X”模式开展项目研究,深化“活力教育”内涵,实现长宁教育的高品质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相适应的“活力教育”,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起到率先示范作用,打造在长三角地区具有实际影响力的教育品牌,让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具体表现为: 1.学生发展有活力。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审美的情趣。 2.教学改革有活力。立足学校育人主阵地,传承区域教育改革传统,尊重不同年龄学生学习特点,系统化推进幼、小、初、高四学段改革,促进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发展。 3.协同育人有活力。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参与、社会协同”的四方联动育人机制,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家庭深度融入、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和多方共育的新生态。 4.办学机制有活力。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学校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加开放、充满活力的学校发展样态和多元价值追求的学校品牌。 5.区域联动有活力。主动应对时代变革、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对教育的挑战,激发整区教育活力,增强长宁教育在全市、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长宁区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指标(2022—2025年) 指标类别 具体指标 责任部门 支 持 系 统 责任主体 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区发展改革委 建立区域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领导机构及相应的工作制度。 区政府办公室、区教育局 区政府各部门推进教育发展的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健全,措施到位。 区政府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合力共推教育的有效途径。 区政府各相关部门、 各街道(镇) 人员保证 根据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各级各类教育岗位设置标准,配齐相应资格的专职教师,保证区域内同类型学校间教师职务比例、专业结构基本合理。 区教育局、区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完善区域内师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等制度。 区教育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落 实 系 统 学生发展有活力 争创上海市“三全育人”示范城区,建成区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资源库,深化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生态文明融入课程体系,推广全员导师制。 区教育局德育科、区教育学院德育室、区试点学校 形成“智慧体育”体教融合新形态,实施高质量体育课程改革,实现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布局,推进“智慧体育”数字化转型,优化学生体质健康成长环境。 区教育局、区体育局 完善幼小初高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传承”与“创新”两类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品牌,优化长宁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职能。 区教育局德育科、区劳技中心、区试点学校 建成青少年科创中心,完成场地和硬件设施建设,优化区域科技教育层阶式课程体系,打造“数字科创”特色,搭建致力于学生科创素养培育的教师研修平台。 区教育局德育科、区少科站、区试点学校 教学改革有活力 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基础性和选择性并重的新课程,探索变革教与学方式的新课堂,研究落实学科育人的新教材,形成普通高中育人新格局。 区教育局基教办、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区试点学校 建成线上线下融合式高中生自主学习平台,深化和丰富基于内涵理解的自主学习平台,创新和拓展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平台,建立线上跨学科学习主题社区。 区教育局基教办、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区试点学校 构建初中生成长作业系统,优化“增进理解型”学科作业,开发共享“知识链接型”跨学科作业,研究“成长涵养型”实践作业,探索“数字作业”。 区教育局基教办、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区试点学校 推进家校社共育“阅读”“劳动”“运动”“艺术”“信息”“科学”计划,建成小学家校社共育社群,形成小学家校社共育格局。 区教育局基教办、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区试点学校 优化学前教育“童趣”课程,开展童趣生活、运动、学习、游戏活动和特色活动,打造幼儿园特色活动品牌,构建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 区教育局托幼科、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区试点学校 协同育人有活力 构建“走向卓越”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规模结构,开拓项目研究式教师培养路径,探索教师数字画像评价模式。 区教育局人事科、区教育学院师训室、区试点学校 形成“少科站+X”学生科教培育网络,开展校际、与科研院所、高校、社会场馆、企业等合作,建成学生“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培育网络。 区教育局德育科、区少科站、区试点学校 建成“三公里社区校外教育活动圈”,形成人文、科创、艺术、劳动等各类“行走课堂”,营造合力育人大环境。 区教育局德育科、区教育学院德育室、区试点学校 办学机制有活力 深化区域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特色高中建设增值,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区教育局基教办、区试点学校 建成若干学科基地,发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传统优势,聚焦数学、哲学、外语学科,辐射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 区教育局基教办、区试点学校 设立综合改革项目试点校,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学校内生活力,打造学校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校一品”办学格局。 区教育局、区试点学校 区域联动有活力 建设教育数字化转型试验区,形成一个智慧教育生态圈,建成“区-校”两级数字基座,整合标准化数据、开放性数据、仓库数据三类数字资源,打造智慧空间、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治理,构建N个应用场景。 区教育局、区教育信息中心、区试点学校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外教融入本土文化品牌,深化长宁教育国际联盟建设,提升师生国际理解、交往和竞争能力。 区教育局基教办、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研究室、区试点学校 (四)推进策略 顶层设计,区域统筹。将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整体规划教育改革,打破教育边界,推进教育局和相关委办局密切合作。 工作联动,部门协作。将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等重大发展规划,整合教育系统各职能部门,优化职能分工与协作,形成改革协力。 以校为主,资源整合。将优化学校育人实践作为改革落地的重要标准,鼓励学校承担主体责任,基于自身特点,整体参与改革并选择重点突破,整合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教师参与,共同成长。将教师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力量,依托卓越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育等项目,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综合改革有机融合,让教师在承担项目中取得成果,实现专业发展。 二、改革项目 (一)聚焦资源整合推进“三全育人”高标准实践项目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坚持“活力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指向,争创上海市“三全育人”示范城区,促进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1.推进深度融合教学,建成区域《读本》教学资源库 依托长宁区数字基座建设,建成区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资源库。强化《读本》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开展主题教研,形成若干典型案例。探索《读本》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注重横向贯通,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衔接,整合场馆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注重纵向衔接,突出学段特点,深化跨学段一体化实践。 2.加强党建引领,深化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开展“党建引领全学段思政课建设的机制研究”,形成党建引领机制、指导机制、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运用长宁数字基座,实现区域思政课一体化实施的目标分层、资源供给、数据分析、教师研修等“一座统管”。完善区域学校19门纳入市级“中国系列课程”和“党的领导”区本一体化课程,建设示范课程。建立“长宁区思政课名师基地”和“长宁区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促进高端名师成长,提升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突出“绿色低碳”理念,实现生态文明融入课程体系 建成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库。以政治、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教材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获得相关“低碳知识”。立足科普课堂,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研讨活动,开设节水、节电、校园绿化等教育课程。结合环保时事热点和主题日,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支持学生组建生态文明实践公益团队,进入街道、社区、家庭,开展生态文明宣讲活动。 4.深化全员导师制,构建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 全面实施全员导师制,完善区、校导师工作机制,实现全员导师制中小学校全覆盖。培育区域“种子导师”,成立导师工作室,强化经验分享,提高导师开展学生个性化指导和家校沟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赋能导师发展,开发“导师观察随身工具包”,开展区域内全员培训和校本研修,形成区域导师培训课程和校本课程,推广导师工作的优秀案例,切实提高全体导师的认识认同及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开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形成系列精品课程。与卫生健康部门联动,深化“心理顾问制”,完善学生心理辅导机制,优化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实施有针对性的关爱帮扶,打造家校社协同的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 5.建立“三公里社区校外教育活动圈”,形成合力育人大环境 开展面向中小学生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项目,建立以“双减”为背景的假日校内外联动的品牌活动,进行以线上线下多资源学习体验的项目化学习。整合区域学习资源,推进多样化的“人文行走”主题学习,为青少年打造行走的课堂,引导青少年在行走中阅读城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变化与发展。 (二)凸显“智慧体育”推进学校体育改革项目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初心思考学校体育改革,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形成符合长宁“活力教育”要求的体教融合新形态。 1.实施高质量体育课程改革1+1 实现日常体育锻炼校内校外1+1,保证校内体育锻炼1小时、家校协同促进校外体育锻炼1小时,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全覆盖,初中推广“四段九课时”教学模式。推进重点体育项目武术、游泳1+1,确保90%以上学生学会游泳,举办区级武术赛事。形成以赛促培市区联赛1+1,打造2—3项品牌赛事或热点IP赛事。打造体育传统学校市区两级1+1,17所市级体育传统学校以及33所区级体育传统学校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发展新局面。 2.形成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布局 建立1+3+6“一条龙”共育机制。形成1所“龙头”高中对接3所初中和6所小学的项目“一条龙”布局,协同开展体系发展、机制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及科学评估。完善体质监测“一条线”闭环体系。定期发布各学校身心健康指数,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价与考核评估体系。 3.推进“智慧体育”数字化转型 通过5G+AI探索运动数据过程性采集,为教师决策提供分析,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构建智慧课堂新生态。建立包括体检数据、运动技能等级测试等信息的学生体育行为过程性档案,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实现学生运动“一人一处方”。学生健康数据与“随申办”打通,方便家长和学生可即时了解学生健康信息和运动处方。 4.优化学生体质健康成长环境 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持续改善用眼环境,完成所有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环境改造,确保青少年学生新发近视率逐年稳步下降。探索医体结合,加强健康知识和科学健身指导,强化青少年体育精神培育。整合场地资源拓展学生运动空间,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开展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机制,探索移动端运用及功能拓展;推进社会体育场馆为学校开展体育课提供场地支持和服务。 (三)幼小初高一体化推进劳动教育综合育人项目 根据新时代劳动教育根本任务与要求,探索区域一体化劳动教育新方式、新途径,打造长宁富有活力的劳动教育特色品牌。以五育融合的理念,充分体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幼小初高一体化推进,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实现知行合一。 1.完善具有长宁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体系 根据幼小初高学生特点,整体构建有梯度的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体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传承”与“创新”两类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品牌,引导学校、幼儿园结合办学理念、文化特色开发校本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丰富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实践内容与形式。积极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和德育教育。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2.完善区域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 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区域幼小初高劳动教育。优化长宁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职能,加强区域劳动教育基地,以研究、指导、服务三大核心功能辐射区域。构建区域劳动教育联盟体,不断融合区域职业院校、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学习中心、企事业单位等优质资源,助力区域劳动教育。紧抓长宁精品城区建设、数字化转型契机,利用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产业新业态,设立多行业、有特色的区域劳动教育实践点,丰富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打造长宁富有活力的劳动教育品牌。 (四)指向育人新格局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践创新项目 聚焦高中在人才培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背景下,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具有长宁“活力教育”特色的普通高中育人格局。 1.实施基础性和选择性并重的新课程 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推进德智体美劳在新课程中融合落实。结合区内高中既有办学特色,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高位打造高中学校特色品牌,实现从原有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向新三类课程(即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转化。 2.探索变革教与学方式的新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探索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式、合作式、问题化学习。改进教学组织管理,完善选课走班制度。建立学分认定制度,形成学分认定的办法和机制。进行命题研究,将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结果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在学生生活实践、学习方法、课程选择等方面给与专业支持。优化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和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研究落实学科育人的新教材 结合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传统学科优势,建设数学学科、人文学科等学科基地,整合共享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向高校、科研院所借智借力,发挥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学科研究和新教材研究,保证新教材理念的落地落实。发挥先行参与试教试用人员、教材编写审读人员的引领示范作用,结合“卓越教师”培育项目,开展多途径、多类型、全覆盖的师资培训。 4.形成多方协同育人的新支撑 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标准制定、资源分配、督导评价的统筹管理职能。深化区域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办学关系,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边实践边总结,将新课程新教材落实的经验、成果辐射到长三角地区和全国其他省市。在展示交流中,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长宁经验和典型案例。 (五)“走向卓越”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项目 秉持兴国必先强师的思想认识,将教师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作为“活力教育”的重要保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情感教育引领“四有”好教师队伍建设,将师德作为教师入职、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表彰奖励等首要条件,利用互评和反向测评将考核具化,落在实处。加强思政教师、班主任、全员导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评价合理、激励有效、保障有力的管理体制机制,畅通思政教师、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通道,使岗位吸引力明显增强。 2.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规模结构 盘活教师存量。进一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区域教师队伍活力,强化区内编制资源统筹力度,盘活教育系统事业编制存量。进一步推进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推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优化教师增量。优化教师公开招聘,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对于聘用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学校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岗位等级的限制,逐年提升研究生学历层次教师比例,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师风高尚、专业水平高超、终身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3.建立“走向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探索优秀教师培育的有效路径与策略,系统推进“卓越计划”“学科带头人”教师高端培育等区域项目,将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项目化,组织教师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全面参与教育综合改革,在研究的过程中促进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培育推荐上海教育名师和上海教育菁英。发挥区教育学院作用,拓展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建立开放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 4.探索教师数字画像评价模式 通过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教师评价机制。突出教师素养提升,进行“走向卓越”教师素养评比,通过教师教学素养、科研素养、育德素养、信息素养等四大素养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聚焦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关注新进教师和骨干教师成长,以提炼教师的“教育(教学)主张”为抓手,将教学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数字画像评价模式。 5.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保障教师待遇优先,加大创新人才激励力度。积极鼓励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奖励基金会等社会团体表彰一批在教育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创新人才奖励机制,落实专项奖励、人才公寓、人才租房补贴、“非落户入编”等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教师提供奖励。为进一步推动长宁区教育事业发展,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大力营造教育良好环境。 (六)四学段系统改革培育学生综合能力项目 在国家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和创新高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双减”等政策要求,彰显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凸显“活力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的坚守,激发学生成长活力。 1.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式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围绕高中“综合学习”,对接新课程、新教材的新要求,完善创新课程资源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激发高中生学习创造力,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深化和丰富基于内涵理解的自主学习平台。以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门学科为基本框架,充分整合上海微校“空中课堂”中完整优质教学视频,根据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更新和扩充建设原有微课资源库。编辑知识框架、练习作业等文本资料,实现学生学习、互动、练习、评价、反馈等功能。 创新和拓展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平台。以区域八所公办高中的特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学校的特色课程影像资料和文本资料,建设八类围绕问题解决的创新综合课程群。同时联合少科站等校外机构,站校共育,通过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建立线上跨学科学习主题社区。基于自主学习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成立以学生为主导的“线上跨学科学习主题社区”,增进跨校学生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享学习。 2.推进新中考背景下初中作业开放性研究 围绕初中“有效学习”,对接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初中生成长作业系统,充分发挥作业对课堂延伸、拓展意义和对学习的评估反馈作用。同时,以作业为支点,撬动教学五环节,落实减负提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优化“增进理解型”学科作业。迭代原有分层作业成果,通过数字化方式在全区共享,重点进行校本化实施。开发共享历史、道法作业等体现新中考育人理念变化的作业。优化学科作业设计、实施、反馈的策略,增进学科大任务群、大概念的构建,凸显学科实践,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开发共享“知识链接型”跨学科作业。发动学校力量,鼓励多学科教师共同准备,开发共享跨学科作业,比如新中考的跨学科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解决需要多个学科知识才能解决的综合性问题。探索跨学科作业与学科学习的对接策略,创新教师合作的跨学科作业指导方式,促进学生有效探究学科间的联系,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研究“成长涵养型”实践作业。全区开发共享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和询问,掌握新的技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研究作业过程性指导方式方法,形成作业指导典型案例,完善实施和反馈相关策略,实现学习与实践、知识与生活的联结,为学生打造丰富、高效的学校生活。 探索“数字作业”。探索以信息技术支持的作业布置、分析、反馈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持续优化作业设计和个性化作业推送,构建若干针对不同需求的常态化数字作业分析模型,研究针对学习品质的作业分析系统,形成基于数字作业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指导模式,助力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 3.推进小学“家校社共育3+3”计划 围绕小学“激趣学习”,以五育融合为基本原则,以儿童发展为核心需求,以家校社协同为关键突破,以问题解决创新教与学方式,推进家校社共育“阅读”“劳动”“运动”“艺术”“信息”“科学”计划,营造家校社共育的区域教育生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成必选区本共育课程群。以阅读计划、劳动计划、运动计划为基础,形成区本共育课程资源,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阅读计划以“时时阅读、处处阅读、事事阅读”为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劳动计划以“家庭劳动常态化、学校劳动规范化、社区劳动多样化”为原则,推进实施劳动计划。运动计划以“愉悦身心、健康体格”为目标,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建成自选区本共育课程群。以艺术计划、信息计划、科学计划为基础,形成区本共育课程资源,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艺术计划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为目的,将美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信息计划以“技术重构、数字赋能”为方式,探索家校社共育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与形式。科学计划以“理性思考、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为培养目标,以家庭、学校、社会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延伸课堂,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建成小学家校社共育社群。集合全区小学,从共育平台建设、共育机制研究、集团推进实践、过程保障措施、教师专题研修、家校社共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研制形成长宁区家校社共育计划课程指南和实施建议,在研究探索过程中形成密切合作的家校社共育社群。 4.推进学前教育“童趣4+X活动” 围绕学前“启蒙学习”,开展童趣生活、运动、学习、游戏活动和特色活动,促使幼儿活动更趋游戏化和多样化,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发展,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保护幼儿的探索欲,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优化童趣课程建设。立足儿童视角,围绕生活、运动、学习、游戏四大板块,开展科学保教研究,提升整体保教质量。在一日环节中彰显促进幼儿活力发展的活动特色,丰富幼儿成长经历,形成可持续的园本化课程实施机制。 打造幼儿园特色活动品牌。从生活、运动、学习、游戏四大板块中选择与共同性课程相融合的活动,进行重点突破,构建个性化的“X”活动,形成幼儿园活动特色,凸显幼儿园的品牌。 构建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形成符合长宁区幼儿园现状的“童趣”科学新内涵,明确“童趣4+X活动”的科学性、发展性和趣味性。形成符合学前教育正确发展方向,体现“活力教育”要求的幼儿园“童趣”活动具体特征。形成区域统领的幼儿园“童趣4+X活动”教科研实施路径。对全区幼儿园园长、保教主任进行全覆盖专题培训,形成基于童趣活动研究的发展共同体。 5.长宁青少年科创中心建设项目 秉承科教兴国战略精神,坚持区域科技教育“惠泽”理念,借力区域教育场地资源布局调整,建设长宁青少年科创中心,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养成创新思维,挖掘创造潜力。 建成区域科技教育层阶式课程体系。针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重竞赛轻普及、学生受益面窄等现象,聚焦学科课程和科技项目深度融合,关切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关注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的融合,构建惠及全区所有学生的层阶式科技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 形成“站+X”学生科教培育网络。以“科技项目示范点”创评为基础,探索与学校开展共建、协同培育的内容与途径,以点带面,构建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网络。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走进科学殿堂”活动为载体,探索与科研院所、高校创新实践工作站开展共建、协同培育的内容与途径,构建学生“实践创新”培育网络。充分运用社会各界共建共享资源,探索与企业/行业开展共建、协同培育的内容与途径,构建学生“责任担当”培育网络。 打造“数字科创”特色。着力研究低年段编程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努力挖掘其在计算思维培养方面的价值,形成区域特色项目。实现数字赋能科创教育,携手高新企业,运用AR技术,研发“沉浸式3D交互”培训软件,搭建相应的模拟训练平台。探索学生芯片教育,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专业团队共同合作,成立全国首个学生“微芯实验室”,实现学生科创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提升和职业生涯体验,并将芯片教育的资源接入长宁教育数字基座。 搭建区域科技教师的研修平台。通过科技项目师资队伍建设,打破校内、外壁垒,加强区少科站与学校的融合,在成就学生科创梦想的同时,促进区域科技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搭建平台,以参观学习、专题培训、竞赛辅导带教等方式,助推区域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七)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项目 对接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战略任务、长宁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的发展要求,为长宁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支撑,在“三C五化”的发展格局中,坚持面向世界(Confront the world)、理解世界(Comprehend the world)、走向世界(Connect the world)的指导思想,延续理念、内容、方法、评价、平台国际化的行动框架,彰显“活力教育”的开放特质,让国际教育走进长宁,长宁教育走向国际。 1.打造外教融入品牌 不断拓展国际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推进全职外教进课堂,保证外教资源普及普惠义务教育学段,并向高中和幼儿园学段延伸;建立专业管理和研讨制度,加强对外教课程的统整、监督,提升外教课堂教学质量。探索中外双师课堂,加强本土教师和外教联合备课、联合教研、合作授课,推进中外课堂比较研究,强化外教资源对本土师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促进作用。开展中国文化浸润项目,增进外教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的了解和理解,增强本土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2.实现教师专项提升 拓宽教师培训资源,积极联系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相关教师培训资源,遴选适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国际素养提升的培训项目。丰富教师培训形式,依托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拓宽线上+线下、讲授+实地浸润、集中学习+小组合作自学等多种培训方式,深化国际教育的本土融合再创。 3.实施学生国际理解教育 建设国际理解教育特色拓展课,强化具有“中国心”的国际型人才培养。试点开设“科学·英语说”“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特色拓展课,并逐步辐射推广,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学生国际素养培育。 4.促进中外师生结伴成长 实施更加主动的教育开放战略,开展主题式中外教育大型交流活动,在智慧碰撞中积极借鉴国际课程教学先进经验,促进本土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提升;支持和组织学生参与国际性艺术、体育赛事和展演,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深化长宁教育国际联盟建设,充分利用区内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民办学校国际部相关资源,推进中外教育“伙伴教师”和“伙伴校(园)长”浸润式研修;推进中外教育“同课异构”活动,相互开展深度借鉴学习;推进学生跨文化教育体验活动,开展本土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学生相互进行一日学习体验、体育艺术等交流活动。 (八)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项目 在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大战略部署的背景下,对接市、区数字化转型要求,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以数字化赋能“活力教育”。 1.形成一个智慧教育生态圈 构建一个数据协同、技术协同、应用协同,形成具有鲜明“数字长宁”特色的多元主体共创价值特点的智慧教育生态圈,便捷联通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教科研机构、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等各类参与主体。开展面向学生数字学习素养、教师数字教育能力、学校数字特色发展的数字化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形成拥抱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良好人文环境。整体推进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网升级改造,试点5G与校园网融合,提升出口带宽,建设长宁教育云,提升智慧教育生态圈的网络生态质量。 2.建成“区-校”两级数字基座 区级数字基座对接市级数字基座,为校级数字基座提供统一入口、认证、权限、安全、运维等管理,提供大数据运算、应用广场服务和灵活的开发环境。校级数字基座集数据、应用、物联、消息、组织五个中心于一体,支撑各类面向用户的教育应用建设,凸显学校特色和教师风格。基座为教师应用自主开发给予支持,用低代码轻应用的形式,让教师通过“拖拉拽”的简单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应用,实现应用与教育教学需求深度契合。 3.整合三类数字资源 第一类是标准化数据。按照统一规范与标准对用户、系统、资源涉及的相关数据标注属性,形成标准化数据。第二类是开放性接口数据。综合构建“教、学、管、评、测、练”与“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相融合的多维教育大数据信息化体系。第三类是仓库数据。在保证数据安全,进行数据联通和归集的基础上,推进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并将分析结果运用于教育治理和教育教学。 4.实现四大功能转型 打造智慧空间、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治理。智慧空间,配套物联感知设备,构建空间灵活、系统开发、功能复合的教学环境,打造实体、虚拟相融合的全景全域学习体验中心。智慧学习,聚焦课堂,统整国家-市-区-社会-学校资源,形成融消息提醒、资源推送、应用管理和社群协作等功能的智适性学习体系。智慧评价,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和跟踪分析,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模型,支撑教学-教研-培训体系的构建,助力各级各类专项人才的遴选与培养。智慧治理,提供可定义的数据分析、报表服务、可视化大屏,洞察数据背后产生的业务问题,并付诸行之有效的策略。 5.构建N个应用场景 对于学校面对的共同难题,集约式开发应用场景,实现教育评价、教学管理等21个标准化应用场景在所有中小学校的全覆盖,并依据需求拓展无限多个应用场景,涉及校内外教、学、管、评、考、教研、服务、资源、活动和家校互动等不同领域。对于学校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学校和教师自主开发应用,并通过标准化插件方式接入基座,实现各类教育应用在数字基座上百花齐放,并实现在不同学校复用,逐渐形成多方参与共创价值的教育应用良好生态。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作共推的机制建设 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组织、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编制与实施工作。成立区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若干项目组。明确各部门相关职责,统筹区域力量把项目改革落到实处。教育局和相关委办局密切配合,切实解决项目推进难点、堵点,保证改革取得实效。定时召开项目推进会,建立项目季报、综改简报、阶段年报制度。 (二)明确改革路径,优化点面结合的工作策略 加强面上推进,以综合改革任务为载体,按照工作块面整体推进改革创新。关注点上突破,以“走向卓越”“学科带头人”等教师发展项目为抓手,将综合改革各项任务分解为具体的研究项目,组织教师通过自主申报的方式参与研究,在全面参与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在提炼研究成果中实现综合改革的各项目标。建立改革试点学校,以特定改革任务为突破口,激发学校内生活力,实现“一校一品”,促进卓越发展。 (三)保证教育投入,强化学校主体的资源整合 以学校为主体,联合行政管理、专业支持等各方力量,完善“规划-实施-评估-改善-推广”的项目改革流程,建立“区-局-院-校-社”资源整合机制,构建科学研究、教学研讨、学校行动相互配合的改革行动机制,形成改革合力。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经费纳入区教育局部门预算,并按相关规定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四)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合力育人的教育生态 加强教育内外、学校内外的紧密合作,深化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促进行业精英走进学校协同育人,与相关大学、科研院所持续密切合作,形成社会各方共促教育发展的合力机制,构建社会化大教育格局。加强改革成果展示和宣传,推进“综改成果展示月”,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共同关心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形成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