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1958青岛体校足球队重上绿茵场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霍璟祎 杨 光 文/图     亚洲杯还在继续,止步八强的中国队于上周四...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霍璟祎 杨 光 文/图     亚洲杯还在继续,止步八强的中国队于上周四结束征程。四场比赛,重归血性的国足引起了全国球迷们少有的集体狂欢,那个坎坷崎岖的足球梦似乎并不那么遥不可及了。   与此同时,岛城一群特殊的球员们也走出了他们圆梦的重要一步。   这帮1958年进入青岛体校的老球员自言他们是“建国后青岛第一支专业足球队”,那时他们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为了纪念昨日,也为了珍视今天,他们两个月前又重新拉起了“1958青岛体育学校足球队”的大旗,重新奔走在绿茵场上,而此时他们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   今生   1月16日是一个雾霾天,PM2.5浓度达到了199μg/m3。早上8点35分,76岁的解泽源看了看窗外灰黄色的天空,走出家门,坐上了一辆出租车。   行至东部市立医院门口,道路开始拥堵起来。就要开球了,作为裁判的老解看起来有点心急。   9点24分,到达目的地天泰体育场,老解加紧了步子,往3号场地赶去。由于十年前的脑血栓影响了平衡中枢,他走起路来略有点趔趄。   看到裁判来了,领队张协纪召集起散落在球场边热身的球员。这是一支特殊的球队,最小的是70岁的前卫张循记,队员平均年龄在74岁左右。   报完数后,10名球员依单双号分为两队,老解看了看两队的人员,调换了其中的两个人。“前面这队偏老,身体不如后面的,换换人均衡一下。”解泽源解释说。   “小的不准跟老的抢啊!谁抢我就吹谁的哨!”开赛前,解泽源喊着重申这项特殊的规则。而他口中的“小的”,指的是70多岁的队员,他们是青岛元老足球队的,过来“凑热闹”。   开球、传球、进攻……老球员们几乎没有什么身体接触。跑动抢球,他们以自己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可是一接近对方,他们就放缓了步子,谨慎起来,以免相互撞到。   75岁的王兰田因为肺纤维化无法剧烈运动,可每次训练,他都会到场,有时站在场边看,有时也上场踢一会儿,球一传到他那里,大家都会停下来不去抢,“他身体不好,让他多活动活动。”张协纪说。   而在一墙之隔的4号场地,一帮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踢得热火朝天,肆无忌惮的碰撞,奋不顾身的冲刺,恰与老球员们形成对比。   年轻的力量已然不再,跑起来也很难称得上“迅速”,可是球场上时不时传来他们嘶喊的声音——“给!给!快给!” 他们身着荧光绿和玫红色的队服,精神头儿很是饱满。   踢完球,球员们围到了记者旁边,张协纪拿出了一张拍摄于1958年的青岛体校足球队的合影。“你们猜猜哪个是我?”“找找哪个最帅就是我!”看到自己年少时的照片,老球员们来了兴致,七嘴八舌地让记者猜。   这些老球员们大都是成立于1958年的青岛体校的学生,两个月以前,张协纪和解泽源萌生了成立“1958体校足球队”的念头。中后卫刘克全兼任球队的记录员,他递给记者一沓手写的材料——《关于成立“1958青岛体育学校足球队”的前期工作之建议》以及入队登记表。   翻看着这份建议书,记者发现,从筹备小组成员的确立,到场地、队服、队名、队费等问题的解决,再到球队人员的构成,都有细致清晰的记录。   入队时,队员都要在入队登记表上填写清晨脉搏和疾病史,并且在“参加活动意外事故自负”一栏签字。近期,50多年前的老队友们在他们年少时训练的地方重聚,这支队伍建立起来了。   张协纪告诉记者,球队的宗旨就是“踢球、会友、健康、传艺”,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逼而不强”是大家心中都认可的原则。   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在青岛元老足球队踢球,每周锻炼两次,可是一提出成立“1958体校足球队”的建议,大伙儿仍然积极呼应。张协纪说,这支球队是他们纪念母校、回顾青春的一种方式。   往事   1958年9月1日,暑热渐退,湛蓝的天空下,一帮十几岁的孩子搬着铺盖卷陆续走进当时的第一体育场。这一天,是解放后青岛第一所专业体校——青岛体育学校成立的日子。   那时,这帮懵懂的中学生或许很难预料到,这一天会成为他们人生的拐点,而1958也成了他们一生的追忆。   “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考体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俩字——管饱。”   考上体校的学生不用交学费,每月每人的伙食标准是15元,除此之外,每月还有5元的洗漱费,用来购置肥皂、牙刷等生活用品。   早饭是大饼、小米粥和三种小凉菜,午饭和晚饭一荤一素,偶尔还能发个鸡蛋补充营养。体校学生很多都是穷孩子,这样的饭食他们已经很知足了。   为了多吃一份饭,张协纪想了个办法,“第一碗饭只盛半碗,这样就会比那些盛满的同学吃得快,就可以更早去盛第二碗。”   原体校田径教练纪嘉才回忆,很多学生都会偷偷省下口粮带给家人,老师们都知道,但是出于理解都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吃得饱,他们还穿上了运动服。虽然是青岛足球队队员的旧衣服,但是学生们仍然如获至宝,因为那上面印着“青岛队”三个醒目的大字。   在此之前,张协纪训练时穿的是母亲给他缝的一条靛蓝色灯笼裤,有的同学打趣笑他:“大张,你怎么穿着睡裤来球场啊?”   当时的学生宿舍就是看台下的地下室,临近海岸,屋内极为潮湿。到了冬天更是阴冷,王兰田家贫没有被子,张协纪就一直与他睡一个被窝。到了周末,两人经常向学校借一辆大板车,去华阳路的青岛卷烟厂拉货挣钱。   虽然生活不易,可是清苦中因为足球自有一番乐趣。据王兰田回忆,那时青岛的足球氛围是很浓的,孩子们放了学,就用书包和砖块在沙地上垒起一个简易的“球门”,一直踢到天黑,“那时候,我过年才能有一双新鞋,为了不磨坏鞋,有时我就光着脚踢球,踢得脚上裂开口子还是继续踢。”   “三从一大”是当时中国体育界推崇的训练方法,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青岛体校的训练也是遵从的这一原则。   早上5点30分,教练杨昌在走廊上准时吹响起床哨,孩子们睡眼惺忪地穿上运动服,从第一体育场到浮山后跑一个来回,“跑操回来后,我都是用手扳着腿,困得闭着眼睛上楼梯。”解泽源说。   王敬是足球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当时15岁,据他回忆,学生们对着一道足球墙练习脚法,一天就得踢几千次,“晚上起夜,我双腿累得直发软,都跪在了地上。”   由于占用了群众活动的一块场地,在训练间歇,球员们还得搬运砖块,重新修整一块运动场地。   如今已90岁的老校长赵明道坦言,在筹备体校之初,虽然校址、招生、师资等事务处理起来很是繁琐,可是他最担心的却是这帮娃娃的生活问题。   有一天,赵校长刚到学校,就得知一个预科班的学生昨夜尿了床,教练在给他晒被子。“我心里只觉得孩子可怜,这肯定是训练累得嘛,就嘱咐教练不要责怪孩子,适当减少运动量。”赵校长说,“现在想来,那时一味追求大运动量,虽然给他们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但未必是科学的。”   后体校时代   体校的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到了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体校因为经费不足解散。据解泽源回忆,从“少体校”到体校,足球队前后入队50余人。解老掰着指头数了数,这期间仅向“八一队”就输送了刘国江、刘金海、周统林、胡延祥、林维玉等12人。“一个八一队一共才多少人,我们的同学就有12个呢!”解老骄傲地回忆道。   这支由杨昌教练亲自带出的足球队解散后,队员或入选各地方队等成为专业运动员,或分配到济南、烟台、淄博等山东各地的中小学成为教练,或进入青岛各大企业成为企业队的主力。   由于脚踝受伤,在解泽源进入体校第二年,杨昌就安排他做少年业余足球队的教练工作。这个少年足球队里是来自太平路小学、嘉峪关路小学、江苏路小学等学校的小学生,拿解老自己的话说,是“带小孩”。   虽说是“带小孩”,“严格”是当时20岁的解泽源对他们的要求,他采用的正是杨昌教授的苏联教学法,“从准备活动到技术安排,都是按照杨老师的套路来”。这些孩子中就有杨昌的儿子杨胜利和杨安利,而杨安利后来入选八一队,从主力后卫到教练员,被称为“铁卫”。   解散后解泽源被分配到济南,在胜利大街小学教体育。“那时候,济南的足球还没怎么发展起来。”他张罗着成立了这所小学的第一支足球队。   1963年,解泽源调回青岛太平路小学,他任教过的两所小学都被评为全国足球重点学校。直到1972年,解泽源又调任新成立的26中,“到了新学校第一件事,还是抓足球队”。第二年,26中也被评为全国足球重点学校,解老至今还记得授牌仪式那天,体委还送来了60个足球,“那时候缺球,每三四个孩子分一个,别提有多高兴了”。   直到1999年解泽源正式退休,从他手里为全国甲级联赛输送队员52名,包括山东队的中锋高国伟、原澳柯玛女足的教练王勇等,他自己曾在联赛的赛场上执哨做裁判员。   离开体校王兰田走的是职业化道路,1960年3月入选山东队,参加了第一、二两届全运会。但受伤迫使他中断职业运动员生涯,如今75岁的王兰田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个日期,是1964年8月9日,在青岛市第一体育场和八一队的一场比赛,半月板严重撕裂,后续恢复不尽如人意的他只得告别赛场。   当时,在贺龙的指示下,北京体育学院开设了全国专业运动员伤后训练班,经过体委推荐和严格的文化课、体育专项考试,他考取了足球专业运动科,4年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从地方体委到高校专做足球技术研究,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直到退休又举家重返故里。   1996年,海牛足球学校成立,王兰田受聘为教练,执教年龄最小的班次。场地不够,这个班的孩子的九成以上的时间在篮球场里训练,这其中就包括此次征战澳洲的亚洲杯国家队阵容5号、当时不到8岁的张琳芃。   体校解散后曾效力八一队的张协纪后来转到青岛二航校,在军体教研室当体育助教,并加入了全国海军足球队,成为队中主力。   链接   青岛体育学校   青岛体育学校1958年暑期成立,是经市体委、市教育局协商并经市委、市人委审核,报省教育厅批准备案成立的一所中等体育专科学校。   学校设中专(招初中毕业生)、预备(招小学毕业生)两个班,学生100人左右,当年9月1日开学。从1958年到1960年连续招生3年,学生队伍不断扩大。食宿、训练在当时的第一体育场,文化课在中山公园内人工湖附近的一幢校舍进行教学。专项训练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游泳6个项目。配备体育教师(教练员)29人,文化教师15人,行政人员35人。   1961年11月,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时该校停办。 责任编辑:赵梦星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