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准大一生的暑假消费帖子,给了方老师亿点震撼。
破碎娇儿系:《好崩溃......高考之后才知道妈妈连1w块都拿不出来》
连带5个话题标签,4个“想要”:#崩溃 #想要手机 #想要护肤品 #想要想要 #谁懂我
恍然大悟系:《原来高考后的消费才是最大的》
一张表,列出堪比打了十几年财务工一般老道的详细购物清单;
一个总数,20222.7,贴心地标个红,让爹妈规避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气血上涌风险;
没想到系:《高考完2天花完我妈3个月工资……》
想犒劳下自己,没想到速度有点意外,20000花得只剩下35……
网友:花钱如流水的感觉是爽哈?
而这些账单让人目瞪口呆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热议。
从准大一生的标配,到父母穷到底有没有资格生孩子、穷家富养对孩子的影响、如何带孩子走出光鲜平行世界的参差之困、父母该给孩子上的金钱观课。
01
被账单贴脸开大的背刺感
当有些父母财力有限、考前也没有许诺孩子,面对孩子伸出的长长的手,真的很难不觉得被孩子背刺。
别人家父母让孩子:上大学前先打个工,感受一顿社会的“毒打”,知道赚钱的不易;
自己家孩子倒反天罡,让父母先出个血,感受一顿亲生的“毒打”,知道养孩的不易。
刷着《高考结束后我才发现我家居然是全球首富,爸妈竟然骗了我18年》、《高考后,我成了千金大小姐》、《高考后,我成了父辈的荣耀》爽剧;
小嘴巴说着“没钱就别生孩子”、“孩子不是来世间受苦的”;
知道的是他们高考完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来要债的。哦对,怎么不算是要债的呢。
很多父母一辈子也没出去旅游过,却要为孩子上万的旅游经费买单;
自己用着摔了好几道裂痕、卡得不行的手机,却要给孩子买苹果全家桶。
诚然,有些是父母本身的教育理念问题。
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最好最贵的;孩子拥穷人的家底,享富二代的生活。
结果让孩子对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对金钱没有概念。
凡事先考虑自己感受:
不买苹果全家桶自卑了,不给旅游费用在同学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了;但没考好的时候不见自卑,在打暑假工的同学朋友面前背挺得很直。
而没去考虑父母感受:
说没钱别生时,可能父母想生的,也是一个懂得体谅父母的孩子;
崩溃地发现父母一万块都拿不出来时,工作之后会发现自己可能连五千都拿不出来。
图源:小红书@煎蛋女王
所以当有的父母勉为其难答应了:
像一位妈妈给儿子买电脑、手机,结果孩子开口就要最新款,加起来1.62万,孩子说同学都是买的最新款,自己不想丢人;
当有的父母半推半就:
像一位爸爸说女儿高考结束后列了一个清单,手机、电脑、耳机、美容、旅游……总金额4万多。自己只是普通上班族,这个支出让他十分吃力,但又不想扫了女儿的兴,经过沟通,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还是花了2.5万。
方老师建议财力有限的父母,放下父母素质,丢掉“讨孩子好型人格”,享受推孩人生。
将孩子的请求推回去,将孩子推出自己的庇护下。
一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所说:高考后这一阶段,孩子的消费欲望快速增长,这是家长对其进行教育的一个机会。
把握住。
02
走出光鲜平行世界的参差之困
暑假很多孩子自主、或在父母的建议下,去做暑假工赚生活费、体验生活、积攒经历。
打上工,才明白钱有多难赚,自己的岁月静好,有时是父母替自己负重前行。
现在孩子习惯了手机支付,不花纸币,对花钱更难有概念;
还身处消费主义盛行的环境中,很容易陷入消费主义陷阱;
而更重要的是,被激起的消费欲望背后,是天天网上8G冲浪,很容易看到贫富差距,有攀比或落差心理。
所以不听什么再苦不能苦孩子,不因自己给不了孩子好的而内疚:
让孩子早点面对真实世界、面对物质上的落差,或许是上大学前父母最需要教给孩子的一课。
这一课,总比等孩子入学后,再在看见巨大的参差后缓不过来、用漫长的时间治愈精神内耗来得强。
教育学博士郑雅君在《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中,历时5年,访谈了清华和复旦两所名校的62位学生,结果发现:
如果将大学比作迷宫:每一条小路(如科研、学生会、社团、实习等)都各有乾坤。
玩家们(学生)在小路之中穿行探索,一边选择自己的路线,一边收集有价值的筹码(成绩、经历、奖项等),直至抵达迷宫出口,用筹码兑换下一旅程(出国留学、国内读研、就业)的入场券。
而玩家们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是手握地图,穿梭自如的“目标掌控者”;另一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直觉依赖者”。
而所谓的“地图”,有些自然是和物质挂钩的各种资源。
物质不仅仅是物质,是背后涵盖的眼界、思维、学习资源、看到的世界图景。而这些,都足以让昔日因为“苹果全家桶”而自卑的孩子,更深感被参差和折叠创飞。
像有的普通学生,可能在大学入学之后,才知道同学的高中学校就有国际部,那里的学生每年花十几万读书,毕业后直接出国,一本院校,只是他们唾手可得的囊中物;
而这些信息,自己从未听老师和父母讲过,在自己和家人的观念里,人生只有一条路——高考。
网络,则更让世界的参差,在普通孩子面前一览无遗。
在《北京折叠》科幻小说里,老刀要看见中上阶层的生活,需要费好大一番功夫折腾——他得小心避开摄像头,顺着排水管爬到地面,摸到空间翻转时的裂隙,借着灌木掩护身体,才能趁机溜进中上阶层居住的空间;
而生活在普通家庭的各准大一生,只需点开手机,就能看到“苹果全家桶”成入学标配的同龄人生活。小小的电子屏幕,随手向上一刷,就是又一页光鲜亮丽的生活。
图源:小红书
可参差和折叠并不是叙事的终点,虽然大家都知道手握逆袭剧本、成为爽文主角是小概率事件,并不像网上视频里看得那么容易:
但闯出苦难向春山,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就像庞众望的妈妈,身体力行教育孩子要乐观,让家徒四壁、家人生病的孩子对着镜头、能坦然露出小虎牙笑着说:“我不觉得我家庭有什么拿不出去”;
在课余时间靠着“捡垃圾”补贴家用,不去抗争命运,遇到困难就解决困难,如今博士在读,坦言:“我对自己是一个很满足的状态,我对自我也是一个很认同的状态。”
所以身为父母,我们也需要看到孩子通过网络各平台这一万花筒,看到不同平行世界的光鲜亮丽的心理落差,甚至是精神危机;
不让他们在看到平行世界的斑斓色彩后,在现实生活里脸上黯然失色。
03
金钱教育做好了
孩子的福气在后头
不穷家“富”养、真正“富养”是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不过金钱观的教育,却可以在这个暑假,行之有效地尝试起来。
中国孩子相对而言,从小缺乏两种教育:除了死亡教育,就是金钱教育。
而正如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当我们收起对孩子的庇护心理,迈出金钱教育的第一步,正是将孩子当成独立的家庭成员,让他们清楚家庭的情况让Ta参与到家庭事务中,而不是以一种被供养者的身份。从而提醒孩子理性消费,不做欲望的奴役。
第二步,让孩子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可以带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看看,或者教孩子熟悉社会的各个工种。让孩子知道金钱是通过辛苦劳动换来的,是付出辛苦劳动后的报酬。
第三步,规划一些类似家庭会议的活动,让孩子知道钱需要规划。
像有家庭,每月都开一次家庭会议,议题是:“这个月你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全家大大小小坐在一起,把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说出来。让孩子知道收入是为了支付全家人的开销,每个人不能为了一己享乐,随心所欲地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最后一步,财商教育。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后,可以进一步建立理财观,进行财商教育。
而这点,很多90后父母已在尝试的路上。
像一位妈妈培养年仅11岁的孩子成为股民。
当孩子还小时,她就告诉孩子可以拿压岁钱来投资、理财或者存银行,但这些途径的收益和风险都是不同的;
在8、9岁的年纪,当其他孩子还在“过家家”时,方烨已经在“Cosplay”投资人;说服妈妈“借贷”给自己,严格按照股东流程,在会议室中跟做生意的舅舅完成了一次“正式”的投资;
如今孩子的爱好之一是“看盘”,笔记本电脑上的K线涨跌有时,经常向妈妈感慨,“想赚点钱真不容易”。
跟很多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一样,妈妈给儿子规划的下一个目标是,到18岁时,能挣出未来的学费。
她告诉儿子,大笔的教育支出都是“沉没成本”,她希望儿子能“自己发行自己这只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财商教育,不局限于赚钱的教育,如经典财商启蒙读物《富爸爸穷爸爸》里所说:
“一个共识是,财商教育并不简单等同于理财技能学,更多是培育金钱的价值观,提升财富管理的能力,并服务于未来的投资、创业和就业决策。”
而这一能力,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让普通孩子从苦到甜的能力。
最后,暑假已过大半,开学已经不远了。
面对未知的大学生活,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吧,这些将是你星星口袋里的宝贵财富,正因为有这些,你才层层叠叠地长成了你自己。
参考资料:
[1]凤凰weekly:七万块的暑假账单,刺痛了多少寒门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