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能赚3000元,还住雪场的宿舍,省了一大笔租房钱。”43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史玉萍是崇礼区西狮子沟村人,原本靠偶尔打打零工,每年有不到1万元的收入,现今她在富龙滑雪场餐饮部当服务员,收入提高了好几倍。史玉萍的就业经历,是崇礼探索精准扶贫“体育路径”的典型之一。
近年来,崇礼区依托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机遇,加快发展冰雪运动,探索“体育+旅游赛事”等精准扶贫模式,使越来越多贫困群众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赛事公益岗,百姓得实惠
在8月举行的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的活动现场,30位身穿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在赛事沿途为观众和车辆做引导。
“每到夏天,崇礼的赛事有很多,咱老百姓也能参与其中。”已脱贫的西湾子镇和平村村民李少永,今年已是第二次参加赛事交通引导工作。
李少永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平时靠务农和周边季节性务工维持生计,并享受村里产业扶贫和公益岗位政策。而经过一天的忙碌,李少永和同村29位村民在当晚赛事结束后从组委会领取了每人100元报酬。
“崇礼的体育赛事活动全年排满。”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杨治国介绍,举办赛事过程中,崇礼区积极协调赛事主办方,优先雇用区内贫困人口参与赛事服务保障工作,增加他们的务工性收入。据统计,目前全区已先后有近200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相关劳动报酬。
“这些参加赛事服务岗位的贫困户主要是参与赛道途中的补给、引导、公益宣传等工作。虽然报酬有限,但脱贫户在参与赛事过程中,接受了培训、增长了见识,对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很有帮助。”崇礼区体育局群众体育股股长聂晓云告诉记者。
盘活“体育+”,输血变造血
月工资5000元、周末双休、吃饭免费、班车接送、五险一金---这些,是崇礼区营岔村村民石永娥在家门口“上班”的待遇。
石永娥工作所在的太舞滑雪小镇,地处冬奥会赛事核心区。自2015年开业以来,小镇接待游客人次实现近5倍增长,2019年雪季滑雪游客超26万,夏季山地度假游客逾28万人次,这里已成为世界级四季旅游度假胜地。
“太舞所在地就是营岔村,我就是本村人。”石永娥告诉记者,2012年开建太舞,营岔村整体拆迁,她也告别了祖辈传承的以地为生的日子,搬到城区居住。小镇建成后,太舞给原村民提供了“一户一岗”就业政策,石永娥也因此开始了在本乡打工的生活。
“现在村里老人都有养老保险,能干活的都在雪场打工,生活可比过去强多啦!”石永娥脸上尽显满足。
“小镇旺季时有工作人员1800多人,80%是本地人,现在有107对双职工或三职工,甚至有一家四口都在雪场工作。”太舞滑雪小镇常务副总裁李永太说,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实践,崇礼本地人正逐渐成为小镇运营的生力军。
太舞滑雪小镇是崇礼区七大雪场中产业带动就业、助力扶贫的一个缩影。以冬奥为引领,崇礼以打造国际知名的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胜地为目标,持续发展以冬季滑雪和夏季户外为主导的体育休闲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助力扶贫,充分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
2018-2019年雪季,崇礼区滑雪游客达到286万人次。高端滑雪集聚区的磁场效应有效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雪具行业发展,全区建成各类酒店、宾馆和酒店式公寓160多家,拥有各类雪具租赁店近60家。冰雪服务产业链带来收入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如今,崇礼区直接或间接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服务人员达3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9000多人。
目前,崇礼正积极规划1700公里的全域自行车赛道。“赛道贯穿各个乡村,游客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为本地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机遇,自行车驿站的建设将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崇礼区体育局法规产业科科长路雁琼介绍。
“试水”新机制,共享体育红利
去年5月,崇礼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6.81%下降至0.038%。当前,构建防返贫机制是崇礼区提早谋划的大事,这其中也包括在体育扶贫方面“试水”新机制。
2019年,在第三届崇礼168国际超级越野赛中,赛事组委会举办了户外影像展公益拍卖活动,为崇礼区脱贫攻坚和助残共筹集善款4.6万余元;在斯巴达勇士赛亚太区锦标赛开赛仪式上,赛事组委会向崇礼区扶贫基金捐赠了资金,用于支持崇礼扶贫事业。
“在全国上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在举办赛事的同时向崇礼区扶贫基金注资,也是奉献爱心、回馈社会,为当地的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斯巴达勇士赛项目负责人张昊洋代表爱心企业家表达了对崇礼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
崇礼区扶贫基金,主要用于构建全区患大病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防止因病返贫等保障机制,保证了全区2000多户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基金设立以来,越来越多的驻区企业和来区承办户外赛事的知名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本地的扶贫事业奉献爱心。其中,富龙集团在向崇礼捐赠了59万元的基础资金后,以雪票计提的方式持续助力扶贫基金,一个雪季可筹集到公益扶贫基金百余万元。
同时,崇礼结合实际情况,“缺什么、补什么”,真真切切将体育元素融入群众生活当中。他们以提高贫困群众身体素质为抓手,广泛推广全民健身,完善贫困村体育基础设施,开展国民体质免费监测进贫困村等活动,旨在通过提供科学健身指导,以非医疗干预的方式防治疾病发生,降低村民因病返贫的概率。
原标题:《让百姓得实惠,我区探索精准扶贫的“体育路径”!》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