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致敬!屠呦呦为测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试药!“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视频+作文素材+写作示例+适用主题)

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高考 作文 试卷 复习资料 高考志愿 今天“屠呦呦为测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试药”登上热搜 她说:“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 网友们纷纷致敬: ▲微博网友评论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菁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度过一劫。呦...
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高考 作文 试卷 复习资料 高考志愿 今天“屠呦呦为测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试药”登上热搜 她说:“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 网友们纷纷致敬: ▲微博网友评论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菁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度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 物 简 介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50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举世闻名;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 人 物 故 事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焦虑中的越南开始求助于中国。1967年的中国,正值“文革”期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目的是要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由国家科委与总后勤部牵头,组成“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作为一个秘密的军事科研任务,“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1969年1月,时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中医药协作组,她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青蒿,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 其实,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正是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屠呦呦终于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科 学 家 说● 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效, 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 让药治得了病, 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健康中国’需要我们去踏踏实实地‘做’, 让更多医学科研成果应用到人, 让更多患者远离病痛, 这是每一名中医药工作者的追求和担当。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分享到它的好处。来源:知网公共服务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在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过的国际最高奖项。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领奖瞬间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6岁时,她曾因感染肺结核而被迫终止学业两年多,也是从那时起,正在读高中的屠呦呦便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1年,她考取北京大学药学系,这个当时“冷门”的专业让她最终与中医药结缘,与抗疟结缘。屠呦呦:我们做青蒿素,这是中国人发明了一个新的药,对抗疟是有效的。他们说这个不仅是找到了一个新的抗疟药,更重要的是一个全新的结构,它为进一步寻找新药开辟了一条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我父亲常常就说“呦呦鹿鸣”,讲这种话,一直等我做出来青蒿素,人家就觉得跟名字有什么有关系。 ▲1951年,屠呦呦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做研究。呦呦是鹿鸣的意思,典出《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和青蒿素仿佛几千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1962年时的屠呦呦屠呦呦: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整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一种认可吧,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1982年10月,屠呦呦参加全国科技奖励大会并领取发明证书及奖状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骄傲地向世界宣布:青蒿素出现的“抗药性”难题获新突破,同时,利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取得巨大进展。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颁奖词:现在颁授“共和国勋章”。屠呦呦,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研究发现青蒿素,解决抗疟治疗失效难题,60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她的研发对全人类的生命健康都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而几十年来,她和她的团队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她在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也为所有的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走向世界的大门。 来源:新京报、综合自 央视新闻 微博网友评论等然而青蒿素对人体是否安全在当时仍然未知为了尽快进入临床验证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有一些毒副反应的因素我们要自己来试一下”“我是组长,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屠呦呦向领导提交志愿试药报告。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医院经过试服,最终证明青蒿素是安全的如今,已年过九旬的屠呦呦仍牵挂着青蒿素和疟疾研究对于屠呦呦来说只要是国家需要她都会尽自己的所有努力去完成、去拼搏“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向每一位勇敢前行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来源:央视新闻 屠呦呦事迹选入6科新教材!绝好的作文素材快来积累 【作文指导】简单实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六法(附范文)八十而荣屠呦呦 孤独的大师 多角度分析 角度一:创新。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则对此表示:“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屠呦呦不会想到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乙醚低温提取等方式,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并最终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创新实验,攻坚克难,面对失败毫不退缩,终于成功完成科研任务。而这样的成功,是绝对离不开创新意识及创新的勇气的。 角度二:团队。一个团体想要获得成功,团队合作精神尤为重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可以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良好地向前发展。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完成科研任务。这样的成功,绝对离不开团队中其他人的努力。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她不可能参与到每一个发明环节。这个中国首次获得的诺贝尔医学奖,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功,更是一个团队的贡献。 角度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屠呦呦这位普通的中国女性,在她85岁高龄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尽管是中国第一位本土科学家获此殊荣,但她为人低调,发表获奖感言时,也一再强调是团队的贡献,非她一人之功。与做人低调相对的,则是她对待科研工作的一丝不苟:为了提取青蒿素,她试验了200多种中药,用380多种提取方法逐一实验,即使酒精中毒,她也从没有退缩过。 适用话题 创新 团队 笑对失败 奉献 执着 写作示例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面对失败,要懂得用豁达和微笑对待,明白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才能走向欢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失败了,不要怕,我们可以不断尝试,也从中磨砺自己。就像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失败的190次,也许,下一次,就是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用微笑的表情、坚定的信念及勇敢的内心,坦然迎接这人生的风雨。 作文选刊示例片段1: 吾辈之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当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发展同步共振,才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无私奉献中绽放了人生的精彩。 吾辈之青年唯有脚踏实地、勤奋学习,才能为青春搏击积蓄能量。屠呦呦 25 岁进入研究所工作经历 90 次失败,才发现青蒿提取物为疟疾患者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如今,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青年人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为青春积蓄能量写下生动的注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吾辈之青春 承国家之重担》) 适用主题:青春、人生价值、为青春做注脚 作文选刊示例片段2: 所谓青春,当是你我不甘平庸,不畏失意的起点。褪去往昔的稚嫩,投身于激烈的竞争世界之中,为开辟新征程,打造新世界撑开一方晴空。古有宋濂不懈求学求知,虽历经艰辛却迎难而上,终成一代文学家。今有屠呦呦收集2000多个方药,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淬炼出古老文化的精华,帮人类渡过一劫。青春年少时的他们不言失意苦闷,不愿松而懈怠,只是一味地,矢志不渝地去抗衡、对抗、冲破道路上如茧的困难,去打碎、逆行、冲破征程上的丛丛荆棘。而青春,方是披荆斩棘,鲜衣怒马之时,不拘于思想世界的乌托邦,不囚于现实所谓的象牙塔,方无愧于自己,无愧于青春。(肖楚涵《所谓青春》) 适用主题:不甘平庸、青春 作文选刊示例片段3: 屠呦呦是我国优秀的药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60多年来,她一直从事医药研究,贡献突出。她发现的青蒿素有效地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期间,她亲自带领团队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古籍,选择了上百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并不断进行试验。在经历多次失败之后,她从古书中获得灵感,另辟蹊径,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屠呦呦团队的成功是基于他们对于传统智慧的汲取,没有对中医的批判继承,就很难有青蒿素的问世。对于传统中医文化的肯定,促使着像她一样的科学家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适用主题:探索、批判、传统文化 作文选刊示例片段4: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多少科学家和艺术家,在自己默默研究或者创作的过程中,往往是孤独落寞、无人问津的。但这些献身事业的人,往往抛却功名,甚至忘记生死,以飞蛾扑火般的精神追逐自己生命的亮光。残雪,作为先锋小说的杰出代表,在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之前是鲜为人知的,在获得诺贝奖提名后才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屠呦呦及其团队也一样,在没获诺贝尔奖之前,默默无闻;获奖之后,家喻户晓。他们的新成果,引发全民关注。这是对其成果的肯定和认可,更是一种激励。(韩凤娟) 适用主题:奋斗、努力、荣誉 作文选刊示例片段5: 新时代领路人曾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也可以说,“崇尚科技才会发展科技,争搞科研才能科研创新”。正如现在,屠呦呦团队推出最新重磅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科普宣传,是对孩子们最好的触动。国民的快速刷屏,不仅意味着科技正赢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也必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到那时,民族复兴还会远吗?(李春兰) 适用主题:崇尚英雄、科研创新 作文选刊示例片段6: 我们追星,绝不能单纯瞩目科技创新的成果,更是要折服于屠呦呦团队的科学研究精神。屠呦呦在已经获得诺贝尔奖、88岁高龄的情况下依然不遗余力地进行科研,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大格局: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和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实境界:实实在在做科研,扎扎实实治学问的严谨实干精神。这样精神推动屠呦呦团队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创出不凡成就。(田敬丽) 适用主题:追星、平凡书写辉煌 作文选刊示例片段7: 我心中的科学家!屠呦呦历经曲折、艰难寻药、以身试药,用一株不起眼的青草拯救了世界,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研究事业。屠呦呦的事迹很感人、也很励志,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儿童,我们一定要学习屠呦呦坚持实事求是、执着追求的科学态度,锚定目标、脚踏实地、朝着理想努力奋斗。(《我心中的的科学家》) 适用主题:偶像、追星、榜样 作文选刊示例片段8: 做自己的主人,坚守内心的“高贵”。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的一生中会有低谷也会有高峰,会经历意外也会有幸运。而一个人的高贵则体现在失意困顿时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功成名就时的不忘初心,兼济天下;在理想不敌于现实时的宁溘死以流亡兮。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陶渊明作为文人的风骨;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孤独,是屠呦呦作为科学人的高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作为教育者的高贵。一个人如果在世俗中,能坚守住自己内心的高贵,无疑,他就是自己的主人。(《走出世俗,做自己的主人》) 适用主题:做人生的主人、内心高贵 作文选刊示例片段9: 心怀敬畏的人,更有一颗虔诚的心。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品格涵养,心中有敬畏,能让人谨慎行事,认真做事,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屠呦呦面对被疟疾折磨不堪的病人,怀一颗“悬壶济世”的仁爱之心,敬畏知识,敬畏生命,一头扎进古代医学典籍寻找方药,成百上千次的实验,一次次突破,终于研制出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让无数人免受疟疾施虐。他们是平凡人,却怀一颗不平凡的敬畏生命、敬畏科研之心,立志救民,抚慰苍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非凡成绩”。(《心中有敬畏,脚下有力量》) 适用主题:致敬、敬畏 作文选刊示例片段10: 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要做一朵翻腾的浪花,或者做一颗涌动的水滴,保持向前的姿态,汇入同一片海洋。集体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个体的接续奋斗。屠呦呦发表诺奖感言时说:“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是啊,正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青蒿人的共同努力,才使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我有我们在 我们有我在》) 适用主题:集体、奉献 探索精神:屠呦呦经过多次尝试,已经获得了成功,而研究人员也提取出了青蒿素。实验好像可以就此而止了。但是屠呦呦并没有因眼前的成功而停止探索,如果就此止步不前,那可能是巨大的遗憾。如果说面对无人开垦的领地进行拓荒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话,那么面对开满花朵的田野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勇气。在成功之上再做出成绩来,屠呦呦做到了。这一切有赖于屠呦呦骨子里的探索精神。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锲而不舍:每一种科学的进步都融进了发明者(发现者)的全心全力。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几千次,换了无数种灯芯的材料才得以成功;鲍尔·海德思为了研究蛇毒,被毒蛇咬过130 多次,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才试制出了一些抗蛇毒药物;曹雪芹为了写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凡成功者,必有一种执着的钻研精神。屠呦呦深谙其理,面对全世界都觉棘手的疟疾,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本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最终获得成功,看似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成功的标准: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用头衔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人们对一个人的名声、资产的关注,超过了对其本身价值的关注。从这个角度看,屠呦呦无疑是不成功的,作为一个科学家,她不是博士,也没有到海外留过学,无论如何,她都不像是一个令人望而生叹的大人物。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获得了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其实,成功的标准从来都不是那些头衔,而是一个人究竟为这个社会作出了多大的贡献,他本身的价值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屠呦呦无愧于这一点,所以最终她超越了标签,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个人与集体:屠呦呦获奖引来的并非一片叫好声,而是同时出现了质疑声。确实如此,青蒿素的发现确实是集体的智慧,但是屠呦呦无疑在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实荣誉是谁的,这并非是很重要的事情。关键是经过那么久的努力,那么多人的坚持,最终使疾病得到了控制。奖是颁给屠呦呦的,其实也是颁给整个研究集体的。 宠辱不惊:屠呦呦说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既是谦虚,也是事实。任何发明和发现都是集中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劳动。屠呦呦面对荣誉,保持清醒,正是这样谦虚的心胸保证了她在科学事业上的进步。范仲淹曾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辱得失,本非此事的真正价值所在。获奖只是锦上添花,真正的奖其实是那些已经被挽救了的生命,他们的存活才是最大的奖励。 推荐一个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中语文试卷 ID:gzywxxzs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考加油 长按关注我们吧!!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