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峻,金融资深人士)
01
在《庄子·秋水》篇中,有一段河伯和北海若的对话很有意思。
掌管着一条小河的河伯自视甚高,以为自己的地盘很大,天下美景莫不汇聚于此。但是到了北海若的地盘,才发现,与汪洋大海相比,自己的小河是如此微不足道。
由此,庄子借北海若之口,说出了经典的...
(本文作者杨峻,金融资深人士)
01
在《庄子·秋水》篇中,有一段河伯和北海若的对话很有意思。
掌管着一条小河的河伯自视甚高,以为自己的地盘很大,天下美景莫不汇聚于此。但是到了北海若的地盘,才发现,与汪洋大海相比,自己的小河是如此微不足道。
由此,庄子借北海若之口,说出了经典的名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井底之蛙受到空间的束缚,一辈子躲在狭小的井里,又怎么和它谈论大海的宽广呢?
生于夏天的小虫受到时间的束缚,在秋天已经死去,又怎么和它讨论冬天才有的冰呢?
经历有限的人被经验中的教条束缚,缺乏对世界大局观的客观全面认知,又怎么可以和他讨论大道呢?
每个人受制于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生活阅历的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见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既有客观上的认知差异,也有主观上的立场选择。因此,真正的感同身受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正因为知音难觅,伯牙绝弦的故事才会源远流长。
面对这种局面,《论语》中“三季人”的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有个一身绿的人跟子贡争论,一年到底是三季还是四季?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却导致两人争论不休。最终孔子做出判断,说“一年只有三季”,争论戛然而止,但子贡却大惑不解。孔子解释到,这个人一身绿衣,其实是个蚂蚱。一辈子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有见过冬天,所以,无论你如何描述冬季,都是徒劳。不如顺着他的意思,早点结束争论。
孔子的解法看似是“屈服于歪理”,实际上却是真正的智慧。
02
我们需要承认人与人的认知是有高低之别的。虽然我们说“人人平等”,但更多是基于机会的平等,而非认知层面的“一刀切”。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能力边界为依据,“三季人”并没有错。因此,与“三季人”争论,无论你如何苦口婆心,最后都会因为两者间的“认知差”而枉费口舌。
虽然说真理越辩越明,但这是建立在认知水平相似和立场一致的基础上的。执着于说服和自己不同频的人,看似是对真理的据理力争,实际上却将自己变成了“夏虫”,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影响自己情绪。甚至因为将自己置于他人的对立面,而可能受到伤害。
因此,及时“止损”,保持正念、保持独立和清醒,保护好自己。不争、不辨才是上策。
03
还有一点可能被大家忽视的是,当我们以为认知超过别人的时候,自己何尝不是“夏虫”?何尝不是“三季人”?对一年四季习以为常的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三季人”是错误的,那么是否还会有“五季人”对我们同样嗤之以鼻?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是被困在认知茧房里的井底之蛙,很难看清世界的全貌和事物的本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因此,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保持谦逊、敬畏未知,才不会“五十步笑百步”。
事实上,即使是“夏虫”,也可以活得很精彩。而“三季人”的三季也可以有远超春夏秋冬的内涵。他人的欣赏是锦上添花,不认可也无需紧张。过度期待他人的认可反而会陷入“自证”的陷阱。因此,与其执着于寻找他人的认同,不如更坦然地做好自己。
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聚焦去做自己最热爱的事,对自己人生目标最有意义的事,为之付诸热情和精力,才是最重要的。
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