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梁姑娘
社工刘姑娘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除了学校与家庭外,如今越来越多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社工作为...
社工梁姑娘
社工刘姑娘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除了学校与家庭外,如今越来越多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社工作为“第三方”加入到解决心理问题的行列之中,通过社工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和沟通解决方案,让破解青少年心理问题有了更多可能。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内多位关注和跟进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社工,了解她们开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情况。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 实习生 谢鋆
社工每周到学校“驻点”
学校老师也会转介个案
南源街社工站的梁姑娘主要负责跟进初高中阶段的一些青少年个案,同时也会到学校内开展青少年服务工作。
她介绍,学校心理老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以开展教学课程为主、个案辅导为辅,社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可能更多样化一些,例如开展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团体辅导、宣传教育活动、工作坊及个案辅导等,帮助青少年在集体环境中学习与人交往、解决冲突、情绪管理及调适压力等知识或方法,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安全、轻松的环境。此外,在这个过程中,社工也能够发现需进一步关注的个别学生,有时候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正好被遗漏或未能及时获得关注,社工及时发现并介入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一种比较有效的补位方法。
在每周的一个固定时间段,社工会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等地点进行“驻点”,有心理或情绪困扰的学生可以找社工进行咨询。同时,社工也会在团辅活动中发现一些行为表现或情绪状态需要关注的青少年案例,此外还有一些由学校老师转介的青少年个案。“老师转介而来的学生,他们本身是不太愿意接受社工服务的。”梁姑娘告诉记者,这些学生都处于青春期,相对比较敏感,不愿意别人从“有问题”的层面去界定他们。
梁姑娘说,部分青少年能够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帮助下,让自身的情绪困扰得到缓解,但有些青少年的心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已经出现了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心理或情绪困扰,还是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提供支持。
“压力”大多来自父母
孩子得不到重视易产生隔阂
“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孩子就会面临升学方面的心理压力,和初中高中学生类似,这样的压力大部分是来自其父母。”主要负责辖内小学阶段青少年心理案例的南源街社工站刘姑娘介绍,有时候家长的期待值是90分,但孩子实际的能力可能只有60分,在努力之后哪怕成绩已经提高到了80分,仍与父母的期待值有一定差距。“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看到,父母也会觉得孩子没有达到预期值,彼此就容易产生隔阂。”
而导致隔阂产生的原因,除了“努力不被看到”,还有“承诺无法做到”。有些时候,父母承诺孩子一些事情,例如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买玩具、陪孩子吃大餐等,但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往往未能实现,多次积累下来,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比较差的父母”,自己也是“不被爱的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还有些家长依然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但如今实际上已经不适合了。”刘姑娘说,特别是她在跟进的一个案例中,父亲由于女儿学习成绩差就打她,女儿因此总想离家出走。“其实那个孩子是挺机灵的一个小孩,由于是女孩子,除了介入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方面,我们也会向孩子教授自我保护的知识。”刘姑娘说,由于小女孩和父亲关系不好,不想在家写作业,社工就让她到社工站写作业并提供课业辅导。通过居委会的关注和社工提供的帮助,小女孩的父亲也慢慢改变了“打骂式”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在亲子沟通方面有了一些调整,父女关系也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
孩子心理问题需及时甄别
家长积极参与才更有成效
在校园霸凌的相关案例中,相比较明显的肢体冲突,隐秘的语言暴力则更加常见。刘姑娘介绍,这些年自己看到的校园内肢体冲突的案例很少,大多是那种私下里“我拉拢你,不跟他玩”,两拨人互相拉帮结派,然后通过网络进行对骂。“有的青少年对于这些并不感兴趣,但是为了能够不被孤立,得到‘团体’的认可,不得不参与其中。”
此外,在学生当中也会流行一种“圈子”文化,比如玩游戏、聊QQ等,这就和过去有的青少年“攀比”戴眼镜类似,尽管可能没有真正近视,但孩子也会跟父母说自己“近视了需要戴眼镜”。他们只有进入到“圈子”里,才能融入群体。此外,也会有些青少年为了模仿别人,出现“假性抑郁”的现象,这就需要及时甄别和专业的判断,更需要老师、家长、社工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个人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没必要和他人攀比。
“如何尽早识别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从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层面进行知识普及是有必要的,目前大家对此方面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南源街社工站蓝姑娘说,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是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她介绍,从过往的案例中发现,作为家长可能更倾向于认为当前孩子不良的心理或情绪状态是“阶段性表现”,主要是因为孩子学习压力大,所以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甚至有些家长存在“病耻感”,认为如果孩子接受心理干预,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以及他人对孩子的看法,所以更愿意相信等孩子长大了、成熟了、想通了情况就会好转。
“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要知道如何与孩子去沟通、相处,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蓝姑娘说,在社工接触的涉及青少年心理或情绪问题的案例中,比较少家长能真正接受自己的孩子出现了心理或情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家长担心孩子服药治疗有副作用,另一方面,家长也顾虑孩子被贴上不好的“标签”,因此,一些青少年未能获得持续性的心理干预或情绪疏导,最终导致情况恶化。
因此,社工在跟进个案过程中都会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面谈辅导,提高家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认识,引导家长正确看待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必要时推动家长帮助孩子获得专业的心理干预。此外,围绕家长群体,社工以讲座、工作坊或小组活动的形式,为家长搭建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平台,积极应对孩子出现的心理或情绪问题,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比较“困难”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