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歙县调查队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2022年度歙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受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积极性降低、流动性减弱,成为造成农民工收入减少的主要不利因素,农村劳动力整体就业形势良好,但存在问题仍需关注。未来,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能就业”“就好业”“稳就业”,需不断从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就业潜力。
一、年度总...
据国家统计局歙县调查队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2022年度歙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受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积极性降低、流动性减弱,成为造成农民工收入减少的主要不利因素,农村劳动力整体就业形势良好,但存在问题仍需关注。未来,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能就业”“就好业”“稳就业”,需不断从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就业潜力。
一、年度总体情况
2022年度歙县农民工监测共调查户数80户,调查期内住户成员数260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男136人,女124人,常住成员数204人,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常住人口来看,占比78.4%,较去年增长0.6个百分点,变化不大。全年调查小区总户数1033户,同比减少5户,其中总人口数3085人,同比减少7人,户均人口数2.98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总劳动力数2001人,同比增加0.8%,其中举家外出99户,同比减少2.9%,举家在外人口316人,同比减少2.8%,在外劳动力234人,同比减少0.9%。变化不大。
二、年度就业现状分析
(一)外部环境影响农村劳动力从业积极性。本年度从事一般农业自营人数83人,同比减少10人;本年度从事过农业务工人数5人,同比增加1人,基本持平;本年度从事过本地非农自营18人,同比增加2人,基本持平;本年度从事过本地非农务工66人,同比增加29人;本年度住户中有过外出务工经历的人数74人,同比去年减少12人。年度本地农业自营人数减少,农民务农积极性锐减的主要受疫情、气温两大因素影响。一是气温原因导致毛峰采摘时间推迟,清明节前名优茶整体产量下降。二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茶季都没有赶回来摘茶叶,上海、浙江一带收茶老板来歙县数量也明显减少,造成茶叶收购价格偏低,影响农民采茶积极性。三是8月份以来,歙县出现严重旱情,水稻、玉米、菊花、菜豆、茶叶、蔬菜等作物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作物收成减少。本年度本地非农务工人数增加,外出务工经历的人数减少的主要是上半年受江浙、上海一带疫情影响,农民工在省外不好找工作,特别是装修、建筑等务工机会明显减少,选择在家待业或者临时就近务工人数增加,造成常住成员数增加。临时回家的人,在家附近务工的人选择了打零工。
(二)外部环境影响农村劳动力收入。年度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分析来看,2022年各项收入变化较少但外部环境成为影响农民工收入的主要不利因素。本地非农务工月均收入4048元,同比减少5%;外出务工月均收入5770元,同比减少1%;本地非农自营人均年收入50694元,同比增加8%。从数据可以看出,本地非农务工,外出务工,同比收入有所减少。主要由于一是歙县主要外出务工地点为江浙沪一带,外出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有限,专业技术普遍不高,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在建筑工地,或者在纺织厂上班,因为疫情关系,今年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务工时间缩短,寄带回收入和赡养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在本地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靠劳动力赚取报酬,受疫情影响较大。二是部分外出从业人员回家转入家政服务、外卖配送等低门槛行业,导致行业竞争压力大,收入增长也难。非农自营收入方面1-4月受疫情影响,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业收入下降较多。今年干茶收购价格明显比去年低。批零(茶叶代收)和服装代加工等行业收入均比去年呈现下降趋势。5-7月为皖南茶季和果林等主要作物收获的季节,疫情稳定,非农自营整体收入有所增加。8-11月菊花、山核桃因为连续的干旱导致产量、质量下降,收购价格相较去年有一定下降,导致菊花、山核桃批零(菊花代收)收入较去年下降。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愈发显著。从住户成员年龄结构看,19岁及以下35人,20-50岁87人,51-60岁86人,61岁及以上14人,年龄结构较合理,但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造成转岗转型非常困难,影响收入。一是劳动力不足。歙县各乡镇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村中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地区留在家中的基本是老人孩子和妇女。采摘茶叶、山核桃、菊花等高峰期,农村普遍存在采茶劳动力不足问题,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二是转岗困难。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不足,新事物、新技能,不知如何提升。一些农民工普遍感受到年级大了,文化程度又不高,自身接收能力和适应性等方面较年轻人都差很多,从头开始转行学其他技术活学非常难,即使学会了也很难在工厂里找到一份正式工作,转行比较困难。
(二)超龄农民工群体继续选择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走访部分农村地区监测点发现超龄(60周岁以上)农民工有务工需求,超过退休年龄仍然选择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主要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储备养老费,超龄农民工群体外出务工反映出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需关注。一是农村养老金保障能力不足成为继续选择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走访返乡农民工郑女士了解到,按照最高标准缴纳城乡居民养老金,退休前进行了一次补缴,目前每月领取养老金364元,按照现在物价水平回小县城生活每月至少需要500元才够用,今年已65岁,没有机会补缴养老金,只能在保险公司买商业养老保险,但要8年以后才能拿到利息,所以继续选择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二是超龄农民工面临的职业伤害风险无法保障。如走访发现6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本地从事门卫工作,企业没有购买,也无法购买工伤保险,上班途中发生摔伤或撞伤等意外,无法申请工伤认定。
(三)农村非遗传承受人才短缺困扰。歙县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24项,市级64项,县级170项,非遗技艺能更好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农村劳动者通过学习非遗技术实现拓展增收渠道,传承非遗技艺,能实现高质量就业,但现在走访农民工监测点了解到,很多农村劳动力都不愿意靠手艺吃饭。歙县农民工监测样本点阳坑村素有“万亩竹海”之称,拥有毛竹林约6000余亩,竹制品加工作为该村最主要的传统产业之一。该村总人口有1956人,竹编手艺传承人10人,目前还在阳坑村做竹编这门手艺的只有5人,其余的人均外出务工。走访该村了解到现在年轻人更加倾向于去外地打工。主要原因是由于做手艺无法满足生活开支。村里做竹编手艺,编销路不好收入不稳定,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不景气,传统手艺产物销路更不好卖。在工厂上班每月能拿到固定的工资,待遇较高。
四、建议期盼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体系。支持更多灵活就业群体进入高保障的社保体系。各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农民工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完善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和保障机制,有效开发与利用好非遗文化项目,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创新道路。
(二)进一步提升各地生产生活环境。各地应该积极探索,提升农民工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提升工业数字化水平,提升工人生产环境。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和文化、休闲、体育、养老等产业融合,推进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通道。
(三)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地要结合自己的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区域特色产业,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例如当下疫情后,可打响本地的“三潭枇杷”品牌,深入研发枇杷膏,推出枇杷茶、枇杷蜜、枇杷干、枇杷露等系列产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更多农民工本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