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新闻报道作文

新闻报道作文(精选10篇) 今天,妈妈和爸爸谈论一则新闻《马尼拉政府代表明天抵香港 递交人质事件道歉信》。 妈妈告诉我,3年前,在菲律宾一个警察劫持了一辆旅游大巴,后港绑匪与菲律宾国家警察爆发枪战,最后15名被挟持的人质中,8死7伤,受伤的都是我们香的人。事后菲律宾政府拒绝向香港道歉,直到今天,他们才正式道歉。 我觉...
新闻报道作文(精选10篇) 今天,妈妈和爸爸谈论一则新闻《马尼拉政府代表明天抵香港 递交人质事件道歉信》。 妈妈告诉我,3年前,在菲律宾一个警察劫持了一辆旅游大巴,后港绑匪与菲律宾国家警察爆发枪战,最后15名被挟持的人质中,8死7伤,受伤的都是我们香的人。事后菲律宾政府拒绝向香港道歉,直到今天,他们才正式道歉。 我觉得菲律宾太过分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不让别的国家欺负我们! 今天晚上我看爸爸的手机上的新闻说上海一个高层住宅楼着火了,两个消防员去灭火,但是里面的气流太大了,两个消防员被热浪从楼上推了下来。 他们牺牲了,我觉得实在太可惜了,我想告诉大家以后做什么事都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例1】阅读下面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总统的十三个电话 2009年8月28日, 正在阿根廷参加南美洲国家联盟特别首脑会议的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 出现了流感症状, 他随即回国接受了检查, 被确诊为感染了H1N1流感病毒。 刚进隔离医院, 处理完国事后, 乌里韦马上给自己的秘书打电话。吩咐秘书务必到花店为自己的妻子订一束鲜花, 并于当晚6时前送给妻子。借以表达自己无法履行赴会前对妻子说过返回当晚共进晚餐的承诺的歉意。第二个电话直接打给妻子。简单解释后, 拜托妻子今明两天设法制造家里停电的假象, 他不想让自己八十高龄的老母亲通过电视新闻知道自己患病的消息。 接着, 他给与会期间有过接触的11个国家的元首一一通话。建议他们立即进行身体检查, 同时为自己无意中带给他们患病的可能性表达了歉意。打完这13个电话后, 这才入住病房, 欣然接受治疗。 (选自《山西农民报》2010年1月19日, 有改动) 要求: (1) 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 自拟题目; (2) 除诗歌外, 自选文体; (3)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作文。 黄英, 一个大巴山里走出来的女孩儿, 她曾经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 但由于种种原因, 未能就读。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声乐训练的她, 仅凭着自己对唱歌的爱好, 对音乐的兴趣和执着追求, 每天坚持早起在旷野里自己琢磨练习“海豚音”, 天天坚持在家里听唱片, 跟着清唱, 慢慢练就出自成一派的“黄英唱腔”。就这样, 她从学校唱到了县里的彩虹艺术团;从2007年的《唱响达州》走到了2009《快乐女声》的前三甲。 一个人, 只要心中有梦想, 并坚持不懈地奋斗, 终会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美丽蜕变。 要求:请以“追”为话题, 自拟题目, 自定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诗歌不少于20行)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上面的两道题, 第一道是青海西宁市中考作文题, 第二道是四川达州市中考选题作文之一。分析两题, 发现它们虽然题型不一样, 主题差别较大, 但是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选用新闻人物作为导语的材料, 用以引出话题或者包含立意点。类似做法的, 2010年中考作文试题中, 还有以新闻事件为导语材料的, 比如四川宜宾题给出了冬奥会冠军周洋当着市长的面说她父母没有工作的新闻事件;还有给出最新评论作为材料的, 比如天津题给出了2010年5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时评《不要让“儿童节”变成“消费节”》中的主要观点。这些以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最新时评为材料的作文题, 我们不妨称作“新闻热点类作文题”, 笔者简称其为“新闻题”。 总结近三年中考作文命题, 笔者发现新闻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三年来, 天津、吉林、宁夏、四川达州、湖北咸宁、湖南衡阳等考区至少两度运用这种方式命制中考作文题;重庆、四川成都、眉山、乐山、新疆、甘肃武威、白银、山东聊城、临沂、江苏泰州、浙江绍兴、福建龙岩、湖北襄樊、湖南郴州、怀化、益阳、云南玉溪、贵州毕节、广东佛山、湛江等20多个考区也都曾这样命制中考题。至于那些在题目中暗示新闻热点的, 更是不计其数。在众多类型的材料中, 命题者不用史料典故, 不用古代名言, 不用诗化语言, 却挑选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闻热点作为导语, 这说明命题者“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 下同) , 懂得“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各类课程资源, 此举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用积极的评价, 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 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等精神的具体实践, 具有正确的导向。展望未来的中考, 一方面我们处在一个新闻热点不断、资讯非常发达的信息时代, 另一方面初中生应该留心新闻、关注生活、面向世界,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仅此两点来看, 这种命题方式具有较强生命力, 一定还会出现在一些考区的考题中。 如何对接新闻题体现出来的写作、学习导向, 以求新、创新的理念写出具有现实感、当代性的新颖之作呢?笔者向大家推荐以下几种应对新闻题的方法, 也对大家应对其他类型的中考作文题具有借鉴作用。 一、备考:乐于积累新素材 新闻热点作导语也好, 史料典故作导语也好, 都只是载体——起着承载写作话题或主题的作用, 绝不是用来限制我们只能选用新闻热点或史料典故作为素材的。但是, 新闻热点具有新鲜、时代性强等优势, 是作文中的上佳素材。所以, 我们在备考期间、乃至平时的语文学习中都要注意积累一些。笔者发现, 两类热点最为常用:一类是国家大事中出现的先进典型, 比如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纪念建党七十周年前推出的“时代先锋”等, 我们不妨多多关注一下。此外,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也具有全国性的影响, 大多事迹感人, 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第二类是本省、本市里出现的典型人物, 比如, 四川达州题推介的本市明星黄英, 湖南衡阳题推介的本省典型黄胴、文花枝等。还多关注最新出现的青少年励志典型, 比如2009年吉林题和宁夏题不约而同地选用14岁先进少年马鹏飞的事迹。以上素材, 既能较多地出现在中考题中, 更适合用作论据。我们不妨抽时间观看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精品电视节目, 看看报纸, 听听广播, 积累起较多的鲜活素材, 以备不时之需。 二、立意:敢于表达新见解 新闻热点具有公共性, 为众人所知, 也就容易带来思维趋同的问题。一般而言, 新闻热点素材的意义具有多个指向, 可以多角度确定立意。所以面对新闻题、特别是其中的材料作文题型, 我们一定要转换角度、创新思维, 努力确立新颖的主题。比如西宁题给出的“总统的十三个电话”一则新闻, 可以提炼出“要对他人负责”“要为他人着想”“爱体现在细节之中”“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前”等主题。这些都算切题, 但是算不上新颖。有位同学从“总统”的身份出发, 联系总统注意做好小事的行为, 以“大总统和小事情”为题, 确立了“做大事者, 必先做好小事”的主题, 勉励立志做大事的少年朋友要从小事做起, 在思辨中体现深度, 也彰显了作者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选材:善于拓展新事例 要沿着新闻题命题者的导向, 坚持以新闻热点素材为首选——即能用新闻热点素材的, 要优先选用新闻热点素材。具体而言, 在选择新闻热点素材上, 一是可以进行同类联想, 就是努力找出同时代里, 跟导语中人物品性类似的人物。以达州题为例, 跟黄英一样, 由不懈追求而获得成功的当代名人中, 我们还可以找出王宝强——他出身于河北农村, 从做群众演员开始, 经过不懈努力, 终于成长为大明星;袁隆平——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杂交水稻育种试验, 研制成功多个杂交水稻新品种, 造福数亿人, 人称“杂交水稻之父”等等。这类人物及其事迹都可以用作论据。二是进行反向搜集, 就是在同时代里, 找到跟导语中人物品性相反的人物。还是以达州题为例, 我们可以找出一些放弃事业追求、人生追求的新闻人物来, 用来进行对比, 强化表达效果。三是进行背景挖掘。就是找出导语中人物的其他事迹——这些, 就很有可能是你独有的新素材了。比如, 面对西宁题, 如果你将乌里韦上任之后兑现竞选时的承诺, 全力推动经济增长、治安好转、打击毒品犯罪等, 以他所从事的国家大计作为背景材料, 表现他对国民负责、对他人负责的精神是一贯的, 文章也就增添了表达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厚重感了。 四、用材:勇于融入新想象 近年来,初中作文教学改革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作文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倡导真实地写作,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作文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涵养的方式和途径;突破文体的限制,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和自由表达。这些改革无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改变了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机械的技术化训练的僵硬模式,为写作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为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和作文个性的培养创设了多种可能性。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其一,初中作文教学没有逻辑起点,初中作文应从哪里起步?从什么文体起步?改革以来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其二,作文教学缺乏知识指导。改革以来,“兴趣、感悟、体验、生活”几乎可以取代写作中必备的文体知识、篇章知识的指导,似乎学生感情、累积被调动起来了,作文就自然可以写好了。其三,作文的体系训练严重缺失。这一问题由前面两个问题派生而来,也是前两个问题的严重后果。 应知道:作文教学没有逻辑起点,教师的作文教学就不会明白该干什么,只能是“随风飘荡,任意东西。”这样的作文教学虽偶有所获得,但不能保证打好基础教育阶段的“作文基础”。作文教学没有知识指导,无异与让学生写作仍在黑暗中摸索,本质上失去了“作文教学的要义”。当下许多作文教学看似热热闹闹,实际在是没有什么实际成效的瞎扑腾。没有训练体系,必然导致学生作文的结构性缺损,最重要的、该训练的没有得到很好训练,而那些不重要的、甚至无需训练的却得到反复强化。这些问题正在成为作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瓶颈”。 二、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总体构想 正是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担忧和思考,近年来笔者对初中作文教学作出如下安排和探索性实践。 初一阶段,侧重于学练“新闻体”。新闻体,这里指一种主要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将事实明白晓畅地告诉大家的文章体裁,它主要包括事件、人物新闻和通讯等,实质上是写实的记述性文体,是学写叙事文的较合适的体式。写人叙事的文章是初一学生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这是大家的共识。学生在写实的基础上,学习事情发展变化和人物行为的细节描述,学习对人物的外貌、言行、生活片段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反映某件事的独特意义,或反映人物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等。写人叙事的能力就有了,其他文体的写作基础就打好了。 初二阶段,侧重于学练“笔记体”。主要指“阅读笔记”和“生活笔记”等。“阅读笔记”,包括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写提要、摘录、札记等。在具体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组织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片断仿写、选材模仿、组材模仿等训练。这样做既可帮助学生学习、积累表达的形式、知识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生活笔记”,这里指读书以外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摘记和记述,典型的文体是游记。在具体教学中,可指导学生:无论写自然景观(如山川草木),还是写人文景观(如亭台楼阁),既可以粗笔勾勒,也可以工笔细描;可以写实景,也可以写虚景;可以静态描写,也可以动态刻画;可以借景抒情,也可以寓情于景;观察点可以固定的,也可以移步换形。但都必须是透过作者独特的观察,发现其独特的美。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描写能力和综合处理写景抒情的能力。 初三阶段,侧重于学练“论述体”。这里是指观点鲜明,充分表达主观情感、态度与看法的一种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体裁,它包括书评、影评和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以及小议论文等。初三学生对人对事一般都会有自己个人相对独立的观点和看法了,这时已比较适合指导他们先写书评、影评,写实验、调查报告等。先让学生占有详实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分析、鉴别,确立明确的主题,经过论证或阐述,得出结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整理材料、思考总结等能力。 三、初中作文的起点与路径 如何具体落实上述作文教学内容呢?下面是新闻教学实践的过程: (一)目标建构:以学写“新闻”为例 新闻也称“消息”,是一种传递迅速,文字简明的事实信息,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报道。新闻的结构一般有以下五部分组合而成:灵活鲜明的标题,引人入胜的导语,结构规范的文体,拓展主题的背景,深化题旨的结尾。 新闻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快、实、新、短。“快”就是要迅速及时,讲究新闻的时效性,事实发生同见报之间的时间越短越好。“实”就是用事实说话,要完全真实。“新”就是思想鲜明,有的放矢。具体表现为材料要新,要把新人物、新事迹、新经验、新创举等新鲜事物报道给人们,扩大人们的视野;认识要新,新闻所反映的思想、说明问题,要富有新意。“短”就是语言简明扼要。 感受新闻:在报纸上选择几则新闻,找一找新闻的导语、主体、电头和标题,想一想各有什么特点。 2.示例与练习: “你行我也行” —— 特奥会主题词出自宁海女职员之手 浙江日报宁海10月3日电(记者 蒋勇 通讯员 郑张建) 昨晚,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当晚,宁海居民娄如珍早早就等在电视机前,当特奥会开幕式上出现主题词“你行我也行”时,娄如珍激动万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原来娄如珍就是2007年特奥会主题词“你行我也行”的创意者,为此她还获得了组委会的奖金。 今年40岁的娄如珍在宁海一家银行从事信贷工作。工作之余,她喜欢广告词创作。近几年,经她创作的广告语在各类活动竞赛中多次获奖,她也曾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征集活动。 今晚,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4年,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面向全球征集主题词,我是本着重在参与的想法向组委会寄发作品的,没想到该作品却从全球2285件主题词设计稿中脱颖而出,2006年11月,获得主题词征集大奖,成为本届特奥会主题词……” “激励智障者自信自强,这才是我创作的本意。”谈起创作意图时,娄如珍认为,当初她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他们(智障者)是弱势群体,需要人们的关注和关爱,另一方面,他们本身更需要自信。因此,“你行我也行”既是自信的表现,也是一种鼓励,更是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选自《浙江日报》2007年10月5日第一版) (1)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从结构上看,它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3)第三段开头能否改成“今晚我去采访她时,她说……”?为什么? (4)新闻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 (二)作文指导:突出过程 1.重点技巧 (1)拟标题要力求准确、新颖; (2)新闻语言要准确、简洁; (3)结构要采取“倒金字塔”,要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前面; (4)不在新闻中用第一人称; 2.写作任务:报道新闻事件 (1)列出你的家庭、学校或社区等近期发生的事,练习不同类型的标题与导语的写法; (2)选出一件你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报道的对象,注意核实细节; (3)尝试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简洁、正确的语言,完成这篇新闻报道。 3.交流与提升 (1)生生交流习作,对照技巧,提出提升建议。如哪一条的标题拟得较好,怎么改; (2)师生交流,对照技巧,确定提升内容。如文字能否再简洁,表达能否再浅显等; (3)对照新闻的写作要求,整理成稿,再展示交流。 (三)成效展示:习作与讨论: 合格习作:“夕阳红”奖学金在西店中学颁发 2008年度9月份,西店镇退休干部仍关心下一代的教育,而且自发成立的 “夕阳红”奖学金在西店中学首次颁发。100多名学生获得奖学金。 在一声声雄壮的进行曲中,西店中学正在操场上举行开学典礼,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颁发了“夕阳红”奖学金。 “夕阳红”奖学金是由全镇退休干部集资而成的。在微薄的退休金中,他们每人拿出一些钱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也为所有的退休干部做了一个好榜样。虽然他们不在教育前线,但仍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做着最好的后勤工作,传达自己的一份心意。 虽然奖金不多,但礼轻情意重,学生们也表示不会辜负老教师的期望的。 另外,据了解,这些退休干部还准备轮流在各个营业性网吧进行巡察,唤醒那些旷课上网的学生们,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沉溺于网络而荒废学业。这种早晚监察,对于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但他们没有放弃,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热心。一心想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好什么,每一位干部都热衷于这份特殊的工作一心为国家留下栋梁之材。 习作标题朴素,采用了“什么事情怎么样”的句式,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闻的中心事件;正文与标题内容相符合,进一步具体地介绍了“夕阳红”奖学金颁发的相关背景材料;本新闻在选材上符合新闻写作的“用事实说话”的原则,立意上有明确、适当的报道主题,结构上能分清主次,详略得当,语言表达上交代清楚了事实。但第一段与第二段皆可当导语,只是第一段为叙事性,第二段为描述性而已;语言表达上缺少“推敲”精神,有个别语句不够简洁,还有病句,人称使用也有不对的地方等。 优秀习作:首届“夕阳红”奖学金在西店中学颁发 9月12日上午,在一声声雄壮的进行曲中,西店中学正在操场上举行开学典礼。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开学典礼上还举行了西店镇首届“夕阳红”奖学金颁发仪式,共发奖学金1.7万元,奖励品学兼优学生166名。 “夕阳红”奖学金是该镇全体退休教师在单个捐资结对帮扶困难学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自发捐款筹集资金,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弘扬新风尚、培育新公民而设立。这次在西店中学首次颁发。据调查,几乎每个退休教师都拿出了几百及上千元不等。 “夕阳红”奖学金的颁发,对鼓励学生的学习劲头,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无疑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拿到奖学金的学生们纷纷表示不会辜负老教师的期望,没拿到奖学金的部分学生对其羡慕不已,也纷纷表示下次一定要争取。与此同时,西店镇全体退休老教师自发成立的 “夕阳红”奖学金,退休之后仍然关心学校,关心下一代的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做着最好的后勤工作,传达自己的一份心意,这种做法也为所有的退休干部做了一个好榜样。 另外,据了解,这些退休老教师从去年暑假开始,还轮流在西店各个营业性网吧进行巡察,以督促那些旷课上网的学生,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沉溺于网络而荒废学业。他们分组,定时定点地出现在不同的网吧里,遇到节假日还会增设人员安排加班。他们对教育事业始终保持着的这种热情,以及退休之后一心想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尽自己微薄之力的精神,实属难能可贵。 (《东南商报》2008年9月22日B10版) 习作相比前篇标题、导语,都能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了,标题中突出“首届”两字;语言表达上更准确,少了一些模棱两可的描述性的词句,较好地体现了新闻写作的“用事实说话”的原则。正文不但介绍了“夕阳红”奖学金的颁发的相关背景材料,充实了新闻的内容,还对有关资料进行了意义上的挖掘,突出了事件的社会意义,展现了新闻的价值。 (四)学写新闻的教学价值 第一,通过“新闻写作”的训练,学生学会了“留心身边、变换角度、挖掘题材的隐含意义”,懂得了用新闻的眼光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思考生活、理解生活。由学写新闻起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与积累的良好习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学生掌握了篇章的基本结构和行文安排。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题各部分都较规范,可以相应进行“如何制作标题”“导语的多种写法”等专项写作训练,从而掌握篇章段落在文章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培养学生写真事、说真话的能力和负责地、有分寸地表达的能力。新闻讲究客观真实、明白晓畅地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写真事、说真话,针对某人某事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传达出人与事的真相和实质,这对学生思维能力、言说能力和责任心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不仅如此,学写新闻可以纠正学生作文中的虚假、矫情的文风。 当然,学写新闻只是写作教学的起点,在通过写新闻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基本能力基础上,进而学写“笔记体”,借此不仅可以扩增知识与文章模型的积累,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浸润先哲者的思想与智慧。初三阶段学写“论述体”,重在培养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严谨性。在具体的教学中,三者适度交错,逐层提升。在有限的作文教学时间里,只有准确定位作文教学的起点,强化学生写作的体式意识,形成训练体系,才能事半功倍。 习作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结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学会新闻报道的写法。 2.在学习例文的基础上迁移运用,写一则跳绳比赛的新闻报道。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一般写法,把事件写清楚,重点突出、语言规范。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这则新闻报道是怎样报道市第九届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冠军争夺战的。 2.通过讨论,领会这则体育新闻报道的写法,明确新闻报道的写作要点。报道的题目应把事情的结果,即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来。这则报道开头交代了比赛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结果,接下来叙述夺冠情况,最后交代有关问题。 3.举行一次班级跳绳比赛,组织学生观看,仿照例文写一篇新闻报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新闻报道的一般写法。难点:对跳绳比赛中精彩(争夺冠军)部分的观察、描述。 [课前准备]、 举行一次班级跳绳比赛。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听一段新闻广播。 说说这则新闻内容,体会新闻的好处。 2.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的新闻报道激发学生对新闻报道的兴趣。 二、出示例文,了解内容 1.指名朗读例文。 2.说说例文的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 三、讨论例文,明确写法 1.同桌、前后位的同学展开讨论,看看新闻报道有什么特点o 2.题目就如文章的眼睛,新闻报道的题目应该怎样写呢? 3.如何将要报道的新闻告诉听者或读者呢? 用“开头……接下来……最后……”的句式说。法。 (板书: 开头:交代结果 接下来:事情经过 最后:补充交代) 四、指导写好跳绳比赛 1.指名说说跳绳比赛的情况。 2.按照板书的提示教师指导将跳绳比赛按新闻报道格式说。 3.给这次跳绳比赛的新闻报道命题。 五、请一位同学当小记者将我们班这次跳绳比赛向全班同学发布,练习写稿。 七、指导评议,修改,择优选送校广播站播出。 精彩片断 师:刚才大家说得都很好,新闻报道的作用真不小,不但可以让我们了解国内外意义重大的事件,还可以帮我们增长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则体育新闻报道。(出示新闻报道(我市第九届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则新闻报道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这则体育新闻报道告诉我们南京市小学男子篮球比赛的情况。 师:读了这篇例文,我们就能对这次比赛情况有了个清楚的.了解,这则报道是如何写的,请四位同学依次朗读4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第1自然段交代了争夺冠军的时间、地点、参赛球队和比赛结果。 生:第2和第3自然段写夺冠情况。 生:第4自然段交代了与比赛有关及第三、第四名的获得者。 师: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同桌、前后位的同学互相讨论。 生:因为比赛结果是人们最想知道的,所以在报道的开头交代清楚比赛的时间、地点以及比赛结果。 生:双方是如何夺冠的,也是人们想知道的,所以这也是报道不可缺少的部分。 生:最后交代与比赛有关的情况以及第三、第四名的获得者,这样才能使报道显得更清楚,更完整。 师:请――位同学用上“开头……接下来……最后……”的句式说说新闻报道的写法。 生:新闻报道开头要写出事情结果,接下来写事情的关键部分,就是人们最想知道的地方,最后补充交代有关情况。 师:下面请同学将这则体育新闻朗读一遍,体会体育新闻的写法。 师:这则新闻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生:这则新闻的题目很长,将比赛结果写出来,这样可以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符合读者心理,引起读者兴趣。 师:我们班举行了一次跳绳比赛,现在我们就当一次小记者按写新闻报道的方法报道这件事,有兴趣吗? 生:有。 师:写得好的稿件老师要帮助推荐到校广播站广播。 [评点]本次习作是学习写新闻报道。在学生读懂例文的基础上,了解新闻报道的写法,再水到渠成地学写一篇报道本班级跳绳比赛的新闻稿。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使习作有具体内容写、容易写,从而学会写新闻报道。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对克服学生畏难情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明确写法的时候,也表现了较强的言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发言,就是一例。 20XX年10月19日下午5;00—6;00,我校在校文化广场举行全体师生拔河比赛。 全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前,各班积极做好赛前准备,并鼓励参赛人员。另外,班主任与体育委员还授予参加人员一些比赛技巧。首先是展开老师之间的竞争。比赛现状激烈,两边气势相当。到处都要喝彩声,其次是各班与各班之间的较量。每一个人都从“加油”为各班的参赛人员鼓气。再比赛中,同学们都展示了青春的活力与朝气。当然,每一场比试,有赢便会有输。尽管有些班级输了,但是只要同学们付出过、努力过。不管结果怎样,尽力就好 体育新闻报道作文(一) 在悉尼举行的千禧奥运曲终人散。与以往奥运比起来,这一届奥运确有些值得称道的事。 首先,韩国与朝鲜这两个分裂了半个世纪的兄弟国家,虽然还是分别竞赛,但在开幕那天,世人都看见他们的选手,在统一旗帜下进场。在场观众都报以热烈掌声。这是奥运史上一个难得的佳话。 韩、朝自今年年中举行历史性“两金峰会”后,半个世纪的仇恨与敌对,几乎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世人都把朝鲜半岛的和解,视为千禧年的一个佳音。 无论这两个国家离开实际统一还有多远,他们一开始和解后所决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的奥运参赛选手,在统一的旗帜下进场,这除了向世人展示他们寻求统一的意愿与决心外,也反映了他们对奥运的重视。韩朝虽然奉行截然不同的政经体制,但他们都把参加奥运与一个民族的命运、尊严结合在一起。 第二件事就是中国的表现。经过这一届奥运,中国不但肯定为亚洲体育之雄,也跻身为世界体育大国。中国重回奥运,中华民族取得第一面金牌,不过是84年洛杉矶奥运的事,中国在这方面的进步,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而中华民族抚今思昔,也难免会以此扬眉吐气。 西方传媒通常爱以有色眼镜看待亚洲选手,尤其是中国选手的表现,禁药问题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西方选手服食禁药的问题,其实更为严重,但西方传媒却总是夸大报道亚洲,尤其是中国选手服食禁药的事,以此质疑他们的总体表现。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必须以事实来驳斥 这样的偏见,必须确保自己的选手洁身自爱,不要授人以柄。中国要争取奥运在北京举行,免不了还是会面对各种阻力与刁难,因此更不可在体育行为上行差踏错。 20奥运,于情于理,都应该轮到北京举办。过去半个世纪,单是澳洲,就举办了两次奥运,而人口与国家单位最多的亚洲,也是只举办了两次,而且相隔20多年。雅典以后的奥运,怎么说都应该轮到一个亚洲国家,而这个亚洲国家,怎么说都应该是中国。 对我们新加坡来说,悉尼奥运也无疑具有特别意义。新加坡人眼看这一次与奖牌擦肩而过,失望多少难免,但细想起来,我们也有了一些足以欣慰的收获。 新加坡人坐在电视机前,为我们的选手打气、喝采,为他们紧张,也为他们最终的失败难过,证明了我们的国民意识与同胞感情,经已根深蒂固。井浚泓虽然不是在新加坡土生土长,但她的身心都已属于新加坡,而新加坡人在电视上看那紧张的赛情,都认同她是新加坡人,她的对手才是中国人。新加坡参加这次奥运最大收获,就是证明了国人的国民意识不但更坚强,思想和感情也更开放、成熟。对一个国家,这种收获并不是奖牌衡量得了的。 奥运所以越办越成功,各国人民,包括平素对体育不闻不问的人,每当奥运举行时,都无比热心的跟进,是因为参加奥运和在奥运的表现,被认为是国家、民族荣誉的象征,奥运所激发的精神是永远的。假如奥运是以个人为单位,或采用其他方式,那即使它能达到更高水平,人们对它的关注肯定大不相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推动体育活动,不只是为了国民健康,也是有利于人民的团结与对国家的自豪感。新加坡虽然小国寡民,只要经得起失败,持之以恒努力下去,有朝一日,必然会看到我们的选手在万众欢呼声中夺得锦标归。 体育新闻报道作文(二) “如果你现在是一位体育新闻记者,让你写一篇报道,你会选择什么来做标题?”“我会选《梦想成真》……”这是在的6月4日法国网球大满贯赛,中国金花李娜战胜斯齐亚沃泥获得冠军后与主持人的对话。梦想成真,中国是,乃至亚洲人第一次在法国网球上获得冠军,是李娜圆了自己的梦想,是全亚洲、全中国的梦想,它成真了。 李娜五岁时,在幼儿园开始练习羽毛球,羽毛球教练发现李娜打羽毛球的手总是微弯,就询问她父母,是不是手臂断过,答案是没有,这件事被羽毛球教练记在心里。()不久,网球教练到幼儿园选拔网球苗子,羽毛球教练把李娜打球的姿式告诉了这位网球教练,网球教练让李娜打网球给他看,网球教练看后觉得李娜很有天赋,便把她带回了球队,从此,李娜就走上了职业的网球之路。 无数辛苦的日子,在被太阳烘烤发烫的球场里,她重复着不知多少个单调的动作,洒下无数汗水,虚心听着教练的无数次教诲。她总是梦想着有一天,登上大满贯的领奖台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梦想终于在206月4日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实现。 从李娜梦想成真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人有梦想就要去实现,如果只说不去做,那要梦想来做什么呢?然而,实现梦想的过程却是很不容易的,只有你自己真正的去努力,去奋斗,梦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如果你不去努力,不去奋斗,那你的世界,你的生活,以及你的一切,都是毫无光彩的。梦想,也许与你只有一步之谣,在你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你就会多学得一种道理,就如同李娜一样,她的梦想已经实现了,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个逐渐冷静的思考、稳定的掌握以及准确判断的.李娜。这就是一个梦想的力量。 体育新闻报道作文(三) 青春的坐标系已悄然掠去了十六个身体单位长度的韶华,时光早已将我的记忆碎片勾勒成成长的剪影。 记忆之轮飞速旋转着,搜索着过往种种,闭眼,回忆,往事如烟,定格,播放,此事难忘。 9月1日,风很轻,阳光点点洒下,我走在报道的路上耳边响起妈妈的话“初中了就不再是小孩子了”红绿灯,停下来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旁边站着一个女生,我看向她,她冲我一笑,并不亮丽的外表却有着明媚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照耀着我,很温暖的感觉。开学典礼都是无聊的,让人昏昏欲睡,旁边的同学摇摇我“老师来了,醒醒”我不耐烦的抬起头惊讶的发现又是那个女生,再后来的聊天中我们成为了朋友,于是岁月就这么轰隆隆地辗过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中的切片。 再后来,我们成为了同桌,我们一起上学放学吃饭,在我为了解一道数学题想的焦头烂额时,你会对我笑并鼓励我,在我上课因没仔细听课回答不出老师提的问题而惹得同学笑话时,你会站出来替我解围,就这样,我们度过了平静悠闲的初一;再后来,你不再扎成一个俏丽的马尾了,剪成了短发,你有很多男性朋友,可你依然像个姐姐一样听我絮叨自己的琐事,依然为我打抱不平,你还会在我体检时因紧张掐你的手,把你掐出一大片淤青,也不躲开,批拍拍我的背说:不要怕,没什么大不了。于是又是你陪我度过安宁美好的初二;再后来,铺天盖地的试题和没完没了的模拟考让我慌张又迷惘,是你,陪着我在六月的炎炎夏日从一个补习班辗转到另一个补习班,日复一日,会在我中考体育跑步时在终点挥着双手等我跑过去,你不知道的是,就那一刻我有多感动,有你这样一个朋友,真好,在这个盛夏,度过了我们最后温存的初三时光。 那是忧伤的六月,我与你告别,从此天各一方,距离和时间冲淡了我们的感情,曾经形影不离的两个人也已经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留下的眼泪在心中刻下的凹槽中回旋,顺着眼泪流动的方向可以看到我们曾经明亮的时光。 1 用好校内外媒介资源,拓展报道渠道 在新闻报道立体化的综合实现过程中要体现不同资源的整合优势,尤其是在融合不同媒介资源的基础上强调各种新型媒介的个性,并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从某学校新闻报道的立体化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结合校内的资源优势,在发挥广播站、黑板报、橱窗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校园局域网、互联网络、校园网站等方式,注重新闻报道的立体化。同时,融合校外资源,通过举办笔会、座谈会、专题培训等,深入到教师、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把握学生和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及时撰写有深度的调研信息文稿,以此来提高校园信息员的政治修养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写作能力强、思想素质好的校园信息员队伍。结合现代化的媒介方式,在微博、微信等媒介的作用下,滚动式地形成短小的新闻宣传阵地,更能实现校园新闻报道的立体化。 2 发动校内外人员,拓展报道的参与者 从报道参与者的角度强调开拓信息搜集源,把学校内的各种资源(学生、老师、特约通讯员)和校外各媒体的记者等人员进行资源整合,拓展新闻报道的信息源和参与者。在校园报道的立体化过程中主要突出三个服务主体,即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发展。新闻报道要围绕校园中教师在教学创新、科研项目的实施等方面展开。教师综合素质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突出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各种先进做法。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在个性成长、道德水平的培养、知识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运用,最主要的是要服务整个教学发展,将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的一些教学行为,结合不同学生、专业以及相应的教学场景等,营造新闻报道的方向。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服务学校的整体发展,为学校在新闻报道中营造良好的正面形象,嬴取新闻报道的主动权,还要做好各项新闻报道的准备,避免主题报道的错误等现象,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 3 发掘报道形式,拓展报道类型 从简讯、人物故事、深度报道、各类活动策划等方面全面展开新闻宣传,发掘报道的各种形式,例如运用长短消息结合,甚至网络上的帖子、微博、微信等——拓展报道类型。网络媒体的受众习惯于篇幅短小和层层链接、自主选择的阅读方式,习惯接受文字、声音、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的报道元素,习惯对重大事件通过点开一个个链接集中阅读,这就迫使传统媒体在报道形式上进行创新。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创新从总趋势上看,是从以传者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从线性传播到立体传播,从资源的单向开发到多元开发。报纸头版实现从要闻传递到信息橱窗的创新。报纸头版往往都是要闻,密密麻麻排满文字。网站首页一般采用杂志目录的方式,不会容纳太多的新闻正文。采用“图片+导读”的方式,除了主打新闻稿件,还借鉴网络链接方式将本报内页重要新闻和栏目标题,醒目标识于头版显要位置,创造了类似在线阅读的信息消费氛围,起到了信息橱窗的作用。网络新闻标题讲求用信息“粘”住读者,从而使其层层点击阅读,文章的重要信息都在标题中。在线阅读容易引发视觉疲劳,也使得网络报道经常在超过500字的稿件中运用插题,来减缓阅读疲劳,再度激起阅读兴趣。 4 让新闻立体、丰富而生动 不论是报道的类型拓展、报道参与者的广泛还是报道形式的丰富多样,总体来讲就是要让新闻立体、丰富而生动起来,通过新闻的全方位、立体化报道,加强单位的文化建设,提高单位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单位的企业文化创造更加丰富的内涵。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还可以采用即席评说、背景回放、专家访谈等形式。多种新闻体裁和新闻手段交互使用、优化组合,就能形成新闻立体化报道的“合成军”。在媒体越来越多的状况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要携起手来“一荣俱荣”。报纸的信息可以为广播、电视所用,这是扩展报纸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很多报社、电台、电视台还创办了自己的网站,成为其“新鲜血液”,还吸引更多的读者。 5 结语 在学校新闻报道中最主要的是要结合学校新闻进行立体化报道,从学生、教师、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营造新闻报道与学校教学、管理等相适应的方式,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建军.如何搞好院校新闻报道[J].军事记者,2004(10). [2]陈尚忠.新闻报道忌浅[J].新闻战线,2005(5). 一、新闻的搜集整理 学生作文论据陈旧,有时甚至空发无据之论。要解此无米之困,在眼下的教育环境下想让学生“开荒屯田”“自主耕种”而“丰衣足食”显然不现实,更多的恐怕还是要教师“开仓放粮”。因此,教师得保障“粮仓”的充实。笔者的“粮仓”里分类储备了四大种类不同系列的新闻粮食。第一大类为“人类家园”,分有“宇宙探秘”“灾害忧思”“环保在线”等不同系列;第二大类为“世界眼光”,分有“时局瞭望”“成就荟萃”等系列;第三大类为“家国情怀”,分有“家国大事”“中华之光”等系列;第四大类为“社会阅历”,分有“道德观察”“安全审视”“法治追踪”等系列。通过四大种类不同系列的梳理储备,让学生在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中洞悉世界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储备鲜活素材,以应作文之需。 当然,光有素材的丰盛,而没有方法、方向的引领,有米之炊未必就能做出美味大餐。笔者的“新闻视界课”主要设置了“四看”流程来引领学生。 二、新闻视界课的“四看”流程 (一)新闻回看 虽然说是新闻,但经过筛选梳理反馈给学生的时候,新闻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所以称之为“回看”。每次上课,这一流程我会邀请班上咬字标准、音质独特的学生“播报”新闻,这既丰富了授课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亲切感,也给播音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让其他同学听得更清楚,更仔细,在听的过程中边了解新闻事件,边围绕新闻事件进行初步的思考,可谓一举多得。 (二)舆情导看 了解、储备新闻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要借助这些经过筛选的新闻素材促进学生的思考,提升他们对人对事的分析能力。在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分析之前,我将精选的媒体评论梳理给学生,让学生总结舆情评价的角度,以此来深化对新闻素材的认知,同时学习借鉴媒体评论的思路,为形成自主的见解提供方法指导。 (三)我思我看 当然,分析再精到的舆情毕竟是“他山之石”,引入“他山之石”无非是想借此打磨学生的“思维之玉”。所以,在舆情导看之后,我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讨论,形成他们对新闻事件的主见并发表展示出来。他们的见解,可以是沿着舆情作深入的挖掘,也可以在舆情之外寻找切入点,形成独特新颖的创见。虽然一开始学生所谈难以打开话题,思维还局限在非常狭窄的空间里,但随着课堂次数的增加以及训练的深化,学生也能逐渐摸索出其中的门径,思维渐次活跃起来。 (四)练笔互看 思维打开了,见解形成了,让学生把思想转化成文字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此,我让学生围绕新闻事件,结合自己的见解写新闻评论,并在小组之内互相点评,看看有什么亮点和不足,通过相互赏评来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当然,练笔也不是让学生盲目发挥,我提供了方法指导与下水范例。一般地,我会让学生循着“概述事件—摆明观点—分析原因—探究意义—肯定弘扬”或“概述事件—摆明观点—分析原因—探究后果—解决办法”的思路来展开,前一种思路是针对正面事件而采用的,后一种思路则针对负面事件才采用,评论无篇幅之限制,可长可短。如此一来,学生写作新闻评论也就有了一定的章法可循,不至于举笔四顾心茫然了。 最近的一次课,我让学生回看的新闻是《青岛一女教师遭陌生男拉拽,初中生围圈阻止》,通过舆情的引导、小组的讨论探究和例段的示范,其中一名学生写下了下面的评论: 女教师遇袭求救,二三十个成人居然无一出手,而4名初中生筑起人墙成功施救。我为女教师获救感到庆幸,却为成人的冷漠感到悲哀。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个原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国度演化成了“见义不为,遇危不救”的社会?其答案自非一端,既有人性丑陋之因,更有社会环境之故。“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谚语道出了多少人明哲保身的处事之学,救人被讹的无奈现实又上演了多少活生生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倘若任由人性堕落,良知泯灭,歪风肆虐,正义蒙冤,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如何,实在不敢想象。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应当双药齐下,一药治人心,养德行,一药治时疴,树正气,扬善举。如此,才能扶道德于倾败,播人心以温暖,还社会以和谐。 这段评论简洁地概述了事件,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深入探究了事件的成因及后果,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较好地达成了新闻评论写作的训练要求。 三、新闻视界课的初步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四看”新闻写作让课堂从“素材积累”升华为“写作训练”,让学生思维从“参考”转变为“思考”,这样的作文教学尝试收到了初步的效果。 (一)拓展青春视野,积累鲜活素材 现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处在了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孤陋寡闻不足为奇,素材缺乏也在情理之中,思维几曾得到过现实的激活?故而分析说理肤浅牵强也是事之必然。新闻视界的引入,打开了一扇社会的窗口,拓展了他们的青春视野,让他们在丰富的现实库藏中积累了鲜活的写作素材。 (二)激活思辨思维,提升议论能力 舆情的引导,范例的启发,独立的思考,小组的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分析议论能力得以提升。练笔互看则让他们将思考转成文字,在同伴的互助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弘扬核心价值,升华思想境界 引入的新闻事件,俱是传递正能量的,弘扬的是社会核心价值。学生在积累素材,激活思维,提升能力的同时,也经受了精神的洗礼,升华了思想境界。有了这样的升华,有了思想倾注的文字才是有本之木,有水之源。这也是作文与做人的有机结合吧。 同学们上厕所时都会选择后者,因而洁白的花坛上也会因此而留下一串串乌黑的脚印。后来,花坛里种上了花,通往厕所的路只剩一条远路了。可习惯成自然,同学们依旧从花坛上跨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种的花儿渐渐地破坏了,也渐渐地枯萎了。学校也曾三令五申叫同学们不要从上面跨过,可同学们依然我行我素。 终于有一天,花坛里的所有花儿都枯萎了,但从花坛上跨过的人仍络绎不绝……哭泣的水龙头曾听说过这么呀一个故事:有人忘了关水龙头,人们见了都全当没看见,匆匆而过。一个小女孩见了,说:“不要哭了,水龙头让我来帮助你吧!”而后,默默地把水龙头给关了。今日,这个故事在校园里被再一次上演了。不只哪个冒失鬼,在洗漱完之后,竟忘了关水龙头,那水哗哗地流着,似乎在抱怨这位同学,又似乎在向同学们求助。同学们见了都置之不理,视墙上“节约用水”的牌子为装饰品似的。 就这样,水龙头就一直地“哭”下去,它的泪汇成了小河,积满了水沟。直到这时,才有位好心的同学发现了哭泣的水龙头,就急匆匆地把它给关了。唉,关水龙头这一举手之劳之事,同学们却不愿去干,以至于让可怜的水龙头哭泣了这么久,真是不该呐!绿地=娱乐天地?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特意在校园里“开辟”了一片绿草地,然而,同学们却把绿草地当成了娱乐天地,任意践踏这片芳草地。 有的人把绿地当成了足球场的那一片绿茵,在上面踢着球,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球技;有的人把绿地当成了看书的理想佳所竟坐在绿地上看书;更有甚者,把绿地当成了一展“才华”的舞台,在上面尽情地翻滚,做着让人惊叹的高难动作。再看那一片绿地,其状真是惨不忍睹……同学们,绿地并非娱乐天地,它是用来观赏的,而不是任人践踏的。 同学们,快点收敛我们那种.种不良行为吧!让校园重新恢复他圣洁之名吧! 相关文章: 1.初二有关新闻的作文5篇范文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