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继高影视投资的电影「长镜头」《小倩》预售票房不佳五一撤档,光线传媒如何续写“神话”

  华夏时报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AI有望让电影的制作效果提高30%及以上,尤其是在动画电影方面。”()董事长王长田在4月21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上如是说。   而在4月19日,光线传媒发布2023年财报,实现了扭亏为盈,除了出品、参与发行了诸多电影之外,光线传媒早已积极...
  华夏时报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AI有望让电影的制作效果提高30%及以上,尤其是在动画电影方面。”()董事长王长田在4月21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上如是说。   而在4月19日,光线传媒发布2023年财报,实现了扭亏为盈,除了出品、参与发行了诸多电影之外,光线传媒早已积极拥抱AI降本增效。早在2023年3月,鲜少发声的王长田发布了一封颇长的内部信,他认为,“相较于真人电影,动画电影的制作主要使用数字和技术工具,因此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进步对动画电影制作的帮助会更快、更显著。”   在过去的2023年,光线传媒上映的多部动画电影在票房表现上均不理想,而另一动画电影领跑者追光动画则凭借《长安三万里》打破5亿元票房魔咒,在动画电影领域奠定了地位。而光线传媒本定档五一的动画电影《小倩》突然宣布撤档,这似乎也预示着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上也急需进行自身突破。   扭亏为盈   2023年,光线传媒实现营收15.46亿元,同比上升10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上升158.6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2亿元,同比上升87倍。   值得关注的是,光线传媒于2023年的电影作品每部的票房均过亿,不仅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持续证明了其在电影领域的强大实力。   据财报显示,光线传媒投资、发行并计入在2023年票房的影片包括《深海》《满江红》《交换人生》《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这么多年》《茶啊二中》《我经过风暴》《坚如磐石》《照明商店》《怒潮》及《你的婚礼》(重映),总票房约为 84.60亿元。   光线传媒2024年Q1延续了2023年的良好态势,其2024年Q1营收同比增长159.33%,达到了10.7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48.01%至4.25亿元。   光线传媒在财报中解释,电影业务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Q1票房的影片包括《大雨》《第二十条》,总票房约为24.66亿元。   2024年是光线传媒的产品大年,除了上文提及的两部电影外,改编自人气漫画的网剧《大理寺少卿游》也在今年Q1于爱奇艺上线播出。   进入Q2,光线传媒已经上映了真人电影《草木人间》。今年待播电影还有《她的小梨涡》《扫黑·决不放弃》《透明侠侣》《墨多多谜境冒险》《“小”人物》(原名《会飞的蚂蚁》)《胜券在握》;储备的电视方面,古装轻喜剧《拂玉鞍》处于视频平台排播状态,预计将于年内播出;《山河枕》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中;《春日宴》《我的约会清单》等剧集也在不断优化、积极推进。   《小倩》撤档   事实上,虽然光线传媒2023年取得了“翻身”的成绩单,但是对于其最被外界“叫好”的动画电影在去年的表现却远不及此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   与此同时,同一赛道追光动画的动画电影则打破了“5亿元票房”魔咒,上映的《长安三万里》口碑与票房俱佳,在2023年暑期档掀起了古诗词文化的新热潮,最终票房定格在18.24亿元,而这似乎也给了处于国内动画电影头把交椅的光线传媒一点压力。   2024年,光线传媒也在动画电影上也开始提速供给,其动画电影厂牌光线动画的第一部作品《小倩》与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集《哪吒之魔童闹海》都有望在年内上映。   不过,本定档今年五一档的《小倩》,在4月23日突然宣布撤档。对此,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看,五一档定档电影多,竞争比较激烈,国产动画电影在今年五一档不占优势,《小倩》的预售票房只有几十万,排名也掉出档期前五,这肯定达不到光线传媒的期待值,因此从激烈的五一档撤档,不失为明智之举,后续有希望在暑期档搏一搏。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4年4月23日19时37分,2024年五一档新片预售票房破4000万元,《维和防暴队》《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哈尔的移动城堡》分列新片预售榜前三位,后两部电影均为引进的动画电影。   “近几年,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做了诸多努力,并上映了高口碑和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尤其是前者仍是国产动画电影的最高票房保持者,光线传媒也是其他动画电影公司学习的榜样,不过目前国产动画电影仍处于发展阶段,竞争并不激烈,光线传媒的压力在于如何超越自身,新的动画电影内容要有创新性,实现自身动画电影票房与口碑的超越。”向凯进一步表示,国产动画电影确实质量得不到保证,存在内容参差不齐的情况。   AI降本增效   2024年初,Sora模型横空出世引发了全产业的热议,AI成为行业革新的推手,也在推动着电影行业尤其是动画电影的革新。   著名导演、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认为,技术是电影的支撑力、原动力,所有创意是在这个技术基础上展开的,这是电影诞生的原理。AI几乎是与理论、与电影同时诞生,只是以前没有介入边缘生活,没有那样深切的感受。他表示,“AI是技术,跟它建立良好的关系只会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可以拥抱AI。”   在王长田看来,要厘清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可能还需要1—2年的时间观察。就目前来看,他认为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对整个行业而言是利弊交织的。   王长田表示,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能会让电影制作效率至少提高30%,尤其是对于动画电影来说,能够有效改善动画电影产能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随着不断发展,这项技术未来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影制作成本,提升影片质量;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也有弊端,比如可能会让独特的创意和独有的审美变得越来越稀缺,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产能提升,也可能会让生产商在推广产品时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从而使得一个产品脱颖而出变得更加困难。   而光线传媒在财报也提及,相比真人电影,动画电影具有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能够有效限制行业新进入者的数量,光线传媒目前规划每年生产2—3部动画电影,在AI等技术的帮助下,未来有机会达到每年4—5部的生产规模。   早在2023年3月,王长田发布内部信称,AI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制作效率,也可以提升影片在表演和视觉效果方面的品质,还详细描述了公司动画制作团队在多方面的应用探索。   王长田而在4月21日提到,虽然他现在在公司鼓励动画制作领域的每个环节都有意识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尝试完善和拓展创意,但是在不同的产品里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一定是不一样的。他还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可能在再现现实、描述现实的时候起的作用更大,比如形象、场景设计以及灯光、拍摄角度模拟等,但是对于创意和想象力环节反而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追光动画总裁于洲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可能在短期容易高估新技术   的影响,但长期可能又会低估新技术的影响。“我们非常关注新技术,也有一些尝试的应用,(新技术)有一些帮助,但现在还非常早,对动画电影还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影响。”于洲如是说。   向凯认为,仅靠AI生产的动画电影目前还很难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AI生成的画面虽然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但缺乏一些柔性度、内涵,生成的内容也大同小异,比较依赖输入的指令,后续仍需要工作人员修饰、二次创作才能更贴近观众的视觉需求。”向凯如是说。   就AI具体运用、动画行业发展等具体问题,记者采访光线传媒方面,截至发稿时,对方暂未回复。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