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体育旅游,旅游企业新的竞技场

...
“十一”前夕,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12条“2022年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这一线路的推出并非偶然。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体育休闲与体育旅游蔚然成风:户外、冰雪、长跑、潜水、冲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寻找到自己心仪的运动方式,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蒋依依说:“体育旅游人群覆盖面广,同时因为包含体育休闲的一些项目,所以它的消费频次高,比如飞盘运动、徒步休闲,可能每周每天都可以参与。”


市场烘热,供给也在不断加强,体育+旅游正释放出1=1>2的市场效果。

体旅融合:国家战略


体育旅游但对其分类众说不一。有按“户外活动类别”分的。如步行、骑行、探险、飞行、滑行等分的。也有按功能分的,如支撑类、提升类、营销类、服务类等。

中国旅游协会文化体育旅游分会会长高铭铎表示,体育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多种多样,按资源划分可分为陆地、水上、空中、冰雪、沙滩等项目类型;按体育旅游目的划分可分为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健身娱乐型、竞赛型、极限挑战型等。但无论是哪种分类,主要是指以观看、欣赏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游览活动。

作为体育和旅游结合新业态,国家从政策层面、具体工作的层面,都提出了要“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

  • 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等体育服务业”;

  •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11月再次强调“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同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其他部委发布了多项“发展规划”。

  • 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体育旅游建设的五大任务和六大保障措施。

  •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求: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

  • 2022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 激活力的工作方案》。通知指出,深化体旅融合,认定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向公众推介一批安全、健康、便捷、高品质的国庆、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蒋依依副院长介绍说:“在国家层面明确了体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后,各部委从各方面推出了举措政策,各地的市场主体也逐渐进入,都有力促进了体育旅游的发展。大家认识到,体旅融合作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也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还是以‘一带一路’为主的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更是促进地方发展的一个有力抓手。”

自2016年以后,体育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现存“体育旅游”相关企业51.15万家,其中2019年新增9.45万家,2020年新增10.73万家。从地域分布来看,上海、广东、北京位列前三。


冰雪旅游一枝独秀


体育旅游是向自然的挑战,向人自身的挑战,很容易成为传播的焦点事件,特别是奥运赛事旅游,对赛事举功城市营销以及市场走向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2022北京冬奥前后,中国的冰雪旅游异军突起,体系不断完善。

如今,“十一开板”已成了新疆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的独家惯例,并在疆内外雪友群中形成了新热点。据新疆阿勒泰行政公署消息,在距离2022年—2023年雪季“十一”开板倒计时还有一个月的9月,定制假期去可可托海的滑雪包机就已达到了6架次。

《2022中国冰雪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拥有冰雪场地2261个(滑冰场1450个、滑雪场811个),冰雪产业规模在2021年达到5788亿元,较2020年增长51.88%,预计2022年将超过8000亿元,并有望在2025年突破万亿规模,将占中国体育总产值的五分之一。

借助北京冬奥会的声势,越来越多的冰雪产业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同时涌现出一批年轻化的明星企业。自2021年1月以来,SNOW51、极限之路、奥雪文化、GOSKI、滑呗等滑雪创业公司获得数千万元融资,同时,以安踏、李宁、匹克、探路者、三夫户外为代表的业内头部老品牌,也灵活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始涉足冰雪领域,纷纷推出滑雪系列品类与冰雪营销策略,加速对业务生态的补充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国外冰雪强国,中国推广全民冰雪运动优势在于室内场馆,作为国内知名的冰雪产业运营商之一,曾经火热的融创冰雪品牌已于今年升级为“热雪奇迹”,其在哈尔滨、广州、成都、重庆、无锡、昆明已打造出6个全年畅滑体验的室内雪场,还与吉林北大湖、新疆赛里木湖等知名室外滑雪度假区达成运营管理合作,引入全方位的品牌特色内容,包括热雪奇迹赛事、营地、训练中心、俱乐部活动、会员服务等。

最新发布的《2021-2022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目前国内有42家室内滑雪场投入运营,累计产生343万滑雪人次,占全部2154万滑雪人次的15.92%。对比全球总计室内滑雪场113个,目前我国室内雪场在数量和规模上均遥遥领先世界水平。


市场规模有待提高


在行业内有一种说法:进行体育旅游一般需要较强的体育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即使是观赏体育比赛而进行的体育旅游,旅游者起码应了解该项目的比赛规则,项目特点,参赛双方的竞技风格、各自的实力等相关知识。所以体育旅游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特别是从供给方面而言,从事体育经营的企业从设施装备到教练指导要求更高。

也正因为体育旅游专业性强,许多东西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属于高消费。因此开发体育旅游要适度,不要做过激的宣传。

对此,高铭铎会长表示:“我们认为面对国内庞大的体育旅游人群,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全民健身性质,适合普通人群广泛参与、安全系数相对高的体育旅游项目。而对那些技术含量高的需要专业技能的体育旅游项目,则针对特定小众人群开展的活动,这就需要参与项目人员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以及安全急救技能,这样就能给游客提供一个相对安全、专业的旅游环境,提高游客的体验感。所说的成本高的一般更倾向于体育旅游中的体育装备,而不是体育旅游本身。”

他认为,针对体育旅游的特点,政府做好政策制定完善,行业协会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加大对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同时,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培育专业化体育旅游运营队伍。

作为市场主体,旅游企业想要进入体育旅游领域是否容易?

蒋依依分析指出,体育旅游企业有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为直接组织开展体育旅游,如露营户外运营方;还有一些企业是提供设备设施的,如三夫户外、探路者;第三种是平台,像携程、同程等;这三种类型的企业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此外还有一种是组织比赛观光的企业,专业性略高,但同时也是旅游企业可以发展的方向之一。

她表示,我们国家的观赛游和欧美国家比,可能还有发展的空间,这和我们的赛事普及的情况相关,像CBA、中超等国家级赛事,还需要再进一步提高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此外,想要缩小与欧美国家的距离,供给与需求两端的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普通消费者的运动习惯有提升的空间,那从供给的角度来讲,更加专业的、涉及面比较广的、符合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能保障安全的产品供给,也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蒋依依说,“我觉得不管是在设施建设,还是在运营场所的运营管理和旅游线路的经营等等各个方面,现在市场需求是越来越大的,是需求在推着供给在走,自发生成了许多新的场景,比如电竞、康养等。”

作为体育大国,中国的体育旅游也随着“由大转强”在发生着改变,而在其他体育强国,体育旅游产值可占到总产值的20%,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中国旅游企业需要更多地重视这一领域,在新的竞技场中奋力一搏!

来源:中国旅游协会文化体育旅游分会供稿,转自品橙旅游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