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中国炒外汇(中国炒房客席卷全球 想到更深层次问题)

近来,国内外汇行业相继发生了一些敏感事件,例如:一张来路不明又满载40多家外汇平台的名单,还有一直打不通联系电话的某红头文件,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这些了,并且截至目前已经有机构作出了业务调整。似乎一夜之间外汇圈变得沉静了许多,小编的朋友圈各种鸡血广告变少了,群里的业务也没之前那么活跃的声音了。...

近来,国内外汇行业相继发生了一些敏感事件,例如:一张来路不明又满载40多家外汇平台的名单,还有一直打不通联系电话的某红头文件,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这些了,并且截至目前已经有机构作出了业务调整。

似乎一夜之间外汇圈变得沉静了许多,小编的朋友圈各种鸡血广告变少了,群里的业务也没之前那么活跃的声音了。在喧嚣声中突然的转变,难免让人心生疑虑——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2017年是中国外汇行业元年,年初看到这句话时,内心激情澎湃!回望这一年的外汇行业发展也是迅猛无比的,平台、展会、资管、EA、教育等等机构拔地而起,直到之前刚结束的金博会更是令全行业进入高潮。

而如今,年尾寒冬将至,再次看到这句话时,心中却出现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然后呢?“

我们知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2018汇市路在何方?

在判断行业未来的发展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它的过去。

看看过去几十年间,外汇保证金业务从无到有,从国外到国内的发展究竟经历了哪些阶段?回顾这些之后,再根据当前的形势来审视外汇保证金业务在国内该如何发展?得出最终解决方案!

以下主要分析的内容来自多年前一位业内专家,不是炒外汇的专家,而是科班出生的金融行业专家。本文当年也给了我入行的信心和指引,感觉当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再合适不过了!

文章将部分内容进行了浓缩、整理和删改,原文一些内容目前来看还是有些不适合说的,道理你们懂的!下面将分为三个部分对前面的问题一步一步进行探析!

---------Begin---------

一、近五十年间国外与国内FX Margin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当前发展FX Margin的有利条件及实际意义

三、我国发展FX Margin模式分析及开放建议

本论文通过回顾了外汇保证金业务在国外、国内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我国银行发展外汇保证金业务的有利条件和意义,说明发展外汇保证金业务“宜疏不宜堵”和必要性,分析了业务模式,并对放开我国的外汇保证金业务提出了建议。

近五十年间国外与国内FX Margin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半个世纪以前——起源

外汇保证金业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伦敦。最初外汇交易由于需要大量的本金资金,所以这个领域的主要参与者是银行、金融机构及政府等大型机构。

直到1974年英国金融市场开始提供现金清算黄金OTC交易(柜台市场,也就是在交易所场外交易)后,全球交易结构就改变了,个人外汇交易市场开始出现。个人外汇交易市场开始出现后,外汇保证业务开始发展。后来外汇保证金被引入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等地区。

二十年前——发展

在1996年,出现实时个人外汇交易平台,标志着网络在线交易时代的来临。尤其是从2001年开始,伴随着在线交易的广泛引入,市场规模开始高速膨胀。

据统计,外汇市场50%的交易都是保证金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已经成为全球中小投资者的最爱,年增长速度高达25%-30%,外汇保证金逐渐取代股票和期货成为世界金融的主流金融产品。

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进入中国

外汇保证金交易在我国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香港人带着外汇保证金交易登陆我国大陆市场。不过,当时国内的外汇保证金交易缺乏监管,市场十分混乱。因此,1994 年8 月中央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证监会、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

此后,国家管理部门对外汇保证金业务及外汇期货交易一直持否定和严厉打击的态度,导致在长达12 年的时间里,商业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一直处于沉寂状态,而通过境外经纪公司进行的“地下交易”活动却异常猖獗。

十年前——国内首次建立正规渠道

2006 年,为引导外汇保证金交易向正规渠道发展,以此来抑制地下非法交易活动,交通银行率先获得了发展“满金宝”业务的试行权,并于2006 年9 月在少数城市推出。其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也跟进推出“外汇保”、“易富通”等外汇保证金交易产品。外汇保证金交易因其以小博大、双向交易的特性对投资者形成了巨大的诱惑,使国内外汇保证金交易一直比较受追捧。然而这样一种新型的外汇投资产品刚刚起步两年,2008年银监会一纸通告,就暂停了我国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具体原因后面会有详细分析)

不过监管的禁止并不能阻止市场需求的发展,反而为境外经纪商在中国掘金提供了可能。银行机构全面叫停后,曾经也形成了外资保证金交易机构进入国内市场的一段高潮。

一位银行人士估算,目前国内保证金业务的市场份额有4/5被境外的经纪商占有,而中资行仅占市场份额的1/5左右。

外资机构中,有些是受ASIC(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和FCA(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等监管的正规机构,在国内只是没有得到银监会的批准,投资者的资金安全还可以得到保证。而不少地下保证金公司则干脆和客户做对赌交易,交易的风险就很大。

监管机构标志

在境外机构在国内大肆收敛客户的同时,国内银行也在采取措施争取客户。进入2009年以来,国内银行在不断试探监管红线。

中信银行也已悄然开展了“汇金宝”外汇买卖业务,此业务仍属实盘交易,不过与以往实盘只能买涨不同,该交易平台与保证金交易类似可以卖空。国内其他银行也相继展开了此类业务。

但是国内银行的外汇买卖业务同国外的交易商相比,在竞争实力上还是略逊一筹。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段内容来进行对比!

国外的交易商可以提供杠杆交易,可以以小博大,而国内的银行只能提供1:1的实盘交易,盈利效果大大折扣;有的国外的交易商只在交易者做空时收取单边很少的点差,而有的国内的银行要双向收取10个甚至更高的点差,交易成本相差较大,也会令投资者对国内银行的外汇买卖望而却步。在岸经营的国内商业银行由于开展外汇业务时间较短,监管层叫停等原因而不能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再加上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只能开展吸引小规模客户开展外汇实盘买卖业务,缺乏规模经济,造成了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与境外交易商的竞争形成鲜明的对比。

可见,开放国内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市场,进行合理的监管,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是目前最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目前市场来看:首先由国内商业银行率先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再引进外资机构,一方面对其合理监管,另一个方面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外资的相关经验,以此建立良性金融市场。

当前发展FX Margin的有利条件及实际意义

从国外的发展历史和国内的发展现状来看,外汇保证金业务交易史的发展趋势,银行开办此业务也确实具备一些有利条件。

一、2001年我国进入WTO以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2016年,GDP接近75万亿人民币,人均收入达3万人民币,外汇储备达3万亿美元,居民储蓄达60万亿人民币,人均国民收入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日益增长的居民收入、高额的外汇储备、居民储蓄,为我国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一个市场的兴起需要一个契机

中国目前面临着通货膨胀,而且这种通货膨胀和国际通胀相连,在短时间内无法减轻,因此股票市场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观,投资者盈利有限,中国股市的运行也存在着种种限制和弊端,如T+1交易、10%涨跌幅限制、单向盈利、信息不对称、庄家操控市场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者投资;国内楼市一直处于政策的调控期,楼市风险逐步加大,而且楼市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够投资的。国内的投资途径有限且带有种种限制正好可以在外汇保证金业务中得到弥补,这为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减少

世界经济已经步入复苏通道,不确定性开始减少,汇市的波动性减缓,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经过经济危机的洗礼,银行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也有了较高的安全保障。

四、银行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经过2006-2008年外汇保证金业务开展以及目前部分银行开展的实盘交易,国内银行积累了相关经验,交易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加强,信息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综合能力提升。

国内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的实际意义

开放我国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加强监管,能有效提高投资者的资金安全。还可以借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进先进的境外交易商,监管境外交易商的经纪和咨询业务,规范国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投资者参与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安全程度。国内银行发展还不成熟,通过发展外汇保证金业务,并引进了境外交易商参与竞争,有利于银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准、服务能力和人员素质。而且此类业务在国际上还比较年轻,我国银行可以借机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缩小与国际银行的差距,实现赶超策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增多,在国内期货、期权等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利用世界上成熟的外汇市场来满足我国居民的理财需求。发展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可以优化国内的证券市场。开放了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就相当于“炒汇”合法化,就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这一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汇保证金市场、股票市场是两个资金争夺的市场,竞争的结果取决于各自市场的完善。这样中国的证券市场微就会在竞争中求完善、求发展,少一些ST股票、少一些内幕交易,国内证券市场可能成为一个“阳光化”的市场,迎来证券市场的第二个春天。

允许银行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也契合了国家“藏汇于民”的方针政策。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额度较高,一方面有利于我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带来了流动性泛滥的隐患,加剧了国内的通胀。因此,国家推出了“藏汇于民”的政策。当前人民币处于升值轨道中,“藏汇于民”得到落实需要开拓外汇投资途径,让居民手中的外汇能够增值保值,银行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就为居民开辟了一条外汇投资途径,有助于落实“藏汇于民”的政策。

我国发展FX Margin模式分析及开放建议

从国外发展模式来看,早期的OTC 交易主要通过电传、电报和电话等通讯方式来实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交易开始兴起,并引发了外汇交易机制和外汇交易技术的变革电子外汇交易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服务于机构客户的电子通讯网络(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Network,简称 ECN)模式;另一种是服务于零售客户的询价(Dealer)和单一做市商(Market Maker)模式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外汇保证金经纪商通常采用后一种交易方式。

由于国内实盘有点差高单向交易无资金杠杆等缺点,有经验的外汇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外汇保证金交易。虽然ECN模式较为公平透明,但是这些真正的外汇市场门槛较高,通常只向大交易量和高资产净值的金融机构开放。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目前,在国内已经有例如凯石在内的一批外资平台,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的ECN交易模式账户,低成本和低门槛迎合了当前大部分普通投资者的需求,未来也或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模式。

开放国内外汇保证金业务的建议

2008年银监会叫停商业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相关人士表示叫停原因在银行,此前开展的业务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银行在外汇保证金业务中承担做市商的职责,做市商会有存货风险

此前银行提供的杠杆放大倍数可达30倍,如此高的杠杆倍数明显超过了国际上银行普遍能接受的杠杆倍数,也超过了银行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最后必须以人民币反映,存货的折算风险也不可避免;

二、外汇保证金交易要求严格止损,这就对银行的外汇交易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自动平仓、24小时交易等,但从前期业务开展来看,有的交易系统不是十分稳定,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有可能会对投资者的资金安全造成威胁;而且银行提供的有关风险预测、汇市走势等方面的信息量和技术指标较少,在分析预测市场走势和评估风险水平等方面的准确性和能力也与国外的经纪商有较大的差距,机构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不能适应外汇保证金交易的要求;

三、部分银行涉嫌违规经营

允许自己的外汇交易员参与交易,产生了道德风险;

四、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高杠杆性,也使其具有高风险性

大量投资者对外汇、汇率方面的基本知识、复杂的交易规则和手段了解有限风险防范意识和承受能力也较弱,结果往往造成巨额亏损,甚至由于浮亏过大,被强行平仓。此前 80%甚至 90%的投资者都处于亏损状态。

这些是国内银行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应该成为叫停银行外汇保证金业务的原因。

虽然监管层叫停了国内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交易,但是依靠境外的交易商,国内依然存在着大范围的外汇保证金交易,而且据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逾七成参与调查的投资者反对监管层的叫停。

“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

监管层的叫停并没有阻止国内投资者进行外汇保证金交易,这说明外汇保证金交易在国内是有需求的,出现问题时,监管层不应该“堵”,而应该“疏”,加强监管、促进发展,而不是叫停,叫停业务不能解决银行存在的问题。对于银行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监管,我们可以采取监管手段一一解决。

银行存货风险可以通过建立包括其他交易商在内的内部市场,采取对冲策略,用制度去强制银行减少风险暴露的头寸;

银行还可以在相关市场上进行套利交易,进行风险管理;杠杆较高的问题可以通过监管机构的强制性要求和监管降低杠杆比例,可以统一规定最高杆杠比例,这一点监管机构是能够做到的。交易系统不稳定的问题,监管机构可以建立国家标准,通过测评、达到标准的银行才可以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这样可以倒逼银行投入研发费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检验的银行可以开展业务,而不是“一刀切”地被暂停;信息服务能力可以通过彼此的竞争来提高,参与此业务的银行会受利润的驱动,主动建立专业的服务团队提高服务能力,而被叫停是永远不能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外汇交易员参与交易,就如国内的证券从业人员参与证券买卖,可以通过监管机构的法律和技术手段禁止。

投资者亏损问题并不会因为叫停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而消失,相反银监会叫停银行业务后,投资者转向境外交易平台,亏损依然存在,而且还产生了资金渠道不安全的隐患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问题。

投资者的亏损这个问题,更不应该成为禁止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理由,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也有很多投资者亏损,难道我们就应该禁止国内的股票交易吗?

答案是否定的,同样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也不能因为投资者亏损而叫停,国内监管机构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完善国内相关法规,开放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并允许部分资质雄厚、技术先进、成熟稳定的境外交易商进入我国市场进行试点,加强市场竞争,促进国内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发展;

同时将境外机构在国内的业务一并纳入监管范畴,打击国内的不合规交易商,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初期可以规定最高杠杆倍数(如1:100);账户最高金额(如5000美元);建立风险警示制度(如当保证金剩余70%时要求追加保证金,剩余40%时强制进行平仓);建立托管制度(如只能在境内银行进行托管)和保险基金(如根据客户保证金金额要求交易商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建立风险保障资金);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减少亏损,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提高投资者的投资能力。

随着投资者和银行逐渐成熟,可以逐渐放开限制,让外汇保证金交易成为可供我国民众选择的重要理财产品,提高我国金融实力。

结束语

纵观当今金融业的发展,创新是一种必然。如果监管层仅仅因为银行的服务达不到所谓的“要求”,就全盘否定外汇保证金业务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就有“一叶障目”的嫌疑。

外汇保证金发展无论是从满足客户投资理财的需要,还是用于商业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来源,探索多种盈利模式的努力,都需要监管的支持与配合,宜疏不宜堵!

同时,需要监管机构加强金融创新产品的立法规范工作,积极营造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支持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尽快使保证金业务步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中国关闭金融通道,冻结房地产后,资本哪里去?投资什么?加之,美元升值预期,未来中国资本外流压力依然不小。其中大量流失到海外房地产或是一个趋势。

 从炒房客席卷全球联想到另外两个或将发生的投资、资本、资金话题。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国经济领域两大整顿如火如荼:一是金融整顿层层加码;二是房地产调控几乎是冻结市场的做法。

 金融整顿一个特征是关闭通道、融资平台、理财渠道、互联网金融乃至科技金融。试想,在前几年百姓理财产品、渠道、平台等无限多情况下,突然急刹车后,百姓理财投资渠道突然变少,资金资本必将四处乱撞寻找新的出路。而A股市被操纵,始终低迷不振,普通百姓进入A股市场其投资基本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来。怎么办?

 再谈谈房地产市场问题。目前房地产调控基本是冻结市场,取缔房地产市场机制的做法。在房地产没有市场情况下,投资房地产真正成了投资几乎没有任何流动性的不动产。同时,善于卡住市场准入的调控习惯,已经使得大部分人失去购房资格或没有投资房产的机会。资本在房地产领域已经没有机会与用武之地。资本出路在哪里?投资何方?

 在资本资金被金融投资与房地产投资两大最吸金的领域管死后,去向何方?我个人认为或是两大领域。

 一是这些无头苍蝇般乱撞短期资本转而从房市理财投资市场出来后进入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消费品市场兴风作浪,导致居民消费品价格快速上涨,不排除发生通胀的可能性。“姜你军”、“蒜你狠”等都曾经横行肆虐。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二是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外汇管制流向海外市场,全球化配置资产。这是一个大势所趋,特别是在中国收紧市场情况下。这不,说来就来了。6月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中国买家不断抢购从温哥华到奥克兰再到悉尼的共管公寓、普通公寓和独立住宅。当地官员们发现,控制涌入住房市场的外资就像挤气球:在一个城市向外国买家征税只会令他们转移到另一个城市,而且有时候买家还会回来,无论征税与否。居外网预计,中国投资者未来10年将在海外投资1.5万亿美元,其中一半流入外国房产。

 如果以上两种情况发生,对中国经济金融都影响很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直接涉及到普罗大众的民生与切身利益。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民生稳定的政治问题。

 资本逼迫远走海外对中国影响仍然不小,刺破房地产、高负债泡沫或引发金融风险。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5月外国投资者从新兴市场撤走资金123亿美元,是2016年11月以来最大的单月资金外流。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外汇储备规模继续小幅下降,减少142.3亿美元至31106.2亿美元。加上美元升值,未来资本撤离外流冲击或愈演愈烈。应对这些冲击,应该摆上日程了!

中国父母如此重视教育,说到底,是在以儒家文化为底色的文化圈下,把教育当成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

全文2301字,阅读约需4分钟

▲图/新京报网

最近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很火爆。文章写的是广州一位高管妈妈,月薪三万多,却担负不起女儿的暑假花销。

先来看看文中妈妈暑假给女儿花了多少钱:

美国游学10天:20000块

照顾女儿的阿姨:5000块

钢琴课每周两节:2000块

报了个游泳班:2000块

3个学习培训班:6000块

总计:

20000+5000+2000+2000+6000=35000!

工作一月不够女儿暑假花销

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都负担不起孩子暑假的开销!对此,很多家长都感同身受,纷纷表示:“暑假给孩子花钱,肉痛得要死;不给孩子花钱,又担心输在起跑线!”

这条新闻背后,有人看到一线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有人看到中产的焦虑,但更加证明的是,中国父母舍得在子女的教育上投资——这是彼得·海勒斯在《寻路中国》中的感受,也似乎早已形成一种民族性格。

就像人们总爱说,犹太人爱攒钱,德国人严谨,法国人天性浪漫一样,一说起我们中国人,重视教育也是一种全世界范围内的共识。而这种感受背后也有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2016年,汇丰发布的全球调查报告《教育的价值:未来的基础》显示,中国内地父母对子女教育经费的重视程度名列全球第一。

他们认为,与包括房贷还款、保险支出、投资理财及退休储备等财务需求相比,子女教育支出最为刚性。

▲漫画/勾犇

整个儒家文化圈都重视教育

事实上,不止中国人,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整个儒家文化圈都极其重视教育。汇丰银行(HSBC)对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还显示,从小学到大学,父母在孩子身上的平均教育支出达到了4.4万美金(约合30万人民币)。

在这份排名中,除了阿联酋和美国,位居前列的基本都是华人为主的国家和地区。香港的父母们以13.2万美金的教育支出位列第一,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大陆分别以7万、5.6万、4.3万美金排到了第三、第五和第六。

说到底,以儒家文化为底色的文化圈,重视教育,舍得在子女身上投资。

日韩自不必说,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亚洲的家长们每年为孩子补习的开支达百亿美元以上。

报告估计,韩国的补习开支相当于公共教育开支的80%;仅在2010年,日本的家长为孩子支付的补习费就高达120亿美元。

而被称为“家教大国”的新加坡有一个词叫“kiasui”,它来源于福建方言,意思是“怕输”。由于竞争压力大,这种“怕输”的文化深入到新加坡人的骨髓之中。从小家长们就紧盯着孩子的分数,课后为了不让孩子落于人后,还花钱给他们报各种辅导班。

除了重视分数和课外补课,父母们还不忘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来提高竞争力。大量的课外投入也成为拉高家庭平均教育支出的主要原因。

▲孔子讲学。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人为何重视教育

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东亚文化圈,为何如此重视教育?不得不说,这与我们的传统有关。

儒家创始人孔子本身就是一位教育家,他首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大大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与对象。

机缘巧合也好,历史的选择也罢,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从此在中国思想界树起了绝对权威。

后世即使偶有衰落,也终有士人扛起恢复儒学的旗帜,终奉儒学为正统。而儒家一向也把教育尊为上位,重视教育的功能性与目的性。

隋唐以来,科学取士,平民通过科举可以封侯拜相,这也保证了普通农民阶层,只要认真读书,就可能凭借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旧时代,中国人重视教育,是出仕,是做官,是改变个体与家族命运的强烈诉求。

看看古代传统戏曲、小说、天文学甚至宗教活动里,也都充斥着大量与“金榜题名”相关的素材。很多人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当做自己一生汲汲追求的目标。

到了现代社会,职业纷繁多样,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行业、新职业层出不穷,读书的路径指向不再只是唯一的入仕,但是,中国家长那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早已流淌进血液中,无法清除。

历史的发展业已注定,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教育的主流观点不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是出人头地、改变命运。如果当下父母的生活已经算得上中产,那未来起码生活衣食无忧。

教育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但不能否认的是,重视教育的中国家庭,给中国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鲜活力。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调查显示,在1982-2012年的30年间,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平均增长率仅有1.38%,低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而中等收入国家总体也只有3.08%的增长率,远低于中国。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专家早就指出,“金砖五国”虽然都是经济总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却不像中国的发展这样突出。

▲图/新京报网

对此,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将原因归功于“文化”。朱天在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中谈到,儒家文化是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关键。

朱天认为,“中国文化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的价值取向是勤俭节约与重视教育和学习,前者影响物质资本的积累,后者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速度。”

正是因为重视教育的传统文化,才使得中国能比所有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得技术进步成为中国高速增长的另一个支柱(当然,光有节俭和重视教育的文化并不必然会实现经济腾飞,基本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个必要的条件)。

而不管是文化还是制度等,最终都是通过影响一个国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速度来影响经济增长的。

那些舍得在孩子教育方面投资的家庭,在社会竞争力、子女就业、社会认可等方面获得的收益无疑也更多。

当然,家长在子女教育上投入过多精力,也往往令子女“压力山大”,被外界批评急功近利。未来,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再多些理性、少些焦躁,多些宽容、少些功利,充分尊重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在孩子的教育上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文/二号少女 编辑/新吾 校对/陆爱英

值班编辑:一鸣 张一对儿

本文部分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沸腾”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