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明代云南少数民族移民傳承多彩歷史文化 暢享文山美好生活

  文山美好生活圖景。 本報記者 胡妤雅 攝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東南部,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接壤,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界,西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北與曲靖市相連,自古就是我國連接南亞、東南亞的通道之一,享有“交趾古道”“滇桂走廊”之美譽...
  文山美好生活圖景。 本報記者 胡妤雅 攝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東南部,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接壤,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界,西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北與曲靖市相連,自古就是我國連接南亞、東南亞的通道之一,享有“交趾古道”“滇桂走廊”之美譽。   文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早在五萬年前就有晚期智人“西疇人”在此繁衍生息,廣南縣一帶更是與古滇國、夜郎國齊名的句町古國都城所在,不僅誕生了燦爛的句町文化,更有壯族銅鼓文化與稻作文化交融共生,成為千百年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文山人杰地靈,這片土地浸潤了深厚的紅色基因、悠久的革命傳統,是著名學者楚圖南、“狂飆詩人”柯仲平、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先驅王有德的故鄉,孕育了文山各族人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老山精神”“西疇精神”﹔文山物產豐富,是“南國神草”三七的原產地,催生了獨特的食藥同源民族飲食文化,成為休閑康養的時代新寵。在文山這片神奇美麗的紅土地上,各民族和睦相處、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生動詮釋了“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好在文山”。   句町文化傳千年   探秘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不外乎考古發現和史料佐証。《后漢書·百官志》記載:“漢初立諸王,因項羽所立諸王之制,地既廣大,且至千裡。”《廣南府志》記載,漢昭帝始元年(公元前83年),漢朝封句町部族首領毋波為句町王。《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記載,在句町王封王以前,在西南民族中,受封王者有夜郎王和滇王。《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句町”與“滇”為同時期的部族,也是漢王朝在雲南繼封“滇王”之后的第二個王。句町國作為漢王朝在西南地區的主要方國,在西南夷中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2007年至2016年近十年間,雲南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文山州文物管理所、廣南縣文物管理所,對位於文山州廣南縣黑支果鄉牡宜村白龍坡的漢代古墓進行考古發掘,共清理封土堆墓5座、小型墓葬2座,出土陶器、銅器、鐵器、漆器等諸多文物,其中包含銅鼓、龍虎紋金腰扣等一大批重要器物。2019年10月7日,牡宜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考古發現及史料記載,足以証明以廣南縣黑支果鄉牡宜壩區為中心約5平方公裡的牡宜遺址,正是漢代句町王族的活動遺存,証實了牡宜壩區就是句町古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   句町古國的千年興衰,句町王毋波的封王故事,除散見於《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水經注》《華陽國志》等史料外,主要記載於《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該書記載:公元前111年(西漢元鼎六年),句町國內附大漢王朝,漢武帝在其地置“句町縣”。公元前81年句町侯毋波因助漢平叛益州“斬首捕虜五萬余級,獲畜產十余萬”有功,被漢昭帝封為“句町王”。成帝河平年間(公元前28—25年),西漢朝廷派牂牁太守陳立誅夜郎王興后,句町王禹、漏臥侯俞“入粟千斛,牛羊勞吏士”,句町國日益壯大,控制了益州郡及牂牁郡的廣大地區,成了當時西南地區最大最強的王國。從公元前81年漢昭帝詔封毋波為王開始,句町國一直延續到公元502年蕭齊時期被梁朝取代,歷時達583年,若從公元前111年句町國附漢算起,則有613年。   流光一瞬,華表千年,歲月的塵埃落定,歷史的故事漸行漸遠,但文化的傳承卻從未間斷。“句町”這個古老王國,不僅是秦漢以來“大一統”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生動范例,同時也見証了各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進程。如今,走進文山的村村寨寨,很多村寨還保留有供奉毋波的土主廟,通過挖掘句町古國在青銅文化、稻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文化遺產,將句町古國文化品牌打造為集愛國主義、民族團結以及民族特色展示於一體的文化品牌,凝聚起各族人民共同繁榮發展的精神力量。   “南國神草”耀百年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雲南江川傷科名醫曲煥章研制出百寶丹,這就是后來享譽海外、暢銷東南亞的雲南白藥,據傳曲煥章之所以研制出百寶丹,得力於上山採藥時無意間發現的一味傷科奇效草藥——三七。三七,五加科人參屬植物,名貴珍稀藥材,因“七葉三枝”而得名三七,為傳統治療跌打損傷的主要藥材,明代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   “篤實者山,輝光者文”,被譽為世外桃源的文山不僅歷史文化悠久,還擁有獨特宜人的自然環境,集海拔相對高、緯度相對低、降雨相對多“三個相對”特點於一身,獨有的地理環境、土壤和氣候條件為三七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文山是三七的故鄉、主產區,是世界公認的三七道地藥材產區,文山州有確切文字記載的三七種植歷史至今已有400余年,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三七之鄉”。   據了解,三七已有近千年的使用歷史,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三七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三七的珍貴及奇特療效由此被世人認可和接受,被譽為“南國神草”。   好山出好水,好水育一方。三七莖、葉、花均可入藥,為中國最早的藥食同源植物之一,被國家衛健委列為“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同時也造就了文山以三七為主體的食藥同源民族飲食文化。文山食藥兩用的代表菜肴以三七氣鍋雞最為有名,被譽為“十大滇菜”之首。據傳三七氣鍋雞為清代乾隆年間臨安府福德居廚師楊瀝發明,菜肴以三七、土雞為主料,以“氣鍋”這一“蒸、煮、燉”三法合一的烹飪方法進行烹飪,不僅美味可口、老少皆宜,而且將三七補血、補氣的功效發揮到極致。生長於這片沃土上的三七,在當地群眾和地方政府的不斷開發培育下,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品質優異,已然成為文山的耀目之星。“春天食花、夏天食菌、秋天食果、冬天食七”的食藥同源民族飲食文化,成為“好在文山”的地理名片,吸引著更多的人前來“養心、養眼、養肺、養生”。   人文風採通古今   文山“一州連兩國四省”,歷史上的“交趾古道”從四川南下,經文山到達交趾(今越南)北部地區。今天的“滇桂走廊”由文山向東西兩端延伸,“交趾古道”與“滇桂走廊”在不同的時空中交會。   文山歷史演變建立在優越的地理條件之上,在秦漢時期,文山便有“交趾古道”之美譽,是蜀地經僰道、滇池向南,從句町、進桑入交趾(今越南),達於南海的必經之地。在與越南接界長達438公裡的國境線上,邊境進出口貿易日趨繁榮,自然風景可觀,民族風情文化多姿多彩。11個世居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節日文化和風俗,壯族“三月三”、苗族“踩花山”、彝族“花臉節”、瑤族“盤王節”等,一個節日一個傳說,一個傳說一個向往,各族人民互通互融,在文山這片熱土上共建美好家園。   文山境內多為亞熱帶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走進文山,仿佛走進一處世外桃源,水是這裡的靈魂,山在水裡、水在山中、山水相擁﹔喀斯特岩溶遍布、峰叢林立,河道蜿蜒組成了文山鐘靈毓秀的風景。《詩經》中有“隰有荷華”之句,文山普者黑喀斯特綠洲就是這樣一個源遠流長的水世界。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水文環境,孕育了該地域生物多樣性和特有性,你可以泛舟湖上,在夏日的荷塘上做一次採蓮女﹔或恍若身臨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沉浸於壩美田園山色中,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丘北普者黑的漁舟唱晚,廣南壩美的世外桃源,還有廣南八寶的田園綜合體風光以及文山薄竹山的雲海日出,柳井溶洞群的地府洞天……豐厚的人文資源,是文山各族人民對共享美好生活的誠意。   自然的饋贈根植於文山的奇山秀水之間,世居於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信守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法則,以自身的勤勞淳朴,成就了仿若世外的一方絕域、一處仙境。而歷經千年風雨滄桑的文山,通過不斷挖掘地域文化、打造優勢產業也正在從這片古老土地亙古的智慧中萌發出新的輝煌。(蘭天明 王成躍 作者單位:中共文山州委黨史研究室)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