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理财_理财的目的及意义
理财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合理管理自身财务资源的一个过程,是贯彻一生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要理财吗?理财的目的及意义分别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理财就是以“管钱”为中心,通过抓好攒钱、生钱、护钱三个环节,管好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让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稳步、持续的增值,使自己兜里什么时候都有钱花。
我们用一种形象的说法解释: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去的水,理财就是开源节流,管好自家的水库。
(一)从两个理财的故事说起
先说说台湾的连战家族的理财故事。连战先生的祖籍是福建漳州,祖上于明末清初迁到台湾的台南,世代以经商为生。虽说其祖上一直是台湾的名门望族,但真正使连家“富甲一方”,还应归功于连战的父亲连震东和连战这两代人。经过两代人的努力,连家的财产总值估计达300亿元新台币。但你所不知的是, 连战父子的发家并不是依靠经商做买卖,而是凭借科学的理财。
说起连家的理财,不能不说到连战的母亲赵兰坤。赵兰坤出身于沈阳的名门世家,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由于连战的父亲连震东公务繁忙,几乎没有时间过问家庭理财事务,因此赵兰坤便成为连家的当家人。她不像一般的富人那样只会把钱存入银行,而是积极地进行投资理财。“台北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陈逢源与连震东是台南老乡,私交甚好。因此赵兰坤便大胆地购买了“北企”的原始股,并担任了“北企”的董事。赵兰坤又在“彰化银行”董事长张聘山的引见下,购买了“彰化银行”的股票。此后,又陆续购买了华南银行、国泰人寿等20几种股票,这些股票为连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理财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财务自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和美好。
由于连家持有金融公司的,获取贷款比较方便。在进行股票投资的同时,赵兰坤向“彰化银行”贷款,开始积极涉足台北的业。她陆续在台北购买了大量的房地产,并只租不卖持续投资,使连家的资产不断增值。据台湾有关资料记载,登记在连战名下的有六块土地,约合20250坪。据台湾有关部门估值,2万余坪的土地,按照台湾当前的市价计算,价值约200亿元新台币。
连战曾透露他们家的理财方式是“无为而治”,也就是买进之后长期持有。40多年前,他家把所有的家产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并耐心等待,在此期间很少买卖。他家长期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达到每年20%以上。在不考虑复利因素的情况下,连家的资产以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从而创造了“富甲一方”的神话。
胡适先生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外交家。他的一生始终处于社会的上层,在步入中年之前,一直收入丰厚。1917年,27岁的胡适留学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月薪280银元。那时一银元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40多元,月薪合人民币11200元。除了薪水,他还有版税和稿酬。1931年,胡适从上海回北大,任文学院院长,月薪600银元。当时他著作更多,版税、稿酬更加丰厚。据估算,每月收入1500银元。那时一银元约合现在的人民币30多元,月收入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5000元,年收入达到50多万元。他家住房十分宽敞,雇有6个用人,生活富裕。但胡适不注重理财,经常吃干花净,长期没有积蓄。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也就是胡适步入中年以后,他的经济生活开始拮据起来,且持续一生。
进入暮年,胡适每次生病住院医药费都告急,总要坚持提前出院。晚年他多次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年轻时,要注意多留点积蓄。”这句话是多么发人深省啊!
从上面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注重理财、善于理财,就能步入财富的殿堂;而不注重理财、不善于理财,即使有再高的工资、再多的收入,生活始终会陷入拮据,度日艰难。
(二)理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的一生,从出生、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各个时期都需要用钱。自家的“水库”里必须有水,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生活需要。具体说来,理财要应对一生六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应对恋爱和结婚的需要。
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恋爱和结婚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恋爱需要钱,结婚也需要钱。我们先说说恋爱。没有钱光有爱情是不够的,女孩子都喜欢浪漫,但是没有钱就没有浪漫。很多女孩子恋爱的时候都喜欢吃烛光晚餐,但是,如果没有钱,就只能带女朋友去吃路灯晚餐。
不言而喻,结婚也是需要钱的。
有一次,我看一个感情访谈类节目,节目中有男女主人公互相倾诉的一个情节。当女主人公拉着男主人公的手说:“亲爱的,我们结婚吧。”男主人公说:“我觉得我们最好再等等,现在还年轻,要以事业为重。”这时候女主人公说:“我和你恋爱都八年了,八年抗战日本鬼子都走了,可你为什么还不娶我?”当时看这个情节,我的感觉是很多人不结婚是因为家里的水库没有那么多钱,只能寄托于工作上的发展,工资收入的增长。
第二,应对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每个人都希望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从租房子到自己买房子,从没有车到自己有汽车,从普通汽车换上更高级的汽车,这是人们的普遍愿望。要提高生活水平,就需要钱的支持。拿买房子来说,我们不说买高档的房子,就以买普通的住宅为例来算算一笔账。
如果想在北京买100平方米的房子,按每平方米5000元算,这样的房子至少要坐落在五环路以外,甚至六环之外了。这座房屋的总价是50万元,首付至少20%,其他的40万房款采用银行贷款,等额本息还款法,分20年还清。我们算一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多少钱才可以搬进新居。
首付需要10万元。、维修基金、大修基金,再加上其他的费用,至少需要3万元。100平方米的房子,我们按800元一平方米来进行,需要8万元。买家具至少需要2万元。家用电器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东西,需要2万元。总共就是25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买一套总价50万元的房子,至少准备25万元才能搬进新家。这就说明需要计划,很多年轻人买了新房子以后,由于缺钱就住不进去了,或者是只买一张床进去,这都是因为事前计划不周,水库里的水不足而出现的现象。
此外,我还要提醒,如果是贷款买房,除了要准备好25万元搬进新家外,还要把一年的月供准备好。以贷款来讲,40万元以等额本息来支付,在目前市场利率水平下,按照每年72%的贷款利率计算,月供是31494元。也就是说一年的还款额是377928元。所以,要想买一套50万元的房子住进去,并在一年之内还款无忧,手中至少要准备29万元。这是很多年轻人没有想到的问题。
我们讲理财,就是要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在经济问题来临时手忙脚乱。 还有其他方面用来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费,比如出去旅游,这些都需要钱的支持。
第三,应对赡养父母的需要。
人们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父母的恩情是我们一辈子都报答不完的。赡养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现在有些年轻人的父母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医疗保险,年轻人的财务负担就减轻了。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的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需要儿女来提供财务上的支持。因此,很多年轻人每月都要有固定的钱供父母养老。
人年纪大了容易生病,如果父母生病或者发生其他的意外,也需要从儿女家的水库中去花钱。因此自家的水库应该备出一份钱用来应对父母的意外需求。
第四,应对抚养子女的需要。
从孩子出生,到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每个时期都需要用钱。因此,抚养子女也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生小孩的时候,家庭就面临这样一种财务现象:支出在增加,而收入在减少。一般的家庭都是夫妻二人工作,获得工资收入。一般人的工资都分成两部分,包括基本工资和效益工资。当太太生小孩、休产假期间,她只能领到基本工资而领不到效益工资,因此家庭收入是减少的。但是,因生小孩家庭的支出却在增加。比如,请保姆的钱、奶粉钱、尿不湿和其他的钱。为此,在生小孩以前,应该在家里水库存足够的水,什么时候生孩子,不是随机的,而是应该同自家水库中的水量相适应。
小孩长大后,更要花钱。现在,人们对孩子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大家常说30岁以前活自己,30岁以后活孩子。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就需要有自己的积蓄,理好自己的财。
第五,应对意外事故的需要。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时候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会对家庭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通过理财来达到转嫁风险的目的。像我这样经常坐飞机的“空中飞人”,都要给自己买一份保险,尤其是人身意外保险。我跟太太开玩笑讲,如果我从飞机上掉下来摔死了,保险公司赔偿的50万元足够你和儿子生活几年了。
还有,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车辆购买一份车辆保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来应对各种交通意外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我还要提醒大家,绝不能酒后驾车,因为一旦发生,你要承担全部责任,并且保险公司不会赔偿。
一个人需要买保险,就如同一个人需要穿衣服;一个没有保险的人,就如同一个人赤体,我们称之为财务赤体。
第六,应对养老的需要。
人人都会有晚年,都会有干不动的时候。怎样来安度自己的晚年,是大家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人的寿命长了,有可能活到80岁甚至90岁。现在基本上都是4-2-1家庭,要是指望儿女,就得让一对夫妻支撑4位老人养老,这不现实。第一是父母都不想给儿女增加麻烦,第二即使儿女有赡养父母的孝心,他们在精力上和财力上也承受不了。在退休以后,收入必然会减少。而由于年老多病和要求享受生活等原因,支出却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自己就要在年轻时未雨绸缪,搞好理财,多留一点积蓄,为自家的水库积蓄足够数量的水,以期应对养老的需要。
人穷志短,要是没有钱,可能在老的时候看别人的脸色活着,这样的老年是没有尊严的。为了安度晚年,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年轻的时候就要注重理财,为养老进行财务上的储备。
(三)理财的好处
第一,有利于平衡收支,使生活无忧;
第二,有利于改善生活品质;
第三,有利于保障财务安全;
第四,有利于造福父母子女;
第五,有利于安度晚年;
第六,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
上面这六个“有利于”,集中到一点,就是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建设好了,不言而喻,必将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