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健康教育;颈椎病;高血压;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114-03
颈性高血压是颈椎病的继发病症,也被列为继发性高血压范畴[1],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或头痛、血压升高[2],其血压的变化与颈椎病的病情控制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健康教育;颈椎病;高血压;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114-03
颈性高血压是颈椎病的继发病症,也被列为继发性高血压范畴[1],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或头痛、血压升高[2],其血压的变化与颈椎病的病情控制有直接关系,在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8.1%~19.1%[3]。现代人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使得颈椎病成为临床多发病,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且急性期治疗效果也很好,症状缓解后往往由于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够以及重视不够使颈性高血压很容易复发。田伟等[4]研究认为文化教育水平越低,颈椎病的发病率越高,因为文化教育水平越低的人对健康的认识及保健的知识认识越少,对自身的疾病虽重视,但往往只看重治疗,却忽视预防保健,易使疾病复发。因此提高颈性高血压患者对本病的认识、重视程度及预防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5],健康教育也逐渐趋向多元化。我科护士对30例颈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强化阶段式健康教育,与对照组30例比较,有效降低了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60例患者均为2007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推拿科门诊就治者,男24例,女36例。年龄23~60岁,中位数47岁。病程7 d~27个月,中位数18个月。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22例,中专和高中(中)18例,初中(低)20例。诊断标准参照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座谈会纪要[6]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建议的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分类标准[7]制定。所有病人均符合诊断标准。按首次门诊就诊次序排列分组,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所用患者在推拿科接受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 d,直到颈椎病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两组患者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后血压均恢复正常,颈椎病症状均消失。
1.3 健康教育方法
1.3.1 健康教育材料 设立专职主管护士一位,为每个患者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患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病程,第一次就诊时基本情况。②一份问卷,包含20道问题,答案为是或否。题目包含颈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患者平时的生活工作习惯(与颈椎病发病相关)和日常相关的功能锻炼三个方面。
1.3.2 教育内容 颈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包括发病机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为患者详细讲解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工作生活习惯,指导患者认识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我保护措施:①选择正确的睡姿,一般选择仰卧或侧卧位,不宜选择俯卧位,俯卧位时颈部处于向一侧极度扭转的,颈部呈持续紧张状态,易损伤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等。②选择合适的枕头,软硬适宜,大小超过自己的肩宽10~20 cm,高度以压缩后略高于自己的拳高,约10 cm,枕头垫于脖子后方,以托住颈曲,不可垫在后枕部,以免抬高头部使颈部肌肉疲劳,颈曲变直或反张。③避免长时间保持低头动作,可每隔30 min进行颈部放松活动,不宜在床上看书、玩电脑等。④避免颈部受凉,尤其夏季时避免使用空调、风扇对着颈部吹或使用冷水直冲头颈部等。⑤适当使用颈托。⑥加强锻炼,摄入钙质以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杨辉等[8]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认真教会每个患者做颈部保健操和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颈部保健操可纠正颈部关节错缝、移位,解除颈部肌肉血管痉挛[9],促进颈椎区域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增强颈部肌肉的耐受能力,促进颈椎稳定性,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复发。颈部保健操的方法如下:①摇摆运动:保持颜面向前,颈部缓慢向左右侧屈45°,左右各停留片刻,反复做5~10次,保持颈部直立,面部缓慢向左右转动90°,左右各停留片刻,反复做5~10次,头颈部从左缓慢向右作环绕动作,反复5~10次后反方向运动,要注意的是,运动时以不感到头晕为宜。②托颈运动:将右手伸向颈部左侧,手指托住颈部,下颌抬高略向后靠,停留片刻,反复5~10次后再换另一侧,双手托住肩颈交界处,稍用力,下颌抬高略向后靠,停留片刻,反复5~10次。③伸缩颈部运动: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注意在缩伸颈的同时要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时要尽量使肩、颈部放松,回到自然式后,再反复做5~10次。④前后曲线运动: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腿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下颌慢慢屈起,胸部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下颌屈伸时要慢慢吸气,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做5~10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过来做5~10次。颈部自我按摩方法:取坐位,双目平视,颈部放松,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凹陷处即风池穴处,用双手食指中指进行点、按、揉,亦可用拇指进行揉按,按揉时头部有酸胀感,按揉3~5 min,再用手掌然后按揉位置沿着颈椎两侧逐渐往下移,边移边按揉,有酸痛的位置进行重点按揉,按揉完成后,大拇指与四指相对抓捏颈肩部,抓捏10~20次[10]。通过以上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消除了顾虑,促使其进行锻炼和自我保健。
1.3.3 具体实施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前接受健康宣教,并完成一份问卷调查。以后每个疗程结束时都要完成一份问卷调查直至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接受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仍然是20题的问卷调查,由主管护士逐条提问,患者作答。电话随访时注重言谈礼仪,给患者留下好的印象,使随访得以圆满完成。罗忠梅等[11]认为注重电话礼仪可密切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更促进了“护理优质服务”的建设。随访中注意沟通技巧,随访的护士是经过正规的沟通技巧的培训,杨利辉等[12]对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发现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也使护士和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广泛的沟通已经成为医疗从业人员的共识[13],因此掌握沟通技巧更利于患者配合锻炼,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随访第1年每个月1次,第2年每两个月1次,一共持续两年,这样达到了强化阶段式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觉得被重视,觉得自己需要改变,需要注重自己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从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坚持进行颈部自我保健操的锻炼和颈部的自我按摩。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都不接受健康宣教,治疗后接受电话随访,只询问疾病控制情况,所有患者每次随访结束都要记录在健康档案内,两年后进行统计分析。
1.4 评估方法
每次电话随访结束时要求了解病人有无复发,如出现颈椎病症状伴血压高于正常值则视为复发。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复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两年内不同时期复发率的统计结果见表2。
3 讨论
颈性高血压是指因颈椎错位、失稳、骨质增生、椎间盘变性等颈椎源性因素刺激颈交感神经,导致体动脉压高于正常值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为此类颈椎病的症状之一,同时或伴有头晕、恶心呕吐、颈肩痛等颈椎病症状。临床对颈性高血压的误诊较多,一般都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结果血压控制不理想,但对颈椎病的对症治疗后发现,随着颈椎病症状的改善,其血压也恢复了正常。由此可见,颈性高血压的对因治疗,即是对颈椎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颈椎病的高发生率,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工作压力大、手机和电脑及电视的普及、缺乏锻炼等因素,都导致了颈椎病发作的年轻化、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同时,现代人很多都只了解高血压,而不知道颈性高血压,更不知道颈性高血压的预防就是对颈椎病的预防,对颈椎病的基本知识缺乏认识,多数人只有在颈椎病发作时才想到就医,平时却疏于防范,不知道颈椎病重在预防,也有患者知道颈椎病需要预防,但在平时并不注重,有研究者发现目前我国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并不理想[14,15],可见很多人对于亚健康不够关注,不知道需要去改变,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更是坚持不了。本试验过程中通过强化阶段式健康教育,就是要向患者普及颈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反复进行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使患者对疾病的预防知识牢记在心。同时,通过每个月1次的阶段式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形成对颈椎病以预防为主的意识,将这种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一种习惯,也有很多患者知道疾病需要预防,也知道如何预防,但却缺乏监督。本次试验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有效地采用了强化阶段式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重视,分阶段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利于接受预防锻炼,分阶段式的电话随访更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利于患者坚持锻炼。本试验表明,强化阶段式健康宣教,在治疗后半年左右即有成效,两年内的复发率可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对自身亚健康进行自我调节,以达到身体的平衡状态,减少了就诊次数,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16]。由此可见,颈性高血压治疗前后强化阶段式健康教育对于降低本病的复发率有积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洪涛. 颈椎部位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20(9):1421-1423.
[2] 郑胜明,张海芬,范炳华. 颈性高血压研究概况[J]. 中医正骨,2011, 23(4):33-35.
[3] 杨新文,朱远熔,白跃宏,等. 上海市徐汇区颈椎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康复,2011,6(2):101-102.
[4] 田伟,吕艳伟,刘亚军,等. 北京市18岁以上居民颈椎病现状调查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12,32(8):707-713.
[5] 郑淑敏,刘惠艳. 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82-83.
[6] 孙宇,李贵存.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7]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1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5.
[8] 杨辉,郭丽新,武媛媛. 颈椎病病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6):1152-1154.
[9] 贾松伟,齐书姸. 颈椎保健操治疗早期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152-153.
[10] 杨会红,李永林. 健康教育对颈椎病治疗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115.
[11] 罗忠梅,邢程,朱崇桃,等. 护士电话随访言谈礼仪的培训与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1):55-56.
[12] 杨利辉,李小兰,朱小冬,等. 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应用的探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48-750.
[13] 郭莉,张雪媛,赵莹. 针对不同类患者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35-36.
[14] 黄红初.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活动参与积极性的效果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7):219.
[15] 王芸. 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2,7(24):103-104.
老年高血压目前越来越多,它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他们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药物疗效,用科学的护理方法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习惯的修正,结果能普遍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及家属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通过对5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康复及预防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住老年高血压病人58例,其中:男51例、女7例,平均年龄79岁,大多是离休干部。病人资历深,生活阅历丰富,对待事物有自己的见解。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有语言的艺术性和沟通技巧。
1.2 方法
1.2.1 入院评估:护士在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前,应认真评估病人和家属的认知与需求特点,根据不同文化层次、生活习惯及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此外,由于高血压病人的年龄偏大,存在接受能力差、理解能力不强、听力差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对象不是仅限于病人本身,还应该包括家属,从而可以提高家属的认知及其对病人的指导能力。在教育形式上,可采用个体化教育、开展讲座、工休座谈会,并利用宣传栏、电教化、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进行。
1.2.2 心理平衡指导:因部分老人多易激动,对高血压病终身治疗不理解,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较恐惧,爱发脾气。有的老人受疾病折磨,变得忧虑。针对这些情况对患者进行耐心沟通与疏导,告诉他们高血压是可防可治的,并不影响日常生活。恐惧和忧虑等消极情绪与血压升高有密切关系;只要保持生活有规律、积极乐观心态、养成豁达的性格、参加轻松有趣的活动,陶冶情操,避免不良刺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完善心理调适能力,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1.2.3 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高血压病是一种现代文明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与长期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及缺乏锻炼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该教育病人:(1)严格控制体重,因体重增加可使血压增高,应该适当运动,如快步走、慢步跑;(2)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纤维素,如芹菜、韭菜,并保持大便通畅;(3)补充钙、钾盐,多食奶、豆类及香蕉,因香蕉中含有一定量的钾盐,可降低血压;(4)减少钠盐的摄入,因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每人每天食盐量应控制在6 g以下;(5)劝病人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1.2.4 药物指导:指导病人严格按医嘱用药,定期测血压,以便观察药物疗效,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所服药物的名称、用量、注意事项及不良作用,并学会处理出现不良作用时的应急方法,因某些降压药可引起性低血压,应指导病人起床或改变姿势时动作不宜太快,洗澡水不宜太热,站立时间不宜过久,发生头晕、眼发黑时立即平卧、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和脑部供血,外出时应有人陪伴,防止跌倒摔伤。
2 讨论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随着血液透析(MHD)健康教育日趋成熟,血透患者生存率愈来愈高,对生存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是延缓尿毒症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全世界有80%以上的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sup】[1]【/sup】。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医疗保险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已经有条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而透析治疗的目标也由原来的单纯延长寿命逐渐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转变。系统健康教育对预防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sup】[2]【/sup】。护理健康教育就是向人们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sup】[3]【/sup】,已经成为当前护理学专业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sup】[4]【/sup】。近年来,护理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入更广泛的认识。
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指导: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决于其性格特征、社会支持度以及疾病造成的痛苦程度【sup】[5]【/sup】。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治疗具有周期长、费用高、依赖性强的特点,患者易产生悲观失望及不明原因的情绪波动,如抑郁、焦虑、逆反行为【sup】[6]【/sup】,应鼓励患者采用有效的应对行为【sup】[7]【/sup】。透析中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变化,取得患者的信任,进行双向交流,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热情耐心的解释,及时安抚,疏导其不良情绪,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sup】[8]【/sup】。透析初期患者常常无法接受透析事实,或由于经济原因,抱着侥幸心理,想方设法摆脱透析,或减少透析次数,甚至终止透析。有研究表明,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患者对医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给予血透相关知识的教育,讲授原发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式、血透的基本理论以及透析的注意事项【sup】[2]【/sup】。使新老患者搭配同时透析,让老患者现身说法,帮助新患者度过难关,消除恐惧心理,使其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时,接受透析治疗。长期透析患者对简单的透析理论已很熟悉,护士需耐心细致听取患者的意见,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家庭因素影响,多关心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积极争取家属的配合,使患者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更多关心、理解与尊重,鼓励患者根据实际情况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甚至重返工作岗位,使其感受到自身价值,消除自卑。有研究表明,患者能否安心治疗,能否得到有效的照顾和心理支持与家庭密不可分,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更好地促进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sup】[9]【/sup】。
动静脉内瘘的指导: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sup】[10]【/sup】。指导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管理,说明其远期护理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防护措施【sup】[11]【/sup】。定时锻炼内瘘侧手臂,如手握橡胶握力圈,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也可用手、止血带在吻合口上方(如上臂)轻轻加压至静脉适度扩张充盈,每日2~3次,每5~10分钟。告知患者平时要保持内瘘侧肢体的清洁和完整,防止感染,禁止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抽血、输液,不戴手表、首饰,避免提重物,平时不要穿紧袖口的衣服,睡眠时勿将内瘘侧手臂当枕头,以免压迫内瘘导致阻塞【sup】[12]【/sup】。指导患者注意观察吻合口的血管杂音及血管震颤的强弱,如发现血管杂音改变,搏动减弱,或局部血管曲张,结节形等,均提示内瘘有狭窄的可能,应及时就诊。对于透析结束后内瘘穿刺点的止血采用局部压迫法,为点状压迫10~15分钟后改弹力绷带包扎。护士应指导患者及家属采用指压法及放开【sup】[12]【/sup】。加压力度适宜,以不渗血及能扪及搏动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有研究表明次日穿刺部位可反复用热毛巾湿敷,热敷可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提高血管壁弹性及改善穿刺部位的修复力;土豆片冷敷、喜辽妥一类软膏每日2~3次均匀涂于穿刺处、血肿处及瘢痕处,主要用以软化瘢痕和血管,促进渗血吸收【sup】[12]【/sup】。
中心静脉置管时的护理指导:向患者讲解留置导管的重要性,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每次透析后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同时换敷料。告知患者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sup】[13]【/sup】。减少洗浴,最好改为擦浴,不宜做剧烈活动,避免因管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血液反流堵塞管道,同时也防止留置导管滑脱。
饮食指导: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发生和长期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sup】[14]【/sup】。血透患者饮食疗法的目的是既提供足够的营养,又防止出现并发症,饮食的选择取决残存肾的功能、血透频度和尿量【sup】[11]【/sup】,应做到:①尽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sup】[15]【/sup】;②适当限制水的摄入。测量每日的尿量,每日水分摄取为每日尿量+500ml,要求患者2次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量控制在体质量的3%~4%,逐步使患者接受长期控制水分的生活方式【sup】[16]【/sup】;③应避免高钠食物摄入。如咸菜、咸蛋、酱及各种腌制食品;限制含磷高的食。如豆制品、坚果类、猪肝等,限制含钾高的食物如番茄、咖啡、橙柑、香蕉等【sup】[17]【/sup】。健康教育时要说明高血钾、高血磷的危害及其所导致的严重后果【sup】[11]【/sup】;④长期补充B族维生素。透析时水溶性维生素严重丢失,必须补充B族维生素。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反复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对进食量过少的患者除加强充分透析外应改进烹调方法,在不违反膳食原则的基础上,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尽量适合患者的口味,以增进食欲,保证营养的供给。通过实施饮食指导,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了抵抗力,明确了营养状况与血透效果直接相关【sup】[18]【/sup】。
用药指导:维持性血透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贫血等,要向患者介绍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的名称、剂量、作用、用法、注意事项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sup】[19]【/sup】。有研究表明在用药时,必须根据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肾功能的具体情况及透析对清除药物的能力来调节药物剂【sup】[20]【/sup】,应注意遵从医嘱,积极配合。各种降压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长期服用,并监测血压,防止低血压。透析血压波动较大以及透析过程经常低血压的患者透析前停服降压药或减量,以免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口服铁剂应饭后服,忌饮浓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要注意监测血压及血常规,用药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糖尿病人应遵医嘱调节血糖。血透病人在接受强化健康教育前普遍存在不依从现象。廖锦华58例尿毒症病人实施教育后病人的依从显著【sup】[21]【/sup】。
预防血透并发症: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急性有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低血压等。慢性有心、脑血管疾病、贫血等。其中以失衡综合征最为明显,分为脑性和全身性两种,前者如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上升、不安、意识障碍、全身痉挛等症状;后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血压下降,全身乏力感、心律失常等症状。措施:初次透析时间应短,在肌酐、尿素氮较高时,采用低效率透析器,低超滤量,流速要慢。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如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精神等,仔细询问有无不适感【sup】[22]【/sup】。
日常生活指导: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接受规律性透析,益处在于使机体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液体摄入与依赖外源排水的良好秩序【sup】[23]【/sup】;不要根据感觉的好坏,擅自决定提前或滞后透析;②生活规律,情绪稳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③积极预防感冒,平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心胸开阔;注意保暖,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不要受凉;④每日测体质量可以了解液体量的变动,尽可能说服患者将透析间期的增重控制在干体重的3%以下;⑤教会患者自己量血压,同时测卧位、坐位和立位血压,可以防止直立性低血压;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服降压药,不可随意变动或中断;⑥发现胸闷、憋气、咳嗽、咳血痰、夜间睡眠不能平卧须立即进行血液透析;⑦指导患者在充分透析下,根据实际情况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运动治疗对于透析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况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可以明显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sup】[24]【/sup】。运动量适当的感觉以运动时微有汗出,稍感疲劳,若有气喘、头晕、全身无力时应立即中止【sup】[25]【/sup】。劳逸结合,尽量自理生活,以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甚至重返工作岗位,以实现自身价值。
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形式
医院内健康教育方法及形式:靳惠萍【sup】[17]【/sup】报道采用一对一的个案教育方法,口头讲解与文字描述相结合,示教与指导相结合,理解与讲解相结合,对老年患者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采用讲授法,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与医护人员直接交流、健康宣传手册、播放光盘录像、专题讲座、健康教育宣传栏等载体。通过病友联谊会、“一对一”的指导、电话随访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传播健康教育内容。刘群等【sup】[26]【/sup】对72例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程度的调查表明:最初接触透析治疗时,患者普遍关心的是有关透析安全、并发症及血管通路护理方面的知识。进入规律透析后,患者关心的问题依次是透析并发症、血管通路护理及用药方面的知识。透析程5~10年以上高学历患者,更希望了解透析治疗的新进展和新药物的应用。患者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选择是多样的,选择最多的形式是与医护人员直接交流,其次比较欢迎健康宣传手册。总之,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内容要具体化和系统化,形式应多样化。
社区和家庭内的健康教育方法与形式:社区健康教育对象包括医务人员和家属。对当地医务人员主要采取讲课培训形式,使他们认识防治MHD重要性,从而促进他们自觉地学习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成为一支社区人群MHD防治的中坚技术力量。黄秀凤等【sup】[27]【/sup】对MHD 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照料水平、配合程度及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
客观指标:①适当的肌肉组织[肌酐产生率至少125mmol/(kg・日)];②血压得到良好控制(<140/90mmHg);③没有明显的液体负荷(<3%体质量);④轻微酸中毒(血);⑤血清白蛋白≥35g/L;⑥血红蛋白>100g/L,血细胞比容>30%;⑦轻微肾性骨病;⑧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⑨Kt/V≥1.3,URR≥70%,nPCR>1.0/(kg・日)等均可作为反映MHD健康教育效果的客观指标【sup】[28]【/sup】。
主观指标:①患者自我感觉良好;②均顺利完成透析;③能遵医嘱进食进饮;④患者健康意识增强,能按时进行透析【sup】[29]【/sup】;⑤家属能积极地给予患者支持。采用由美国医学研究所研制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有36个条目,分8个维度,根据量表统一规定进行评分并记录,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sup】[27]【/sup】。采用自我管理能力评价,Bandura认为,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sup】[30]【/sup】。
知信行水平: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采用自行设计的MHD知识问卷、行为调查表等评价健康教育前后的变化【sup】[26]【/sup】。
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评估不仅反映了生理功能,还涉及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沈燕清等通过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效果评价,经过效度和信度检验,开始应用于临床【sup】[31]【/sup】。
讨 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sup】[23]【/sup】。通过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多种形式、各方面内容的健康教育,患者疾病保健知识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所致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患者明确了规律透析、合理用药、合理饮食与血液透析效果及生存质量提高的直接关系;患者在透析期间也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护士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护士还要加强专科理论的学习和操作训练,掌握新知识,总结经验,更新知识,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sup】[32]【/sup】。
综上所述,对于MHD患者的健康教育已被广泛重视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难点,如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差、内瘘的训练不能坚持、对控水的困难及健康教育的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这需要国家政策法规支持,如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开发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策略,以延缓病情进展及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2 李彩娣,何月,张建英.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家庭护士,2008,6(4):931-932.
3 袁晓书.现代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134.
4 张同华,王六芳,徐喜平,等.在病房开展宣传教育的体[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49.
5 岳晓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8):93-94.
6 张红梅,骆芬霞,徐佳美,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营养管理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654-657.
7 蔡剑前,侯宗德,陈素坤.心理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31-32.
8 常淑莹,程巧玲.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8,3(29):68-69.
9 王爱国,马兰妍,家属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9,9(6):93-94.
10 胡红梅,周淑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1):59-60.
11 蔡晓燕,张小冯,刘玉玲,等.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1):67-68.
12 张海云,杨红梅.连续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1):42-43.
13 孙映川,金娟,童云辉.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7(4):243-244.
14 徐明红,施素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11(5):66.
15 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1.
16 周建丽,王爱武.健康教育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26.
17 靳惠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3例健康教育[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8):681.
18 姜金环.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透病人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53-54.
19 胡志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1):1317.
20 叶任高,刘冠贤.临床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2.
21 廖锦华,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99.
22 周丽杰,王健,刘慧.血液透析充分性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09,9(4):244-245.
23 于海洋,张建军.肾病血液透析有问必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8.
24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57.
25 林毕群.健康教育对刚开始进行血透的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J].临床学,2008,28(3):封3-封4.
26 刘群,刘惠兰,等.不同血液透析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6,12(5):862-864.
27 黄秀凤,黄秀丽,等,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22):1-2.
28 周丽杰,王健,刘慧.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09,10(4):212.
29 孙映川,等.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7(4):243-244.
30 Bandura Albert.Self2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York:WH Freeman,1997: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494-01
低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发生率约为25%~50%。现将我对透析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性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28岁~72岁。使用金宝AK--96透析机,透析器使用聚砜膜(面积1.4 m2),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间为4 h/次,血流量为200 ml/min~250 ml/min,2次/周。共进行4 378例次透析,有369例次发生低血压。
2低血压诊断标准与透析前血压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30 mmHg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
3观察方法
3.1低血压观察方法每小时测血压1次,必要时每15 min或30 min测血压1次;观察患者出现头昏、出冷汗、打哈欠、抽筋、腹痛、嗜睡、肌肉痉挛等症状。
3.2低血压处理措施出现无症状性低血压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15 min测血压1次,使患者处于头低臀高位,吸氧,无效者可静脉滴注高渗溶液。出现症状时,除上述有关处理措施外,快速输入高渗溶液,给予泵前输入。如低血压持续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如多巴胺、间羟胺等药物,必要时立即结束透析。
3.3调整透析模式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为150 mmol/L~155 mmol/L,减慢透析中超滤的速度,降低透析液的温度为35 ℃~36.5 ℃。
3.4加强卫生宣教嘱低血压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幅度,减低每次透析的超滤量及超滤率;透析中不进食;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
4结果
低血压发生在第1小时有9例次,占2.4%;第2小时有290例次,占78.6%;第3小时有50例次,占13.6%;第4小时有20例次,占5.4%。其中,老年患者有300例次,占81.3%发生率比较高。在369例次中有297例次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进行透析,72例次伴低血压持续,立即结束血液透析。
5原因
5.1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是导致透析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常见原因。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能耐受的血容量下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另外,开始进行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大量血液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外循环,使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5.2透析液钠浓度过低和透析液温度过高,血浆钠的浓度是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透析过程中其随透析液钠的浓度不同而发生变化。使用钠浓度过低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时,血液中的钠离子、肌酐等渗透溶质被清除,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过高的透析液温度(超过38 ℃)可使中心血温升高,静脉内淤血,出现低血压。
5.3透析中进餐透析中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分泌大量消化液,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产生低血压。
5.4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患者容量减少的应激反应差透析中容量减少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容易产生低血压。
6预防低血压的护理措施
6.1控制脱水速度和脱水量确定合适的干体重,并嘱患者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幅度不要超过干体重的5%,是预防低血压的关键。
6.2改变透析的模式对老年人、心血管不稳定的、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增加透析次数,序贯超滤透析,高钠透析。设置透析液钠浓度由透析开始时的150 mmol/L~155 mmol/L逐渐降至透析结束时的140 mmol/L。
Effect of Health Intervention on Age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I Ai-feng, WANG Ji-b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41,China; Weifang Eye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efficacy of anti hypertension treatment,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body mass index in age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80 age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health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drug therapy as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drug monotherapy as the control.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intervention on therapeutic compliance, efficacy of anti hypertension treatment,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body mass index in age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Results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at of control. Blood pressure value of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body mass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Conclusion Health intervention could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the efficacy of hypertension treatment,low body weight and decrease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age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 Health intervention; Aged patie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65~85岁,平均 72.5岁,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均神志清楚,对答良好。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对照组4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高血压诊疗常规治疗,实验组高血压诊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2.1 心理干预 指导患者学会心理调节。注意自己的情绪,避免情感剧烈变化时对血压的影响,加强修养,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告诉患者高血压是可防可治的,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2.2 行为干预 指导患者合理休息与运动:高血压患者可适当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安排合适的运动,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不宜登高、提重物、剧烈运动等,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60 min,运动时测心率,以心率不大于110次/min为宜。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要求患者限制总热量,减少脂肪摄入,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应小于6 g,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牛奶,补充钙质、钾盐,降低血压。 戒烟限酒:告诉患者应戒烟或限酒,饮酒量每日不能超过50 g乙醇的量,禁饮烈性酒。监测血压,并在测量和读数方面进行训练,且要固定血压计、固定时间和条件,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每月测一次体重。指导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介绍降压药的副作用和用药注意事项,让患者充分知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从登记开始,半年后进行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两组半年后医嘱依从性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医嘱依从性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健康教育,实验组医嘱依从性(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情绪乐观)高于对照组,而合理饮食、血压监测、正确服药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医嘱依从性,尤其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及正确用药。告诉患者吸烟和饮酒都会使血压升高,造成血管内膜的机械性牵拉损伤,高脂血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同时嗜烟可促进动脉硬化,酒精可使血细胞比积和血粘度增加,血流滞缓而促进血栓形成[1],增强高血压患者对戒烟限酒重要性的认识。
3.2健康教育有助于强化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不良生活方式(超重、高盐饮食、吸烟饮酒、情绪波动)与血压控制关系密切,在一定意义上可直接影响两组血压的控制效果[2],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正确服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指数下降也较为明显,说明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强化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3.3 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减小血压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是评价血压波动程度的指标,血压变异性增大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所以要重视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性。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药物的名称、用药剂量、注意事项、毒副作用等,并学会处理不良反应的应急方法,如头晕、头痛、低血压症状时应尽量平卧休息,服用控释片和缓释片时需整片吞服,不可弄碎等[3],从而保持药物长效缓释特性,以减少血压波动。
3.4 健康教育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戴俊明等[4]曾报道医患关系良好与否对患者的医嘱依从性有很大的影响,医生与患者共商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过程中注重与患者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受到患者广泛欢迎,可极大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估的系统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形成正确的行为与观念,促进身心健康[5]。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从而使他们真正的适应社会,维持一定的健康水平[6,7]。
参 考 文 献
[1] 方.现代内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1-47.
[2] 曹少军,程友琴.高血压病人改善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01,17(3):202.
[3] 李颖,张贺萌.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临床医学,2002,9(3):315-316.
[4] 戴俊明,张蓓燕.新华街道部分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初探.中华全科医学,2000,3(5):378-381.
[5] 冯星海,卢惠娟.脑卒中患者亲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5,20(21):68-70.
[6] 谷翔,聂红兵,冯义柏,等.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中国康复,2004,19(3):51-53.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184-02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而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透析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25%-30%[1],国内有学者报道[2]其发生率高达50%-70%。低血压不仅影响患者透析的效果,而且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1 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1.1 有效循环容量不足:血液透析开始时,由于引血致体外,使体外循环血流量增加,造成血管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在透析中后期,由于超滤总量过多,超滤速度过快,当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超滤总量超过体重6%-7%[3]时,易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低血压;另外,在透析的过程中,随着尿素、肌酐等溶质的清除,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低于血管外液时,血管内的水分向组织间隙和细胞内移动,致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低血压;此外,透析中进餐,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胃肠道血管扩张,血液分布于消化系统,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诱发低血压。
1.2 血管舒缩功能减弱:如糖尿病、高血脂症引起的血管硬化,会造成血管弹性和顺应性下降,易导致低血压发生。
1.3 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出现的低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50%以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植物神经病变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37.2%[4],明显高于正常者18.2%,低血压的发生可能与超滤后期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血管对交感神经刺激的反应性降低有关[5]。
1.4 由于长期高血压、容量负荷过大、贫血等多重损害,导致心室扩大和心功能减退,最突出的特点是向心性左心室肥大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上升,扩张充盈受限,心输出量降低,在透析中易发生心律失常、心率衰竭、心源性休克,导致低血压。
1.5 透析过程中管道脱落或穿刺针滑出、透析器破膜、内脏出血,导致患者低血压。
1.6 其他原因:透析液温度[6]超过36℃,皮肤、肌肉等血管会反射性扩张,容量血管开放,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下降,易引起低血压。此外,透析前服用降压药或镇静剂,可抑制血管收缩,使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或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也是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之一;贫血,血红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也是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之一;此外,醋酸盐透析也容易引起低血压[7]。
2 预防措施
2.1 透析开始时,引血速度要慢,血流量由50ml/min开始,逐渐增加至200ml/min,并密切观察低血压的发生。要根据病史经常评估干体重,每次超滤量应不超过体重4%-5%[8],防止过快、过量脱水。
2.2 改变透析方式[9]可采用:(1)序贯透析,即先单超后透析。单超是不引起溶质浓度变化的脱水,可使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上升,水分从细胞内、间质向血管内移动,从而提高毛细血管再充盈率,有效保证血容量,防止低血压发生。(2)钠曲线和超滤曲线。钠曲线即是钠浓度由150~152mmol/L,逐渐降至140~138mmol/L曲线。其原理是:开始用高钠透析,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提高再充盈,使超滤顺利进行,同时避免透析后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患者因口渴而饮水增多。超滤曲线为每小时超滤量有高到低逐渐递减的曲线。有报导钠曲线配合超滤曲线的透析模式,可更好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2.3 应用低温透析。许多研究证实,低温透析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10],一般在35℃以上患者能耐受,若低于35℃则使患者发抖而不耐受[11]。
2.4 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并在透析前,用0.9%氯化钠溶液1000ml预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2.5 对于首次透析、个子矮小、高龄透析患者,应选用低效率、膜面积小的透析器,主张短时多次透析。
2.6 透析前,仔细检查管道和穿刺针有无松脱裂缝等现象,及早发现,及时更换,可避免透析中管道与穿刺针松脱而造成失血。透析过程中要积极巡视,勤测血压,对痔疮出血、月经期月经过多患者,在不造成血路管凝血的情况下,减少肝素用量或使用低分子肝素,以防止失血过多导致低血压。
2.7 透析前尽量不用降压药或镇静药,避免在透析过程中进餐。
2.8 对于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要积极治疗,补充促红细胞生长素,3000∪,皮下注射,每周2-3次,同时要补充铁剂,鼓励患者进优质蛋白、高钙饮食,对有水肿及高血压患者,严格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量。
2.9 改善心脏功能 对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要给予积极治疗,改善心脏功能,钙离子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慎用对心脏有负性作用的药物。
3 健康教育
制定健康教育,宣传血透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控制体重,透析间期以体重增长1.5-2kg为宜。
参考文献
[1] 蔡励,左力.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及其防治[J].中国血液净化.2008,7(1):3-5
[2] 方咏梅,吴云霞,方梅红等,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77
[3] 刘月侠,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174
[4] 魏萍,刘华等,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J].2008,14(1):119
[5] 余学清.血液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1,7(6):378
[6] 吴琼,张戚,刘志峰.血液透析中低血压252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4):5-11
[7] 章洁雯.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3):
[8] 高慧芳,高雪松.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08-509
[9] 张会丽,岑沅萍.我国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护理进展.中国医学创新[J].2009,6(24):187-189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家庭干预;有效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是否达标与其饮食、吸烟等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血压控制不良除了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外,还会并会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血压有重要意义。[1]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对30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住院及出院健康指导,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1岁。
1.2方法
住 院后积极了解发病过程,找出可能引起的发病因素: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大量饮酒,高盐、高脂及低钾饮食,身体超重,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2]除根据各种致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外,再针对病情进行相应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着重给予出院后的家庭干预指导。
2 治疗与护理
2.1 患者入院后,给予入院宣教高血压病知识宣教,使他们掌握高血压病的常识,合理安排饮食、学习、生活、娱乐、社交及情绪调控等方法。通过宣教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病因是由生理、心理、社交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提高患者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激能力,全面客观地认识高血压病。
2.2 合理饮食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的钙、铁、锌,但不宜过量。适宜吃含蛋白质高的物品,如豆类及豆制产品、蛋清、牛肉、羊肉、猪的瘦肉、鱼类、鸡等;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大便通畅有助于血压的控制:便秘也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预防便秘除日常多吃粗粮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外,还适量饮水。
2.3 据报道,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正比,每日饮酒30 mL其收缩压升高4mmHg,舒张压升高2 mmHg;每日饮酒60 mL,收缩压升高6mmHg,舒张压升高2-4mmHg,。针对其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健康教育,如:有饮酒习惯者应先适当限量饮酒,尽量做到戒酒。
2.4 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
2.5 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焦虑、紧张、膀胱内充满尿液、室温过热或过冷、疼痛、昼夜变化都影响血压的变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通过心理护理,
2.6 预防发生一过性低血压
2.6.1 起床指导:指导患者分几步缓慢起床。首先在床上坐几分钟,腿悬在床边片刻,待稳定后再扶床边茶几、拐杖等物慢慢站起。在起床前,先抬高头部半卧以减少血压的变化。
2.6.2 保健指导:嘱患者餐后休息60 min;离开床前建议穿上高紧身弹力袜可减低静脉曲张的程度;弯腰后突然站起可引起性低血压,因为调解系统不能充分对此作出迅速反应,患者可借助器械拿取东西尽量减少弯腰的程度;锻炼及过度换气可导致血压下降,应根据自身的能力制定适当的锻炼计划;热水浴可引起静脉扩张,必须准备好浴垫、浴池椅子,并有家人陪伴在旁,以防意外发生;特别告诫患者一旦出现眩晕、视力障碍,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并向家人呼救。
2.7 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生的降压治疗,合理应用降压药能使90%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很大程度上维持血压稳定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3]因此,应每日应定时、定位、定专人、定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结合医嘱合理服药,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同时还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2.8 科学饮水对高血压预防有积极作用: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证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它们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
2.9来自家庭的支持:患者患病后更渴望得到来自外界的尊重和帮助,更希望周围的亲友、同事和医护人员能尊重自己。来自家庭的支持不仅影响患者对治疗措施的顺应性,还影响其治愈疾病的信心。[4]因此,出院后家属应给予他们心理上热情的慰藉和生活上的帮助,将对改善患者的心态,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康复。对于那些负性情绪较多者,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做好心理指导工作,告知患者高血压是完全可以治疗性疾病,家人应多关心温暖,防止意外发生。2.10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10.1 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愤怒、情绪激动的诱因下,出现头晕、恶心、麻木、乏力、头痛等症状,要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此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
2.10.2 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出现消化道反应及尿检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2.10.3 高血压性心脏病
2.10.4 冠心病
3 结果
30位患者出院后,其中有25人严格按照出院指导进行自我护理,血压均控制在120-140/70-90mmHg之间,另有2人因未控制饮食,戒烟酒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住院治疗;另有2人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进行系统监测血压及服用药物,最终无法进行随访;最后有1人因拒绝服用降压药而致病情恶化,最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
4 讨论
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给予的疾病相关信息,在出院后积极进行家庭干预,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同时对疾病的愈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梅霖,张琳.健康教育小组对促进出院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护理学杂志,2010,25(11):72-73.
[2] 史素玲,孙圣燕,陈玲丽.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学杂志,2009,24(1):72-7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的实际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50例高血压患者,对所有参与研究的病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的内容除个人资料以外,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的情绪、服药情况、营养情况、吸烟、饮酒、体重、预防并发症、活动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根据患者填写的基本情况来确定目前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现有状态、认知水平、对治疗的态度等,根据这些内容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护理干预计划。结果对参与研究的病例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在情绪、服药、营养、吸烟、饮酒、体重、预防并发症、活动等方面均有了的改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病例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效果良好。
关键词:
高血压;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力活动的逐渐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渐在中老年人中凸显[1]。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循环动脉压力增高所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反应[2]。通过改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消除引发高血压的潜在因素,对预防高血压,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针对高血压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使高血压患者能够正确地对认识疾病,能够在确定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从身心2个方面来积极的配合治疗,获得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5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112例,年龄45岁~65岁,平均年龄(47.3±2.1)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共102例,继发性高血压共98例;所有病例中,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所有病例选择均遵照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提出的高血压分类标准。并且根据血压水平、器官损害情况将150病例分为高危险组、中危险组、低危险组3组。其中低危组病例33例,中危组病例65例,高危组病例52例。所有参与研究的病例在高血压类型、年龄及性别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对所有参与研究的病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问卷由门诊部所有护理人员撰写,并听取专家意见以后进行多次修改,经过内科医护专家进一步审查后用于本次研究。在填写调查问卷之前,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详细地解释问卷中的问题,并且确保所有参与填写问卷的患者均能够明确地了解问题的基本含义,能够确保结果真实、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基本情况。在患者均无异议的情况下集体发放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
1.2.1护理干预
高血压往往由于病因不明需要进行终身治疗,由于这个过程漫长,涉及到生活中诸多细节,在近年来的高血压防治中得到了重视,通过医院护理人员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深入地了解一些高血压的禁忌,在实际的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1.2.1.1高血压知识的宣传
护理人员在对高血压患者病情确诊以后,可以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学习能力来量身制定适合高血压患者的学习手段[3],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高血压病的危害,以及社会、家庭、患者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情的影响,通过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向高血压患者宣传相关知识,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有效地将药物治疗跟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机结合起来[4],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有明显作用,从而做到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1.2.1.2有效的心理指导
医务人员在今后的治疗和指导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积累高血压相关知识,通过对相关心理知识和教育知识的积累[5],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水平,在此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塑造性格,加强自身的修养,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以平和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
1.2.1.3正确的饮食习惯
高盐和高脂是高血压患者的禁忌,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干预时,饮食指导中的关键是指导患者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适当饮食,在禁止暴饮、暴食的同时,保证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保证在6g以内。
1.2.1.4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适当运动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生活方式,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食用高纤维、奶制品、绿叶蔬菜、增加鱼类和水果的摄入,避免饮酒和吸烟;进行适当的运动,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提高睡眠质量,防止体重超重。
1.2.1.5正确用药
高血压需要终身进行治疗,一旦确诊以后,患者和家属要根据护理人员教授的降压药物使用方法进行服务。护理人员要时刻教育患者服用剂量必须根据医嘱进行,不能够随意的增减药物或者是更换药物,并且在使用药物以后要实时地进行血压测量和记录,定期门诊复查。
1.2.1.6高血压患者生活中注意事项
本次调查结果中表明,情绪、服药、营养、吸烟、饮酒、体重、预防并发症、活动是否适量对于高血压患者病情改善均有影响。本次调查中67.33%的患者有饮酒史,41%的患者有吸烟史,吸烟与饮酒对患者的病情康复极为不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患者的吸烟量和饮酒量均得到了控制。另外患者缺乏一定的活动,体重超标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运动可以调节患者体内的神经活动,帮助血管进行舒张,降低血压,适当的运动可以在降低体重的同时降低血压。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治疗过程较长的疾病,往往伴随终身,因此合理的服药是控制病情的1项重要措施,能够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经过本次护理干预以后,有95人能够正确地服药。
1.3评价指标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除个人资料以外,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的情绪、服药、营养、吸烟、饮酒、体重、预防并发症、活动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根据患者填写的基本情况来确定目前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现有状态、认知水平、对治疗的态度等,根据这些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的护理干预计划。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参与研究的病例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1个月后,患者在情绪、服药、营养、吸烟、饮酒、体重超重、预防并发症、活动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3讨论
我国目前是高血压的高发国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于高血压病的危害、预防手段认识不到位。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纠正其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缓解病情、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有着现实意义。在人们对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探讨有计划、有组织的高血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1个月后,患者在情绪、服药、营养、吸烟、饮酒、体重、预防并发症、活动等方面有了明显地改善。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可以明显地发现,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并进行有目的性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纠正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助以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良好的降低血压的效果。
4小结
高血压疾病是终身疾病,也是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控制高血压也是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高血压健康教育,能够及时地将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发症、饮食结构、心理引导等多方面知识进行普及,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降低高血压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顾伟芳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毛秀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2:82~84.
2张喜芳.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9:1246~1247.
3李宁坠.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14,9:181~182.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老年高血压病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和主动脉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逐年上升,以成为21世纪护理的主要对象。根据我国国情,我们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营养干预、运动锻炼、心理护理为干预重点的社区综合护理[2]。
1健康教育
1.1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发病因素分内因与外因两大类,内因包括遗传、年龄等所致大动脉粥样硬化、总外周阻力升高、肾脏排钠能力减退等。外因包括:缺乏体育锻炼、超重、嗜好烟酒、高盐饮食、消极情绪等。
1.2健康教育的形式 包括社区黑板报、健康处方、课堂演讲、典型病案分析、电话咨询等。教育语言要通俗易懂,内容系统广泛,包括高血压的病因、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治疗目的、配合事项等。健康教育时要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使居民由知识的认知自发转化为行动的实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改变人们的认识和态度[3]。
2心理调试
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情绪可以影响机体,愉悦稳定的情绪可以促进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健康。某些高血压患者因为一时的情绪激动引发了严重的脑血栓导致偏瘫,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心理的重视,限制其参加或观看竞争性的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们建立友好的、互相信任的和谐关系。老年人患病后易产生恐惧、孤单,抑郁等负面情绪,加之年龄的变化,老年人有理解力差,健忘等特点.针对其特点我们对他们的消极心理要予以理解,给予宽慰;对他们遇到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尽己所能帮助其解决问题,疏导负面情绪;对他们的提问要给予不厌其烦的讲解,并且多次重复加强其理解与记忆,在其忘记时适时予以提醒。
3调整饮食
近年来,伴随食物结构的变化,饮食习惯的变化,体力劳动的减少,而引起的高血压病既是血管疾患,也是代谢性疾病。
食盐的摄入量在我国偏高。高盐可直接引起体内钠离子的增多,水的潴留,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增多,加重心脏的负担,血管的侧压力,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食盐的摄入量应每日≤5g。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往往相互伴随,互相促进。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少食多餐为宜。钾能抑制交感神经,钙的摄取量低容易促使血压上升,体内的镁含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因此鼓励病人多吃水果、蔬菜、豆类、海藻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还应鼓励老年人适量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等,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保持大便通畅。
4戒烟限酒
吸烟、饮酒可致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影响细胞膜的稳定性,造成细胞内钙浓度增高而引起血压升高。烟中尼古丁可使血压一过性升高,而且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并增加降压药物剂量。酒含热能高,长期饮酒可造成脂肪积累,升高血压,降低患者对降压药反映性,增加脑中风的危险。曹光复等对265例临界高血压10年随访研究发现,转为持续高血压的患者全吸烟,而血压转为正常者吸烟人数不足1/10,饮酒者后者也明显低于前者。我国建议男性乙醇量
5保证睡眠
高血压患者常有失眠现象,失眠可加重高血压。要指导高血压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避免劳累,中午休息30min~1h,按时作息,必要时遵医嘱服镇静剂。嘱患者变换时要缓慢,防止性低血压。
6适当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放松训练,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而产生温和的降压作用。方法:调整呼吸,自然地进行腹式呼吸逐渐增加潮气量;放松全身各部位肌肉,尤其是头颈部;集中注意力,选择某一物品作为注意对象,每日一次,每次30min。
根据个人习惯及能力制定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体操、气功和太极拳等。以运动后心率作为衡量活动强度的标准,即:运动后心率(次/分钟)=170-年龄。观察活动强度还应结合自我感觉综合判断,以运动后感到轻松或稍有疲劳、食欲增进、睡眠良好、精神振作为强度适当,效果良好。
7服药指导
7.1老年人在用药时要注意避免选用可引发直立性低血压、抑郁症或对心肌有抑制作用、使心跳减慢的药物;用量宜从控制血压的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最好使用降压作用能持续24h的药物,以防脑血栓的发生;对血压增高已多年者,应以逐渐降压为宜。
7.2遵守医嘱,坚持服药 据统计高血压病的服药率为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者5.8%。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加强卫生教育,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指导患者按医嘱正规服药,不擅自停药,晨起或午睡时正是血压的高峰值,可按药物的起效时间,血压的峰值规律,或者动态血压结果,指导服药时间,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应与医生保持联系,正确调节药物用量,避免停药后血压突然升高,加重对靶器官的损害,甚至出现高血压急症。
7.3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正确用药,如钙拮抗剂心痛定,因降压剧烈易引起性低血压,踝部水肿,面部潮红,心跳加快等副作用;在应用利尿剂双克类药时,嘱患者多进含钾的食物定期复查血钾,以防电解质紊乱;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因对支气管收缩和外周血管收缩的副作用较轻,适于长期服用,也有使甘油三脂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诱发支气管哮喘等副作用。
7.4长期服药者一旦出现心动过缓,血压过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重度高血压病人必须住院治疗。
8家庭参与
家庭参与照顾病人不仅可以促进家人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获得愉悦的感受,还可以为患者服务,督促其及时就医,按时正确的测量血压,按时服药,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可防止或减少并发症所致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9定期随访
对高血压患者,每周随访一次,血压稳定后每月随访一次。指导家属和病人正确测量血压并记录。妥善保管患者的检查资料,观察其病情变化,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
10小结
高血压患者作为社会中日渐庞大的群体,应当引起我们重视。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病的发展,减少不良后果,积极、全程、多方面的参与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变化,需要病人、家庭成员、医护人员乃至全社会的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化前珍.老年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91-01
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80%;伴有高血压的MHD患者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的患者,而心脑血管并发症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助于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进行分析,将对MHD患者高血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l9~82岁;43例患者有高血压,其中男22例,女21例。在70例高血压MHD患者中,12例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超过干体重的10%,虽然给予2 ~4种降压药治疗,4例患者透析前收缩压仍高达170~21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高达100-130 mmHg;5例新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时脱水未达到其干体重水平,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控制血压;7例每周透析次数为2次,透析间期血压高,透析过程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血压控制不良;其余患者未找到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的原因。
2 MHD患者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和机制
2.2干体重得不到适当的调整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完全清除,内环境发生紊乱引起食欲降低,同时血液透析过程中营养物质丢失,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际体重在逐渐下降,如不注意相应地调整干体重,患者水潴留便逐渐加重,从而引起高血压。
2.2动脉硬化性高血压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降低,血管阻力明显增加导致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2.3 肾素依赖型高血压
占高血压比例的10%,此型高血压对限制水、钠,利尿和透析超滤治疗的效果不佳,甚至在纠正水、钠潴留后血压依然明显升高。
2.4药物所致高血压
因肾性贫血长期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随着贫血的改善,红细胞比积的升高,少数患者可导致或加重高血压。该型血压升高多在使用EPO2周至4个月内其血压升高的特点是:白天以收缩压升高明显,夜晚以舒张压升高明显。
2.5透析过程中的高血压
患者透析过程中,尤其首次透析时常出现精神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变化。由于动脉外周阻力增加,可使舒张压明显升高;在恐惧时,由于心输出量增加,造成收缩压升高。情绪变化引起血压波动,使血管紧张性增加,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肾小动脉持续收缩,而使血压增高。此外,超滤时血压出现暂时升高或原有高血压加重,初次血透或诱导阶段突然高血压多见于失衡综合征。
3 防治MHD患者高血压的护理对策
3.1充分透析和脱水
充分透析可以清除体内的毒素和过多的水分,使身体处于比较正常的生理状态,是控制MHD患者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有资料表明,经充分透析脱水使患者达到干体重后,80%~ 90%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可降至正常或易于控制。护理工作中,应反复向病人解释体内水潴留的危害,停止透析或减少透析次数引起的水负荷增高可引起高血压,甚至诱发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MHD患者应按医嘱及时透析,不得私自更改透析时间及次数。本组9例新进入透析的MHD患者,逐渐增加脱水量,3/6例每周透析2次的患者将透析次数增加至5次/2周,使血压逐渐下降。
3.2限制水钠摄人
透析间期水钠摄人过多MHD患者水钠潴留、血容量过高的常见原因,对于无尿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水量,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最好控制在干体重的5%以内,不超过7%,每日钠的摄人量以2g为宜。
3.3正确合理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合理用药,对控制血压有重要意义。做好健康宣教必须让血液透析患者知道服药时间、方法,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主要的药理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警惕低血压的发生。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是容量依赖型,透析前应尽量避免服降压药,以免透析过程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可指导患者透析前晚睡前服用中长效降压药1次,比如洛丁新、倍他乐克等,以维持药效。肾素依赖型高血压患者,透析过程由于液体量的减少,可导致肾素分泌增多,血压有可能越来越高,透析前可服中长效的抑制RAS的降压药,但避免服用硝苯地平等作用强、起效快的扩血管药物,以免透析时出现低血压。
3.4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他们现需要以每周2~3次的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在精神上感到很大压力,通过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宣传血液透析的有关知识,解除患者思想压力,避免情绪过分波动。
4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是由于多种调节血压平衡的因素失调所致:容量超负荷被认为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尿毒症患者由于少尿或无尿致体内钠水潴留,可交换钠增多,细胞外液容量扩张,心输出量增加,继而外周血管阻力升高,从而发生高血压;维持性血透患者高血压程度与透析频率、饮水负荷、服药依从度密切相关。透析频率越高,透析越充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3,按时遵医嘱服药者,高血压较易控制且发生率相对较低。反之出现的高血压严重且难以控制。因此,我们认为应增加透析频率,使透析更充分,适时做血液透析滤过,适当限制饮水并合理应用降压药物,才能更好控制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高血压,减少减轻这一并发症的危害,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贺孟萍.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透析与人工器官,2004,15(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