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寒亭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城市基层治理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坚持从组织、治理、服务、保障四个维度同向发力,探索推行“全域治理服务”模式,全力开创组织有力、治理有效、服务有质、和谐有序的“幸福家园”建设新局面。
强化党建引领
推动组织“全链条”覆盖
健全“幸福延伸”组织体系。深化党建引领体制机制探索,在6个街...
今年以来,寒亭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城市基层治理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坚持从组织、治理、服务、保障四个维度同向发力,探索推行“全域治理服务”模式,全力开创组织有力、治理有效、服务有质、和谐有序的“幸福家园”建设新局面。
强化党建引领
推动组织“全链条”覆盖
健全“幸福延伸”组织体系。深化党建引领体制机制探索,在6个街道、发展中心成立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委员会,下设社工、综治、物业等7个专项委员会,加强工作协同,推动握指成拳。贯通“进楼入户”组织链条,做实小区党支部、做精楼栋党小组、做活党员中心户,在小区成立76个单建党支部、53个联建党支部,引导570余名在职党员、1200余名无职党员主动亮身份、认领责任区,实现党的组织一贯到底、党的工作执行有力。织密“幸福直达”红色网格。推动“微网精治”,进一步精细划分社区一级网格、小区二级网格、楼栋三级网格,坚持党建、综治、民政、城管等各类网格“多网融合”,明确网格治理服务事项及网格员职责任务,吸纳派出所民警、水电暖行业服务人员、志愿者等1100余人充实网格力量,全网推行“红色代办”服务,累计帮办代办房产证办理等为民服务事项5100余件次,持续延伸服务触角。筑牢“幸福到家”党群阵地。开展党群阵地“迭代升级”行动,探索“中心+站点”模式,搭建以“幸福里”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以居民小区“近邻驿站”、聚居街区“便民驿站”、新就业群体“暖新驿站”、谷德商圈“共享驿站”为“半径”的立体化阵地体系,累计改扩建18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依托物业用房、银行大厅、商圈店铺等,打造144个“近邻驿站”、9个“暖新驿站”、1个“共享驿站”,新增家政、百货、裁缝铺等122个“便民驿站”,让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高品质服务。
坚持多元融合
推动治理“全维度”参与
“精准化”激活社区合伙人。紧盯社区所需、居民所求,广泛开展“星火暖亭”社区合伙人行动,招募570余名合伙人,认领社区治理服务提升“微计划”1590项、居民“微心愿”789个,实现各类资源与服务需求精准对接。各社区每月开办1次公益市集,组织社区合伙人以“摆摊设点”办市集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爱心义剪、技能培训、知识科普、政策宣讲等公益服务800余场次,服务居民16.5万余人次。“项目化”做优共驻共建。组织12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城市社区结成共建对子,认领社区共驻共建项目163个,推进机关与社区“双向奔赴”,与此同时,注重发挥老干部作用,选聘69名热心公益事业的离退休老干部担任“社区工作顾问”,积极建言献计、协调资源、调解矛盾。引育“矛调斋”志愿服务队、“瀚来帮”志愿巡逻队等105支志愿服务队伍,吸纳志愿者3100余名,实施文明创建、生态环保、助残扶困等各类志愿服务项目185个,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融入化”提升物业服务。推行物业企业与城市社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三方办”机制,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三方联席例会,组织各方共商共办小区治理事项,累计实施151个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服务项目,吸纳330余名物业职工、业委会成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解决停车难、房屋漏水维修等物业管理突出问题460余件。“规范化”引导居民自治。各社区搭建“春风议事厅”等35个居民议事平台,完善开放说事、分类理事、民主议事、明责办事、公开评事、追踪查事“六步工作法”,小区党支部每月定期召集“家园议事会”,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紧盯居民需求
推动服务“全龄段”供给
突出“一老一小”,全域开展温暖社区创建行动。着力创建老年颐养型社区,依托党群阵地打造棋牌活动室、日间照料室等专属空间,组建合唱团、舞蹈队等文体队伍110余支,开展“幸福养老院”“孝老爱心餐”等系列活动650余期,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着力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构建“社区+社会组织+托育培训机构”“三位一体”联动网络,引进文华贝贝等专业化机构12家,创建“悦”读启童心、多彩“小”时光等活动品牌45个,开设绘画、书法等公益课540余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围绕中青年群体,着力构建全时全科服务机制。针对“上班没空来、下班已关门”问题,进一步优化全时服务,建立健全延时错时、轮值坐班等弹性服务制度,结合全天候电话受理、微信预约等方式,实现社区门常开、事项随时办。针对“等候时间长、一事跑多趟”问题,进一步优化全科服务,整合党建、民政、计生等业务,打造综合服务窗口,结合培育“全能社工”、实施AB岗制度等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实现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聚焦特殊群体,积极搭建社区特色服务载体。创新“七色暖心签”服务模式,针对孤寡、失独、低保、残疾、再就业、退役军人、社区矫正等7类特殊群体,以颜色标识进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提供关怀救助、心理辅导、就业培训等服务,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全面推动“一社区一特色”,各社区围绕地域特点、工作重点、小区实际、居民急难愁盼等,打造了“泰祥老年红”“向阳花儿开”等35个特色品牌,以点带面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
打通堵点卡点
推动要素“全方位”保障社工赋能强化队伍保障。实施社区工作者“雁阵提升”工程,建立以“培训+实训”推动书记提能、“亮绩+赛绩”推深提级选优、“定级+表彰”推实全员激励为框架的梯次化赋能体系,先后选派三批20名优秀书记到市内先进社区挂职实训,选聘6名社区书记担任“兴村治社”好导师,遴选27名“90后”优秀社区书记助理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或网格长,提级举办亮绩赛绩活动3期,表彰优秀社工60名,持续激发社区治理服务活力。创收增收强化资金保障。鼓励互助互惠,通过社区为第三方提供空间,第三方为社区承担惠民活动等费用的方式,以空间换资金,以经营换服务,形成企业开源、社区节流、居民受益的共同体。试点项目经营,在15个社区探索“公益+低偿+市场化”营运模式,开发社区夜市、儿童成长中心、共富工坊等项目,增强社区“自我造血”功能,累计创收增收40余万元。联动联办强化机制保障。聚焦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建立“部门+社区”的“多方联动、问题联办”机制,在社区设立46处政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站,建立9处法官工作室,选派35名公安、政法干警和员额法官常态化入驻开展工作,协助社区化解矛盾纠纷。依托1756个网格组建了网格楼栋微信群,建立“群众报单—网格员承单—部门接单—限时办结反馈”全闭环流程,进一步压实了部门单位责任,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提出诉求建议、参与社区治理。供稿:组织科
编辑:孔繁宇
初审:张磊磊
复审:邢志建
终审:赵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