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嘉兴市新塍影视基地沈荡文旅持续火爆

■撰文 沈冰清 吴筱凡 今年,沈荡火了。“五一”假期,构想几何谷仓书店每天流量超过6000人次;“十一”假期期间,沈荡接待游客15万人次;而在上周末,沈荡酿造有限公司进园游客又创双休日新高......近半年来,沈荡文旅热度不断攀升,屡创新高。 连日来,记者多次探访老镇,跟随着人潮,从处处细节中感...
■撰文 沈冰清 吴筱凡 今年,沈荡火了。“五一”假期,构想几何谷仓书店每天流量超过6000人次;“十一”假期期间,沈荡接待游客15万人次;而在上周末,沈荡酿造有限公司进园游客又创双休日新高......近半年来,沈荡文旅热度不断攀升,屡创新高。 连日来,记者多次探访老镇,跟随着人潮,从处处细节中感受这座老镇。 “来沈荡真的可以遇见余华” “来沈荡真的可以遇见余华老师!”近日,小红书网友“王不二”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晒出了自己与著名作家余华的合照。据了解,10月24日下午,该网友在沈荡构想几何谷仓书店幸运地偶遇了余华。她兴奋地回忆道:“当时人不算多,我们请余华老师在他的著作《活着》上签名,还和他聊了会天,太开心了。”该帖迅速收获了600多点赞评论互动,不少网友留言称自己“在小红书确诊了红眼病”。 2022年6月,余华文学地图沈荡篇正式发布。沈荡镇深度挖掘余华作品中的沈荡元素,打造“跟着余华游沈荡”文艺游线,实现余华作品的实景化体验。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在沈荡偶遇余华”“余华同款”等成为了沈荡的关联词。 以《许三观卖血记》为原型打造的胜利饭店更是无数游客必打卡之地。上周末傍晚四点十七分,晚餐档还没正式开始点单,大厅的方桌已经座无虚席。店长徐凌燕告诉记者,这种热闹的状况是10月的常态。“国庆以来,除非是天气情况差的日子,我们每天要招待将近100客人,炒猪肝仍然是大部分人的必点菜。”徐凌燕说。 上海游客周佳钰排到了第二轮用餐,虽然还要等待一个小时,但她觉得值得。她笑称自己是被余华“安利”来的。“虽然不能见到余华老师本人,但一定要get老师的同款。”周佳钰说。 “沈荡”二字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一面墙的吸引力有多大?灰色的墙面树影斑驳,飘逸的“沈荡”二字跃然其上。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冯夷桥堍的悬壶堂咖啡馆,看见“沈荡墙”前集聚着十几名游客,正在排队合影,其中绝大多数为年轻群体。悬壶堂是贲湖老街最早一批入驻的咖啡店,这面“沈荡墙”可以算是老镇上的地名墙“鼻祖”之一了。 而在河对岸的晴天见咖啡馆,主理人陆跃别出心裁地在门店临街的墙面上刷四个浅蓝色的大字“戈是沈荡”。“‘戈’这个发音就是海盐话里‘这’的意思,用方言更有地域特色。”陆跃表示。从不断驻足留影的游客来看,这面特色地名墙颇为成功。 从一度流行的“我在XX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XX”等网红路标,到如今热度正酣的“地名+墙”“地名+冰箱贴”的文创组合,对于地名等特色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应用,正成为当下文旅市场的“流量密码”。 “经常有游客问有没有沈荡元素的纪念品。于是‘十一’假期我们上新了这款产品。”诗与远方是老街上一家手作店,负责人袁康佳向记者展示手中的手绘风格冰箱贴。“一开始生产得不多,没想到假期第二天就把库存售罄了,目前已经销售几百枚。”袁康佳说。 如今“沈荡”相关的文创产品百花齐放,在贲湖老街、谷仓产业园、沈荡酿造厂等热门景点随处可见。仅冰箱贴一种品类,就有亚克力、金属、流沙、手写等各种工艺。还有漆扇、明信片、文创印章等,让游客把“沈荡”带回家。 有朋自远方来 近日,记者来到沈荡谷仓党群创业孵化园,即使是工作日的午后,停车场也十分热闹。记者注意到,虽然“浙F”依旧是停车场的“主力军”,外省的车牌也占到差不多两三成的比例,包括上海、江苏、江西甚至还有黑龙江和云南等地。 其中两辆白色房车格外引人注目。车主是一位头发灰白却精力充沛的辽宁阿姨,操着一口爽朗的北方口音。“我们十月一日启程,从沈阳一路向南,计划旅行到明年的五月一日。”她热情地告诉记者,“没什么既定路线,住营地的时候多跟‘邻居们’打听,就知道哪里好玩了。”就这样,她开着车来到了沈荡。这座小镇成为了她环游中国的一部分。 此外,记者还邂逅了一位特别的游客。来自法国巴黎的Valerie女士来盐出差,在随行翻译老师的陪同下,来到沈荡游玩。“这里非常美丽。”在参观完贲湖老街后,Valerie女士赞叹道,“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这里古老的痕迹保留得很好,同时又有很多潮流的东西。” 坚守传统,也勇于拥抱创新,沈荡用几年的脚踏实地,实现了从默默无闻到八方来客的转变。而未来不止于此,我们期待着这座老镇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