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如何理财?

  来源:指旺   作者:Brigitte Xu   从1912年中华民国开国,至1949年中华民国在大陆结束。中华民国的历史一共38年。...

  来源:指旺

  作者:Brigitte Xu

  从1912年中华民国开国,至1949年中华民国在大陆结束。中华民国的历史一共38年。

  民国时期,大师泰斗云集,风流名士迭出,殊不知那个黄金年代有着十足的物质基础,才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物价

  1914年,袁世凯在北京以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由天津造币厂开始铸造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洋”。

  那么,民国初期一银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随着中国对外赔款的增加,银的产量不能满足货币制造的需要,货币流通量严重不足,造成币值狂升,原本1大洋兑换100铜钱升至1大洋兑换3000铜钱。

  1912年到1919年:

  米价恒定为每旧石(178斤)6银元,也就是每斤米3.4分钱,1银元可以买到将近30斤大米;

  猪肉每斤平均1角2分至1角3分钱,1银元可以买8斤猪肉;

  棉布每市尺1角钱,1银元可以买10尺棉布;

  白糖每斤6分钱;食盐每斤1-2分钱。

  按物价来折算,当时一银元,相当于现在90-100元。

  从20年代开始,物价就开始不断上升。

  1924年(民国十三年),北京普通五口之家每月生活费平均是14元2角5分,每年平均171银元。当时一个人力车夫平均自己每月花费5元7角3分,计每年68元7角6分。而他养家的生活费每月11元6角2分,每年平均135元8角4分。

  1918年(民国七年)清华学校的外国教员狄登麦(C.G.Dittmer)在北京西郊第一区调查居民195家,其中100家为汉族人、95家为满族人。调查结果显示,当时北京市郊的五口之家,平均每年开销100银元,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如果要达到小康水平,每年需花费180银元左右。

  理财方式

  一·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公债

  一张100元面值债券,买进价70-80元,到期兑现120元,净利润达到50%-70%,投资收益简直高到没朋友。但收益与风险并存,这些公债并非稳定的建设债券,而是战争债券。政局的极度不稳定可能导致债券到期无法兑现。

  二·白银套现

  罗斯福新政出台了《白银法案》,开始在全世界丧心病狂地收购白银,导致国际银价疯涨,许多在华外资银行开始大肆收购银元套利。

  因此把存在花旗银行的2000银元卖出去正好可以大赚一笔。

  三·房产投资

  比现在的房地产投资容易。

  一栋租金几十元,隔断后可以转租给八九个人。每个房间平均可以收取10-15元房租,一个月收租就可以收一百多块。到解放前夕,二房东的超收房租达到430%—1400%。

  四·放小额贷款

  民国商行,除日常存款汇兑之类的业务外,外资银行主营业务是政治性贷款;而国内银行发放的贷款也多为农工商用贷款,并没有开办针对个人的小额贷款业务。民间借贷,主要还停留在熟人借款或借高利贷上。

  大师理财之道

  鲁迅

  “说什么都是假的,积蓄点钱要紧”

  鲁迅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写书的稿费,还有就是在大学任教的工资,以及在担任教育部官职的工资,据记载鲁迅当时在教育部任职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约为350块大洋,而稿费因人而异,平均水平应该是千字10~20大洋。只看工资和稿费的收入来说,鲁迅就已经属于高收入人群了。

  鲁迅的理财头脑体现在房产投资上。

  鲁迅曾花了4100块大洋在北京买了27间瓦房,后来鲁迅又在北京别的地方买了一套四合院,花了大概约800大洋。

  鲁迅为什么要买这么多房产呢?

  民国初期,北京房价相对低迷。一是房屋供给量大,特别是定都南京后,各机关南迁,空房更多,二是城市人口少,需求有限。当时北京城区各类建筑物,每间价格从300元到25元不等,郊区为260元到20元不等。

  鲁迅先生1919年在八道湾买了“三进的大院子”,只花了3675元,相当于他11月的收入,1925年,鲁迅又在阜成门内购买了一套小四合院,不过800元左右。

  1941年起,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北京房价飞涨。根据1946年1月抽查,当年瓦房最高交易价每间2.4万元,最低7千元。可到6月,瓦房每间最高交易价已达17万元,最低3万元。到1947年,瓦房最高价每间308万元,最低56万元

  京城居,大不易,自古皆然。

  梁启超

  “项城坐镇于上,理财治兵,此其所长也。”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遭到通缉,流亡海外。当时在海外华侨中,保皇党依旧有很大的实力,两人便以“保皇会”的名义,用股份制方式,向港澳地区、北美和大洋洲华侨出售股票募集资本,创办“广智书局”(位于上海外滩租界)和“新民丛报社”。梁启超没钱,但能写东西,他以提供文稿作为“技术股”,占了1/3的股份。

  《新民丛报》初创,主要文章几乎都出自梁启超之手。《新民丛报》在清末年轻人心中的地位是十分高尚的,因此销量不俗。毛泽东曾回忆:“16岁时,读到了《新民从报》,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报纸畅销,报社的回报自然丰厚,在1902年到1903年间,梁启超分得“新民丛报社”红利上万银元,当时1大洋的购买力,约合今人民币100元多一点。

  也就是说,梁启超干一年,就成了百万富翁。 

  民国建立后,梁启超在天津创办半月刊《庸言》,当月他在家信中说,《庸言》第一号印了一万份,没多久就卖完了,还有续定数千,形势喜人。明年二三月间,销售额估计能达到二万份,要是真这样的话,“则家计粗足自给矣”。如果每期的实销都能达到二万份的话,“年余五六万金耳”。

  北洋时代,梁启超也曾两次担任政府总长,一是1913年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二是1917年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时间都不长,以梁任公之人格和赚钱能力,实在没必要贪墨。1922年,梁启超在清华学校兼课,后应聘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月薪大约四五百银元。无论是当政府总长还是清华导师,梁任公的工资收入肯定是小意思,他的版税就不得了。民国初年,版税给的最高的地方,当然是成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当时有多火呢?据学者陈明远考证,“民国初年,全国书籍营业额约为1000万元,而商务印书馆约为400万银元,占五分之二。”

  尚在清朝末年,许多文化名人,如林纾、蔡元培、梁启超都与商务印书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梁启超在商务印书馆拿的版税虽然比不上林纾和蔡元培,但为数也不少。

  仅仅举一个例子:1922年10月,梁启超给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张元济写了封信,提到自己所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书,版税照旧为40%;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稿酬为千字20元。张元济则回信说:“千字20元的事情,请别跟其他人说,要是大家都知道了,每个像您这样的高手都这么要,咱支付不起……”

  梁启超颇有经济眼光,将不少钱拿来投资,譬如他是天津中原公司的股东,也曾往北洋其他实业里投资。1928年他给女儿的信中透露:“有二万内外资本去营业。”也就是说,无论在政界、文化界,还是金融界,梁启超都游刃有余。不过梁启超平时作风俭朴,除了喜欢发表政论,干点“通电全国”的事儿,个人倒是没多大开支。顺便提一句,清末民初发电报可是相当烧钱。对政府的行为有所不满,给全国有影响的几百家报纸都发一通电报的话,一次就得花掉上千银元—梁启超每年都要以个人名义干几次,足见其豪奢。

  但若说梁启超是文人中“理财大师”,另外一个人肯定会冷笑几声—没错,此人就是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

  康有为

  “爱才养士,广厦万间,绝食分甘,略无爱惜。”

  民国年间,康有为在文坛上的地位显然不比在晚清那会儿,即便后起之秀们对这位顽固的保皇派精神领袖多有批判,却丝毫影响不了其张扬着发大财。

  学者徐世存对其的评价是“谋国不成,谋家有成”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组织“保皇党”,需要缴纳入会费2元,海外华侨对维新志士多有同情,故而康有为筹措经费,收益颇丰。

  再比如1906年春节期间,他访问墨西哥,受到当地隆重接待。当时墨西哥城正在筹款修筑有轨电车,他敏锐地意识到电车轨道经过的地方,必将成为人气旺盛的商业圈,地价必定随之飙升,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赚钱的机会,便大量购置电车轨道经过之处的地产。没过多少日子,地价果然上扬了好几倍,他轻轻松松获得了10多万银元的赢利。

  1921年,64岁的康有为在英租界内的愚园路购地10亩,建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住宅,取名“游存庐”,后世称为“康公馆”。

  晚年的康有为有两大爱好:一是投资房地产,二是四处游玩结交朋友,有时候两者结合起来,在游玩中投资赚钱。除了投资房产,康有为一年卖字也能赚不少钱。另外,康夫子颇有任侠之风,家中常驻的门生弟子、新朋故友,少则十余人,多则三十余人,全都能享受到贵客般的款待。遇到囊中羞涩的青年才俊上门求助,康有为基本上是慷慨馈赠。康有为喜欢大宴宾客,书画大师吴昌硕、诗人陈三立、教育家蔡元培等都是他常请之人。他也好收门徒,如画家徐悲鸿、刘海粟均是拜门弟子,得其相助不少。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我现在还要都导你一个生财之道,凡是策划一件事情,先要像看病一样,看清了病情之后,需要订下一个治疗方案,有些只是短期内可以痊愈,有些不是一时可以获愈的,就要逐步地预定治疗方针,初步该怎样?有了进步又该怎样?最后应该怎样?办事也是如此,先要有一个方案,准备的情况要有百分之二百的程度,预备这件事情随时发生变化。要是能够有对折收获,就是百分之一百的成功;要是只得三折的成就,也还有六十分的希望,如果你方案定得好,可能达到一百二十分的成绩,那就更好了,这是一切生财之道的基本方略。”

  ——《银元时代生活史》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