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一幢幢楼房瞬间坍塌,一个个生命悄然而逝。抗震救灾,一个个繁忙身影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瞬间。废墟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坚毅而不屈的脊梁;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一幢幢楼房瞬间坍塌,一个个生命悄然而逝。抗震救灾,一个个繁忙身影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瞬间。废墟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坚毅而不屈的脊梁;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很久,但对于我们来说,有些事永远值得铭记。在灾难发生之后,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甘仁编著的一本书《爱的震撼——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里边记录了一些直到今天依旧让我们感慨的故事。我们编辑整理,从今天开始,和各位一起用声音回顾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瞬间。
今天我们首先要说的,是美丽女生邓清清。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0分,上课的预备铃声响了。午睡后的邓清清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他们的教室在这个5层教学楼的第二层。下午第一节是地理课,是她最喜欢的课程。不过今天,邓清清感觉头特别晕。是不是病了?她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会儿。
突然,教室剧烈地跳动起来。同学们的尖叫划破了校园的宁静—“地震了!地震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快跑!”邓清清抓起课本,撒腿就往外跑。刚到门口,就听到“轰”的一声,整个教学楼应声倒塌。邓清清感到一阵剧痛,眼前顿时漆黑一片。不知过了多久,她从眩晕和恐惧中慢慢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埋在地下了。她伸手探了探四周,头顶斜着一大块楼板,双腿被散落下来的废渣埋了一大截,胸口被一块石板顶着,除了双手,她全身不能动弹。过了一会儿,她感到有黏黏的液体滴到身上,顺着摸上去,竟是一个同学的腿。滴下来的自然是血。这时,邓清清听到了喊叫声和呻吟声。她知道,还有同学和她一样活着。但是,外面没有任何声音。她害怕极了。
在恐惧之中,邓清清撑到了5月13日凌晨0点48分。武警水电三总队的第一批官兵此时赶到了蓥华镇中学。
一些孩子很快被救了出来。这时,一块大楼板下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叔叔阿姨救我!叔叔阿姨救我!”
“是邓清清的声音!”初一(1)班班主任陈全红急切地说:“清清,是你——”还没问完,“砰”的一声,一个石柱从旁边未倒塌的综合楼上掉了下来。余震又开始了……
余震一结束,武警官兵用起重机把楼板吊开。陈全红老师拨开人群跑了过去,跪在地上,用手电筒往里面照。在很深的地方,有一个缝隙,透过缝隙,可以隐约看到一个小女孩的脸。
“清清,是你吗?我是陈老师!”
“是我,陈老师。我们班还有同学活着,救救我们!”
“不要怕,解放军叔叔会救你们的!”
“老师,我动不了,头有点痛,我的头破了,我不怕!”
邓清清被埋得比较深,武警官兵的挖掘工作进行得非常困难。同时,被埋的孩子们必须保存体力,不能再和老师说话,并且不能睡着。邓清清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她说自己身边有书,想让武警叔叔给她递进去一个手电筒,她要为其他同学读书,让他们别睡着。
战士们迅速找来一根竹竿和绳子,将手电筒慢慢吊送到邓清清的手边。
废墟下,手电筒亮了。邓清清微弱的读书声,甚至传到了外面……
在蓥华镇中学,无论学校的校长、老师,还是参加营救行动的武警官兵,都会多次提及邓清清的名字。在黑暗的废墟中,是她按亮手电筒,把读书声传给活着的同学们,鼓励自己和同学们坚强起来,战胜死亡的威胁。
凌晨5点30分,武警官兵切断最后一根困住邓清清的钢筋,移走了压在她身上的最后一块障碍物。此时,人们发现:邓清清仍然拿着手电筒,还在看书!
见此情景,陈全红老师忍不住放声大哭。她握着担架上邓清清的手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就在这时,邓清清的父母也从10余公里外的家里赶来了。他们轻轻地抚摸着邓清清的脸:“清清,别怕,爸爸妈妈都在,你真勇敢!”
也许是在邓清清坚强意志的感召下,张曼、罗瑶、蒋蒙、廖友瑶等同学,坚强地忍受了十几小时、几十小时的痛苦,最终一个个获救……
获救后,邓清清被送往成都市双流第一医院。她的母亲陪在一旁。邓清清的身体恢复得不错。
“只要女儿在,我们就满足了,家没了可以再盖。”看着女儿,母亲觉得彻底坍塌的宅院算不了什么。而邓清清则几次含着泪告诉周围人:“我要感谢所有参加抗震救灾的人,我会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他们!”
第二个要说的故事,“吊瓶帅哥”李阳。
地震废墟上,一个男孩托着吊瓶给积压在两块楼板之间的同伴输液——“托吊瓶的帅哥”,一时间因媒体的传播而震撼了千百万善良的中国人。
这个男孩叫李阳,北川一个普通的中学生。
李阳并不特别出众,如果不是这场大地震,他的日子应该会平静流过。但是这个男孩在这场大地震中“非比寻常”的举动,却成为一个关于生命、希望,关于爱和坚持的符号。
2008年5月12日,活泼好动的李阳那一天前往县委礼堂,在一个活动中代表学校表演街舞。14时28分,活动尚未开始,县委礼堂便在大地的晃动中崩塌下来。幸运的是,李阳和同学们在生死瞬间及时撤离出来。
周遭的建筑物陆续倒塌,余震还在不断持续,在焦急等待的过程中,惊魂未定的李阳得知北川中学已被夷为平地的消息。一个小时之后,情况稍微稳定下来,活动组织者安排学生们离开,李阳的第一个念头并不是回家看看,而是迅速地向学校的方向飞奔而去。
“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有个很强烈的感觉,我的父母肯定没事,但我很担心同学校的表妹,我要去救她。”李阳说。
这段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此时却是那样艰险而漫长。当他回到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学校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完全惊呆了:每天传来琅琅读书声的教学楼从视野里消失了;赶到的医护人员正在残垣断壁中艰难地搜救;平日里嬉戏玩耍的操场上,到处是满身血污的学生。李阳冲上了瓦砾堆,他听见石板下传来了呼救的声音—那里还有人!当他走近细瞧时,才发现被压在底下的竟然是自己的好兄弟廖波。
由于被石板压住了腿部,廖波暂时无法被救出。赶来的医护人员为他打上了点滴,但是还有太多的伤者需要救助。此时没有人能够停下脚步照料他,李阳立即承担起手举吊瓶的重担。
当时廖波的神志非常清醒,在痛苦地呻吟,李阳大声地在一旁鼓励着他,让他一定挺住。当时他说的一句话,事后感动了无数读者:“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不想你死!
在李阳的记忆里,尽管那个下午目睹了恐怖景象,但是仍然有几位同学和他一样,也在废墟中千方百计地救助着兄弟姐妹。当时余震仍在持续不断地袭来,脚下的废墟还在不时剧烈颤抖,但此时李阳的脑海中已不再有任何恐惧的感觉,“因为活了第二次的关系,我从此以后就什么都不怕了!”
虽然李阳坚称自己1米7,但是在篮球场的对手面前,他并没有占据空中优势,只是他的反应更加机敏,虽然赤脚穿着拖鞋在场上搏杀,却也频频出手得分。
在球场上,李阳和廖波是一对配合非常默契的好搭档。但在生活中,两人却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我的性格比较爽直,廖波和我不一样,他比较内向。”李阳最崇拜的篮球明星是科比,他说不出廖波的偶像究竟是谁。
经历这场劫难,李阳将廖波视为“患难兄弟”。说起到重庆看望廖波时的情景,李阳说:“他看见我特别高兴,一直握着我的手,连说了好几声谢谢。”李阳对自己的兄弟说:“你很勇敢,是个好样的!”此时,廖波的一条腿已经被截肢,但李阳说廖波的情绪很好,也能够坦然地面对这个现实。
李阳的性格大大咧咧,他甚至不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哪天。2008年5月24日是廖波的生日,李阳说他以后可能还是会忘记自己的生日,但是他一定会记得廖波的生日。永远被铭记的还有5月12日这个黑色的日子,用李阳的话来说,那一天他们两个人“得到了重新再活一次的机会”。
第三个让人感动的瞬间,是唐雄夫妻的超越死亡。
2008年5月18日9时10分,北川重灾区医生唐雄与死神搏斗139个小时被成功救出,他和妻子是被同一个战士成功救出的,钢筋混凝土下夫妻俩通过悄悄话鼓劲,废墟之上消防官兵在余震中冒死相救,大喜大悲中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2008年5月12日,北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大夫谢守菊休班,2时28分正躺在客厅的沙发上午睡的她仍然睡眼矇昽,丈夫唐雄推开门正准备去上班。“小乖,地震!”唐雄看到门外的大楼开始摇晃,赶紧喊妻子,他回头望了一眼妻子。谢守菊滚下来便钻到沙发底下,随即砖头瓦片把夫妻俩阻断。
“哥哥,你在哪里?”谢守菊在沙发下把自己保护得很好。“小乖,我没多大事。”她听到丈夫微弱的声音。两个人喊着对方的呢称不断鼓劲,谢守菊更是鼓励丈夫坚持住:“一定会有人救我们的,我们一定能活着出去!”
谢守菊尚且可以看到微弱的光线,能分辨出白天和黑夜。她提醒相隔两米远的丈夫,白天再求救,晚上就养足体力。坚持了一天,谢守菊实在想吃东西了,她从沙发底下伸出手臂,从旁边的茶几上够到了平时最爱吃的零食豆腐干,大概手指长的一小袋豆腐干,她实在舍不得多吃,每次只咬一小口,她知道丈夫那里什么也吃不到,告诉他如果自己出去就会回来再救他。
又熬过去一天,她感觉喉咙开始烧着了,于是又使劲够到了茶几上的一个小杯子准备接点小便……
“下面有人么?” 2008年5月15日7时,谢守菊听到她头顶上有战士们断断续续的搜救信号。她使出浑身的力气喊:“有人!”
海南消防总队的战士们听到求救信号后,赶紧展开搜救,夫妻俩在钢筋混凝土中被求救的信号振奋着!12时35分,谢守菊被成功救出,幸运的她只是略微受了一些皮外伤。可是,无论她怎样呼喊“哥哥”,没有听到任何回音。
把她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战士余德英劝她,也许你老公是因为你获救太高兴了,稍作休息一下吧,这样也好节省体力。
死里逃生之后,谢守菊没有着急去救丈夫,因为当时那个地带十分危险,余震很多,救助器械也很难弄上来,她也完全相信医生出身的老公肯定会有自救的办法,她便毫不犹豫地去参加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给伤员包扎、换药,她也多次回到丈夫那里呼喊“哥哥”。
2008年5月17日8时,她趴在废墟上继续喊“哥哥”。“小乖……”她听到了从底下传出了声音,喜极而泣的她立即找部队救她的爱人。而恰巧这时海南消防总队又经过此处进行搜救,她认出了救她的余德英。“我老公还活着,你们快救他。”一场生死营救再次展开。
调集兵力、搬运切割器材、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他很懂得自救。”余德英说,唐雄在废墟下并不急躁,非常配合救援人员。当救援人员通过细缝往下扔小石块确定他头部的位置时,他说:“距离我大概20公分远。”搜救工作进行到2008年5月17日夜间,开始有小雨。
2008年5月18日1时许,地面摇晃得厉害,又地震了!守候在一旁的谢菊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她担心刚刚有一线希望的丈夫,也担心救援人员的安全,幸亏没有出事。3点左右,救援人员看到了唐雄的后背和头部,又挖掘3米深的洞,距离唐雄2米通过细管把水喂给了他。
9点10分,被困139个小时的唐雄被成功救出。“我要入党,还要生个孩子。”唐雄出来后表达了他的两个愿望。“当时看上去他很憔悴,但是没有多大伤。”余德英的心终于放了下来。18日10时50分,唐雄被呼啸的120急救车送到绵阳市中心医院。
呼吸困难,重度挤压伤,血钾急高,肺功能衰弱,软组织坏死——六天六夜在黑暗里的煎熬使唐雄整个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已到了极限。医生马上对他进行紧急处理,除去身上所有衣物,全身消毒,补液。
“我们会尽一切力量抢救他,生命的接力棒传到医院,我们一定要把这一棒接住,让这个生命继续下去。”绵阳市中心医院院长王东表示。
医院根据唐雄的身体情况,特设了一个无菌病房。
16时30分,谢守菊终于又见到了丈夫。她看不到丈夫的脸,因为怕强光刺激,医生一直用布蒙着她的眼睛。她扑到丈夫的床前,用她那无限温柔的声音,重复着那六天来已经重复了几百遍的话—坚持,坚持下去。她告诉丈夫最好的医生在给他治疗,武警总队的领导,海南救援队—都来慰问他。
听到爱妻的声音,唐雄动了动手指。也许是想握握妻子的手,因为害怕细菌感染,守菊没有去握丈夫的手。
经过几个小时补液和休息,唐雄的体力稍稍恢复了一些。他动动头,轻轻地哼哼,这是唐雄能给妻子的最大的回应——这不仅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奇迹的背后,是爱的力量,支撑着一对患难夫妻超越废墟下的死亡,直至迎来获救的曙光。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