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基本原则 酒店企业管理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戴士弘先生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6+2),其中的“6”是指:(1)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2)突出能力目标;(3)项目任务载体;(4)能力实训;(5)学...
“6+2”基本原则 酒店企业管理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戴士弘先生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6+2),其中的“6”是指:(1)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2)突出能力目标;(3)项目任务载体;(4)能力实训;(5)学生主体;(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原则中的“2”是指:(1)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必须要注意采取“渗透”到全院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2)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必须要注意“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6+2”基本原则可以代表先进职业教育观念的主要内容,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中可操作、可展示、可核查的内容,解决了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本文以“酒店企业管理”课程为例展示“6+2”基本原则在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和地位
“酒店企业管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酒店日常管理的工作过程与实践为基础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酒店管理综合能力,符合酒店管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任职岗位群的要求。
2.课程对应的岗位
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体中心、人事部、营销部等部门的服务与中低层管理人员
3.工作任务
制订酒店管理的目标与计划,酒店员工招聘与考核,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酒店运行成本的控制。
4.先修与后续课课程
先修课程是:酒店服务礼仪、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会议服务与管理;后续课程是: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二、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能能开展酒店基层管理工作:(1)能根据酒店服务内容设计酒店服务与管理业务服务流程;(2)能编写酒店管理执行计划,能组织落实计划;(3)会从事酒店员工招聘工作;(4)能制订酒店培训方案并能培训酒店服务员;(5)能制订和设计酒店岗位薪酬;(6)能制订酒店服务质量标准;(7)能制订和实施酒店餐饮采购制度和设计仓储管理流程;(8)能策划酒店节能环保和降低物耗的管理方案。
2.知识目标
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酒店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1)掌握酒店管理服务业务的主要内容;(2)掌握酒店基层管理活动的职能;(3)掌握酒店管理目标与计划的构成;(4)掌握酒店组织的部门的构成与职能;(5)掌握酒店人力资源与管理的基本原理;(6)掌握保证酒店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7)掌握控制酒店成本的管理技术。
3.素质目标
本课程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1)形成酒店基层管理者的现代管理服务理念;(2)养成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3)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4)自学能力;(5)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6)前沿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交流中心的日常管理为综合贯穿项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学院交流中心半工半读,将学生分配到交流中心的各个部门,下课后即到各部门上班。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围绕交流中心的日常管理活动来开展,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以课程涉及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以5个具体的子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所包含的12个训练任务为驱动,在具体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四、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课程考核设计同样强调形成性考核,体现综合应用能力。
1.形成性考核(占70%)
(1)平时成绩(占形成性考核的20%) 包括考勤(5%)、学习态度(5%)、课堂提问(10%)。
(2)项目成绩(占形成性考核的80%)
具体分值见表2。
2.终结性考核(占30%)
采取笔试(开卷)方式进行,运用所掌握的酒店管理的知识,写一份改进本部门工作的设想。
五、结语
基于“6+2”基本原则的高职“酒店企业管理”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以仿真及全真的酒店企业管理工作(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所包含的任务为驱动,在具体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充分体现了高职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开放交互性的要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酒店管理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市场经营;规范性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实施土建工程项目的现场集中反映了建筑产品的价值、企业施工的水平、项目施工的流程,是实现所有可利用价值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加强对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到优化企业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施工现场管理是指对企业负责承建的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人员分配与任务分配,并进行实时的有效监控,已达到完成工程项目的目的,它是企业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到优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完成企业的整体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目标,从而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管理者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该建筑产品完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加强对企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的培养,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优化企业的各项制度,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同时,企业施工现场的秩序有无,人员是否分配合理,工作效率是否高效等都集中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最好体现。由此可见,狠抓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促进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企业内部良性循环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若干基本原则
1.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原则
注重企业施工成本的计算和市场需求的关注,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往往企业会忽视了这些基本原则,而把目标放在只抓施工进度和建筑质量上,这都完善现场管理的制度是极为不利的。任何项目的完成都应该建立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的前提下,这就要求管理者做到准确测量、精确估价,精打细算,力求以最少的输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杜绝浪费和支出的不合理现象。
2.坚持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原则
具有科学性的施工过程既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投入,又能做到施工管理过程的科学有效,真正符合现代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流程,做到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才能称作是科学合理的施工过程。
3.保证施工现场的规范性原则
保证施工现场的作业规范性是按时完成建筑任务的必要前提,也是基本的现场管理原则之一。只有在统一的标准下,企业施工人员才能遵照统一的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用规范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避免了施工人员的主观随意性。在这样的前提下,管理人员才能有计划地实施管理任务,合理安排人员配置,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
二、就施工企业管理的现状提出的相应措施
1.注重人的发展,形成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就对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注重人的发展,形成一套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是摆在管理人员面前的难题。复杂的施工现场,杂乱的工作种类,困难的人员分配等都是企业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最短的工期内达到最佳的建筑效果,这就要求现场管理人员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做到时时监督,不放松任何检查,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专长,配合上级的现场管理,从而科学高效的完成承建任务。另外,对员工思想道德的建设任务也是现场管理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2.形成以班组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企业现场的管理组织形式对优化人员的分配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以班组为中心的分配方式无疑是比较有利的。在现场施工的范围内建立班组,让员工各得其责,既实现了员工的使用价值,又保证了管理人员的时时监控。通过班组的形式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保证按时完成建筑任务、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因为班组是施工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抓住班组的建设就是抓住了管理的核心,因此,形成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是完善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3.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投入
企业的施工质量是企业存活于市场经济下的必要前提,它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在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投入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企业的施工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价廉质优的产品无疑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建筑企业同样如此,如何达到这一双赢的局面,是施工企业经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成本的高投入只会影响企业的有序发展,甚至遏制它的发展进程,难以继续开拓市场,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收益。
4.明确市场需求,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在市场的需求下开展生产任务,是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必然要求。同时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也能帮助企业缩短施工周期,优化施工流程,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有效的管理组织形式,降低物资消耗和成本投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监控,激发员工团队合作的意识,这些都是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如何做到对其合理处置,最大程度地实现施工目的,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结语
一、“新网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优化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强化服务功能、惠农便农利农为目的,以改造、整合、提升、优化供销合作社现有网络资源和传统经营业务为重点,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在全市加快构建机制健全、管理规范、功能完善、有序和谐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二)主要目标:自2011年到2015年,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培育壮大2-3个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销售额超亿元的连锁经营骨干企业,改造、建设12个规范的经营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配送中心,160个营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级超市,发展2000个营业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店(农家店)或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全市90%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达到一县两中心、一乡二超市、一村一店,构建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形成以县域为中心、以乡镇为骨干、以行政村为网络终端,配置合理、城乡互动、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三)基本原则: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形式多样化、经营方式连锁化、服务功能综合化”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连结城乡、供销并举、综合经营、系列服务”的优势,大力发展“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实现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二是改造与新建并重、以改造为主的原则。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完善经营设施、整合重组资源、优化网络布局、实现网络对接,走低成本、高效益的联合发展路子。“新网工程”要与商务部门组织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搞好衔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三是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坚持按经济规律、市场机制办事与政府推动、政策扶持相结合,加快供销合作社开放办社步伐,推动“新网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新网工程”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培育一批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突出经营主业,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要把产权制度改革与培育大中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结合起来,通过产权重组、企业并购、投资融资、开放办社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优化社有资本配置和产权结构,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体制新、机制活、带动力强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带动“新网工程”建设。
(二)规划建设四大流通服务网络。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根据当地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结合“新网工程”建设要求和连锁网点布局,通过自建、联建等方式,加快规划建设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商品流通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
(三)建立健全农副产品市场购销体系。供销合作社要在农产品集中地兴办专业市场,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完善仓储运输、质量检测、信息服务、加工增值、冷藏物流等功能,健全农副产品市场体系。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培育一批管理规范、产品特色突出的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抚育一批品牌化农副产品,促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农副产品市场和连锁超市等网络的有效对接,尽快建立起集生产、加工、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副产品市场购销体系,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
(四)完善提升终端网络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在农村网点多、覆盖面广的优势,结合全市开展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按照“形象新、环境美、功能全、服务优”的标准,不断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社、社区服务中心功能,使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网络逐渐成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日用消费品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载体,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五)着力健全网络管理运行机制。按照现代流通标准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对社属直营店、加盟店的管理,统一品牌标识、统一商品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服务标准。创建和培育自己的连锁企业品牌,建立规范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快商品配送体系建设,引进现代管理方式,加快信息化技术应用步伐,建立健全“新网工程”的管理运行机制,增强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的整体竞争力。
三、落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新网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流通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对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扩大农村消费,规范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市供销合作社要履行好对此项工作的指导、检查、管理和督导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政府要把“新网工程”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明确专人负责,统筹安排,精心部署,帮助解决“新网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要想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内涵理解的前提是对绩效内涵的理解。所谓绩效就是指组织中个人或者群体在特定时间内取得工作成效的总和,是一种工作效率。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就是指专门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在特定时间内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并进行总结。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是由项目员工管理绩效、项目安全管理绩效、项目财务管理绩效、项目技术管理绩效、项目进度管理绩效、项目质量管理绩效等六个方面构成。
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原则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中只要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所涉及的相关利益都可能成为评价主体。这必然包括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等。不管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估主体是谁,都要遵循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2.1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目标性原则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企业管理组织要现代化,尊重科学的组织行为,明确企业的组织功能,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实现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管理手段上要先进化,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的实现。建筑施工项目的目标性包括建筑施工项目的过程性目标、建筑施工项目的约束性目标、建筑施工项目的结果性目标,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绩效评价必须要以各级项目作为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对建筑施工项目的目标实施状况作为基本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不脱离施工项目所要求的基本轨道。
2.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系统性原则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一个极为复杂的管理系统过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系统的运动过程在运动过程中有三部分构成: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者、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对象、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手段。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放置在特定的建筑施工项目环境中,就会产生新的功能。看待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过程必须要将其放置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来,才能从根本上解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全部内容,发现该项目的本质特征。在现代管理机制中,要求管理系统对象时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绘合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环境相关原则等五项基本原则。要求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必须要从其整体出发,注意系统内部各方面之间的联系,分清层次,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处理好项目内部和环境的关系。
2.3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公正、适时原则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要求评价机构要公平、公正、求真务实的对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价,任何人或者单位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得营私舞弊,有任何主观偏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评价机构或者企业自身或者个人,都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而且必须适时、有效,将其作为提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一种监督与促进手段。
3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六个方面构成,本文主要围绕着项目财务管理绩效、项目技术管理绩效、项目质量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1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项目的财务管理绩效考核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的盈利。这需要在提高企业施工项目的利润、降低项目成本、资金流通的流畅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制定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项目的资产运营状况、项目的效益状况、项目的成本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有效地体现。
3.2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项目的质量管理手段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检验和工程质量评定两个方面。项目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时对项目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对项目的各个分支及工程进度的质量评价。需要在项目管理的工程合格率、优良率、返工损失等部分予以充分考虑。
3.3建筑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每一个建筑施工项目都存在着技术上的客观可行的施工方案,项目的技术管理方面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施工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实现建筑施工项目目标的实现。建筑施工项目受到新技术推广项目数、自主研发新技术等指标来评价施工项目的管理绩效。
4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手段
[关键词] 现代管理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未来管理模式
§1 问题的提出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⑴具体而言,管理目标和计划的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运作,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和安置,以及对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调整,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现代管理既然以人为中心,在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反思。
最早研究企业价值观和社会文化传统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L.Barnard)和菲尼普.塞尔茨尼克(P.Selznik)。1970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戴维斯(S.M.Davis)在《比较管理—组织文化的展望》中,明确而系统地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等角度研究管理理论。1971年,德鲁克把管理与文化直接联系起来,他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应该是——受文化制约……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⑵遗憾的是,当时这一论断未能引起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应有的重视。直至70年代后期,由于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惊人的应变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才迫使美国管理学界认真研究和分析日本的企业管理,发现两国企业在制度、结构、战略等“硬件”方面并无不同,差别只在人员、技能、作风和最高目标等文化的“软件”方面,从而证实了文化和价值观比管理理论方法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此后,有关管理差异的文化背景和根源问题,日益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面向全球性文化空间的中国管理理论作指导。本文通过审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探究现代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以期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2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保留了那些以生命一体的观念来了解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以及对于奥秘的宇宙万物本原所体悟出极高明、精微和深广的古老智慧结晶。⑶在这一方面,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国际中国管理研究学院院长成中英先生把中国古代无行说同西方管理理论相结合,通过整合,提出了极具独创性的理论——C理论,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⑷。
以下,我们就以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框架为基本线索,对其中所契合的中国传统管理理念作概要性的分析和探讨。
2.1 战略管理与中国古代战略设计理念
有效的管理从制定战略开始。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全面系统地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国先秦诸子的治国思想和以《孙子兵法》为主的治军理论,就包含了许多可用于研究企业战略性决策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其中,“修己”与“安人”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个人管理逐步实现从自律到自觉的飞跃,通过推己及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对现代企业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企业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孙子兵法》明确提出“五事”、“七计”是决定战略决策成败的基本因素(5)。 “五事”乃“道、天、地、将、法”。按现代意义来理解,“道”是一种宏观的、全面的、客观的政治、经济环境;“天”,即天时,指机遇,或一种客观的情势;“地”,是地利,即企业的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所初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生产能力、产品销路及交通运输情况等;将,指的是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才智、诚信、仁慈、勇敢和威严等方面;法,就是法制、组织的结构、层级关系及相应的规范、准则等。以上“五事”,可作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进行企业环境分析的总纲。“七计”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对现代企业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在这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总之,五事主要分析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与机会、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与不足,“七计”更注重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当然,企业在决策时,不仅要了解“五事”、“七技”,更重要的是研究它们作为战略要素的主次关系及其相互联系、作用的时间、方式和程度,从整体上观察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以便作出综合评价。
2.2 现代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传统“分”、“合”说
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组织工作的任务就是设计一决策和沟通网络,使组织内成员明确谁去做什么,谁要对什么结果负责,并消除由于分工含混不清造成的执行中的障碍。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基本原则(6)。这是现代管理理论关于组织工作的基本观点。
在我国,《荀子》一书集中了对组织问题的探讨。荀子认为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而“分”又是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必要前提,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群体内部就会发生争夺。按现代意义来解释,“分”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1):
1. 明确为完成管理目标、政策和计划所必需的活动并加以分门别类。
2. 根据现有的人力和物力,并根据环境来使用人力和物力的最佳方法,把上述活动分成各个组。
“群分”是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导致的,也是解决各类组织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前提。所以,荀子认为“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也,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而“有分义,则容天下而治”(5)。
在分的基础上,组织工作的核心应是培养组织成员的团结和协作精神,以提高整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相应地,《周易》中有“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的论断,意指实现组织目标要通过管理者和组织成员的上下沟通。《孙子兵法》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之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故善战人之势,入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6)即对组织的要求,更在于其功用,特别是要求组织本身能产生出战斗力,这就是“势”,一旦形成这种组织,又能“择人而任势”,按组织的功能需要用人之长,组织就会具有一种“不动则已,动必雷霆万钧,一击成功,无可阻挡之势。”(6)
2.3 领导理论与中国传统激励方法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工作是指“影响人们为组织和集体目标作出贡献的过程。”(1)领导的实质是通过建立一种追随关系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由于人们往往追随那些他们认为可提供实现其愿望、要求和需要手段的人,因此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
多年来,西方学者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关于人性的各种看法,其中以沙因、波特、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登的人性假设最具有经典意义。他们大致都认为人经历了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的演变。(1)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有儒家的“人性可塑说”(其中包括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道家的“人性自然说”以及法家的“人性好利说”。
人性假说是管理者采取管理措施的必要前提。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这与我国道家、法家的看法不谋而合。只有儒家认为人性是可变的,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他们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西方的激励理论也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见表1)
表一 西方激励理论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
阶段 激励理论 基本主张
第一阶段 “葫萝卜加大棒” 主张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和处罚违纪者
第二阶段 满足“社会人”的需求 满足人在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社会和心理的需要,往往比经济报酬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 “寻找人的自我实现” 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满足人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人就会获得长足和持久的工作动力
第四阶段 多种激励方法并用 没有一种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人的万能激励方法,不能只采取单一的激励方法,必须根据不同的人及人的变化,采用适宜的激励方法
“士为知己者死”反映出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追随关系。《孙子兵法》中分析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儒家孔子提出“施仁政”,强调国家的统治者要象爱护亲属一样对待臣民,“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爱民必须体现在满足臣民的需要上,决策时必须顺应民心,从而形成凝聚力。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不分人的贵贱,赏罚要严明,这样才能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激励作用,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组织绩效。曹操违纪,自罚“割发代首”;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些历史典故都是执法严明的例证。只有做到恩威并施,才得以“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得心应手地运筹帷幄,使之无敌于天下。
“任贤律己”,“身先士卒”。这是告诫领导者要知人善任,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和激励下属。在这方面,《周易》、《孙子兵法》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对领导者的期望,认为领导者应反身修行,团结和厚待下属,以达到“上下同欲”的最佳协调状态。
2.4 控制与“礼治”、“无为”
在管理的控制职能方面,相对而言,西方管理学注重对物化结果或阶段性成果的控制,强调控制的实效性;中国传统文化则偏重于对人的控制,因而控制的标准模糊、不精确但更具柔性。
儒家强调礼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则力推“法治”。“礼”,其实是一种用来规范以等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即建立贵贱、君臣、父子等级从属关系为核心的名分等次。儒家认为对社会进行控制,必须“两手并用,先德后刑”。用孟子的话说即:“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最有效的控制,应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被彼得.圣吉(Peter.M.Senge)称为“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他认为应尽最大可能地让下属面对所有的课题,包括处理企业成长与持续经营之间的两难困境。换句话说,就是给他们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不再通过传统的复杂的控制系统,而是“通过学习来控制”,致力于改善思考品质,加强反思与团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无为而治”正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老子讲的“无为”是达到“无不为”、“无为治”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切地说,无为管理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在历史上,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均为“无为而治”的典范。
§3 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契合绝不是一种偶然,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日本企业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事实:以儒家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物质文明是可以共生的。可以预言,在二十一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管理文化的交融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站在现实的角度,我们可以对现代管理的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作出基本预测:
3.1 决策方面
中国古代系统思维与现代决策的结合将日趋紧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就从《孙子兵法》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孙子13篇《兵法》可与历史名著相媲美。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它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7)
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形成中国未来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中,将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孙子兵法》对组织的内外部因素和与这些因素相关联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系统、动态考察的思维方法,对企业决策者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3.2 组织方面
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一广大和谐的系统。打破这一系统,组织便不得安宁。所以管理者不可将自己与下属决然分离,而应始终把自己视为组织中的一员。
相应地,组织划分不能拘泥与技术的专业化、组合的便利性、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等因素,而应以“和”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分工、合作乃是达到“和”所需的手段,这样,不论部门如何划分,整体和谐所激发的向心力,就会促成真正的分工合作。
3.3 领导方面
21世纪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对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绵延5000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
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选人、用人、观人的经验和方法,相对于现代管理,中国古代更注重对人的“德”的考察,更注重候选人在其所处情境下的行为,较强调发挥人才的弹性去配合工作的需要。在人性的看法上,中国古代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内养外化,皆可成善”等观点无疑为中国未来的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4 控制方面
不得人心的控制,是不会长久的。科学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如果得不到下属的真心配合,将会变得毫无用处。这在预算编制、问卷调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古代先哲都非常重视对心理因素的把握,深知人心的向背,才是成败的关键。管理者应“道之以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人先正己”,运用“德主刑辅”的手段,才能实现“心悦诚服”的控制,以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总而言之,在二十一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未来的管理模式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一切有效的国际经验被融合并以民主化的形式出现;二是具有独特的管理创新。这种创新是由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孕育的,是其他民族只能学习借鉴而无法创新的。(7)如何重组现代管理理论与传统文化,兼顾人性与理性、和谐与原则,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将是中国管理学者所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⑴ 哈罗德孔茨等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P9、P102、P333-335、P441
⑵ 宋光华、王文臣,《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86;
⑶ 彼德.圣吉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⑷ 徐希燕,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研究,《哲学动态》,1999年第11期,P37;
⑸ 吴坚,中华古典管理思想初探,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3期(总第50期),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