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产业的核心是体育IP
体育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是指体育产业在自身的活动中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了有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收益并不归属于体育产业从业者。
优质体育赛事能够直接带动当地旅游、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消费,提升当地经济活力,是体育产业全景图中最核心的环节。周边的业态通过赛事的发达从中获益,并反哺到赛事本身的建设,形成正反馈从而推动产业整体的发展。
体育产业的核心是体育IP,从产业链的角度,体育产业全景图包括:
体育产业的核心产业链:体育IP→体育传媒→用户。所有其他环节依附于、服务于、受益于这条核心产业链;而核心产业链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
体育附属产业:依附于体育产业的行业。体育附属产业包括:体育培训教育、体育健康服务、体育用品、体育服装、体育智能硬件、体育彩票、体育金融服务等。附属产业是体育核心产业正常运营的基本保障,也是体育产业规模的放大器。例如,目前我国体育产业3/4的规模贡献来自于体育用品和服装。
体育基础设施:场馆建设+场馆运营。体育基础设施包括场馆建设和场馆运营,目前,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都还是政府主导,其中场馆所有权在各级政府手中,通常由政府自运营或者外包给市场化运营主体。
图1 体育产业全景图
图2 体育产业围绕体育IP的核心展开
二、体育IP的特征
体育产业的核心是体育IP,任何盈利模式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IP来展开。在不同的场景下,体育IP有不同的定义。从IP的类型来看,可以分为赛事、俱乐部和明星运动员。
表1 IP 类型举例
1、核心的供给要素是优秀运动员,
其提升需要时间
无论是赛事、俱乐部还是体育明星,最核心的要素都是优秀运动员。 优秀的运动员是打造优秀赛事的关键,是体育产业供给侧的最关键要素。
我国体育产业囿于长期封闭的举国培训体制,大众运动基础建设缺乏,虽然奥运会上我国的金牌数量往往高居前列,但主要由个人赛事贡献,在商业价值较高的运动类型以及团体类的运动上,优秀的运动员却屈指可数,使得赛事水平不高,尤以足球和篮球为甚。
表2 近三年奥运会中国所获奖牌分布项目
从近三届奥运会中国所获奖牌分布项目上,可以看到我国的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个人赛事以及商业价值不高的运动类型上。这些运动项目里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并不是依靠庞大的群众运动基础,而是 依靠庞大的人口基数来挑选天赋出众的运动员,集中资源进行封闭式训练。由于机制不健全、出路匮乏,经常被诟病为“一将功成万骨枯”。
表3 2015年世界体育明星收入排行榜
根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2015年世界体育明星收入排行榜为:收入最高的2位体育明星基本被美国、西班牙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所占据,而运动类型也集中在足球、篮球、拳击、橄榄球、F1等高对抗性、高娱乐性的体育项目上,这也充分说明高娱乐性的运动类型更具有商业价值。
大量优秀运动员的涌现,依赖于群众运动基础的建立、场馆的大规模建设、人才退出渠道的设计,与体制和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关系密切,而这些的改变非一日之功,因此,供给侧的提升需要时间的积累,难以一蹴而就。
2、体育IP具有稀缺性和永续性
优秀运动员的大量涌现需要时间的积累,运动员构成的赛事则更是如此。
赛事IP的形成:好酒需陈酿
纵观世界知名赛事,我们可以观察到:首先, IP需要很长的培育时间。世界知名的赛事,基本上至今都有百年的发展历史,无一例外。赛事的成长需要单项运动的普及、运营经验的积累、商业开发的成熟、自身质量的提高、影响力的沉淀和扩散等,这些决定了赛事从举办开始到成为品牌需要时间的积累。
表4 著名赛事发展时间一览
其次, 强势IP已成的领域,新IP培养机会较小。以上列举的各项著名赛事,在单个领域已经成为品牌,即强势IP。其影响力仍在持续积累,在这些领域,新IP形成的可能性较小。以世界杯为例,世界杯已成为足球迷的狂欢节日,所有的资源和认知都被其占据,再出现一个新的世界杯与其竞争,其可能性几乎为零。
优秀赛事IP是稀缺资源,处于卖方市场
优秀赛事IP的养成受限于项目本身的属性,也依赖于时间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在已经存在强势IP的领域,新IP的培养基本得不到成长空间。这意味着已有的优秀赛事IP是稀缺资源,赛事IP拥有方掌握着充足的议价权。体育赛事IP具有稀缺性,其形成需要时间,但一旦形成,则其生命周期则远超过其他内容产品,具有 永续性的特征。
3、IP的培育:高娱乐性、高参与性的赛事
更具价值
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体育赛事的类型也在持续扩张。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中,主要的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为:
表5 主要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一览
这仅是众多赛事类型中的一部分,而除奥运会之外,世界知名赛事所属的体育项目往往局限在少数几个项目中,包括足球、篮球、网球、赛车等。我们认为,这是因为竞技体育在实质上是竞技表演业,具有很强的娱乐属性。
竞技体育本质上是竞技表演,娱乐性充足更有利于品牌形成
从体育的起源看, 高对抗性和竞争性的体育运动更易得到青睐。
运动起源于原始人出于生存需要而狩猎和捕捞的活动,“更高、更快、更强”者方能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扩大生存的机率和延续血脉。因此在人类无需担忧衣食住行的今天,体育依然满足的是人类长期进化而形成的心理需要,高对抗性、高竞争性、高刺激性的体育项目更能得到人们的青睐。
赛事的充分商业化,推动赛事娱乐性和观赏性的进一步提升。体育运动的推广和发展离不开市场的作用,商业化融入体育赛事要求赛事本身具备足够的观赏性,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
而赛事的观赏性除了规则改良和商业开发之外, 与项目本身属性也密不可分。如钓鱼、举重、门球等项目,缺乏对抗性,运动本身不够动态,其观赏性相对来说缺乏,商业开发价值也有限,不利于IP的培育。
高参与性的体育项目能一定程度弥补竞技性和观赏性的不足,提高商业开发价值
体育运动本身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赛事的商业化前景,但如果其群众基础好,参与人数广泛,能够有一定程度的弥补。在这种情况下,赛事运动成为线下流量入口,通过其广泛的参与性,吸引用户从而具备商业价值。
高参与性项目应具有群众基础好、参与门槛低的特征。近年来路跑开始在国内兴起,一方面源自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健康的追求、政府和商业机构的推广,一方面得益于其本身的易参与性,对于参与者经济能力的要求不高。与路跑类似的运动还有广场舞、自行车等,参与的门槛均较低。
图3 近些年国内马拉松数量和参数人数直线攀升
三、我国的体育IP
我国体育产业由体育IP经体育服务业向终端消费者传导的链条始终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大多数体育项目都依靠政府直接或间接补贴度日,绝大多数体育场馆也都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支撑日常运营。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都需要承担着提升国家荣誉的崇高使命,产业发展高度依赖政策导向,体育产业链中赛事运营、场馆运营和体育营销的核心环节都由政府掌控,形成了严密的管理体系。 僵化的机制,严重限制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活力。
表6 国内顶尖赛亊IP
图4 中国体育赛事分类
图5 我国体育产业链关键环节仍以政府机构为主导
因此,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一直走在“去行政化”的道路上,但由于长期依靠政府驱动发展,体育产业链尚未形成有效的循环运作机制,体制因素在当前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巨大制约。
国产体育IP影响力较低、变现能力较差,因而整体亏损,同时体育传媒业在近年来高价争抢体育IP版权的过程中同样持续亏损。
例如,2015年中超联赛各俱乐部总收入约32亿元(其中中超公司收入7亿元,16家俱乐部合计收入月25亿元),作为目前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赛事,总体仍亏损15亿元。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在2014年甚至没有主赞助商,2015年也只有冠名商,赞助费仅为1000万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