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1998年8月下旬,我在金华宾馆组织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叫做“横店集团二次创业研讨会”,集团和下属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参加,同时,我还邀请了东阳市委书记、市长和横店镇党政领导参加会议。为什么要到金华去开会,不是横店没地方开会,而是为了不受干扰,让大家安心开会。
在会上,我一口气讲了3个多小时...
为此,1998年8月下旬,我在金华宾馆组织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叫做“横店集团二次创业研讨会”,集团和下属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参加,同时,我还邀请了东阳市委书记、市长和横店镇党政领导参加会议。为什么要到金华去开会,不是横店没地方开会,而是为了不受干扰,让大家安心开会。
在会上,我一口气讲了3个多小时。我从横店集团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讲到横店集团发展的方向定位,重点讲发展以影视文化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对横店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首先,我讲了横店集团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尽管我们平时都讲了,但要再一次认识。我说,我们横店集团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社区人民作贡献,要让社区人民生活水平走在全国农村的最前面。
接着,我讲了横店集团发展经济的方向定位,就是工业高科技,影视旅游高水平,依托第三产业致富是主目标。一句话,将来横店的富,不是富在工业,而是富在第三产业上。为什么?我讲了以下这些理由:
第三产业不但能使我们横店集团集体致富,还能够带动横店所有老百姓富起来。现在横店很多人在集团企业赚钱,但还有很多人不能到集团上班。第三产业发展以后,才能够让每家每户每个人(除了小孩和老人),都有赚钱的机会。
在横店办工业,特别是高科技工业,是有条件限制的,有人才制约、土地限制、水资源限制、环境容量限制。所以,在横店,想把工业规模搞得很大很大是不可能的。
如果企业都办到外地去了,让本地的老百姓都到外地去工作,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要共同致富,不可能把我们赚来的钱,白白分给他们,这是不可能的。
办工业的风险很大,特别是高科技、大企业,企业越大,风险越大。再说,任何工业产品都有周期性,产品生命没有了,要发展新的产品,必须要有新的投入。不是说不要发展工业,而是现在我们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发展高科技工业,赚取更大的利润,来发展我们的第三产业。
发展第三产业以什么为龙头?当然要以影视产业为龙头。影视文化产业能够带动文化旅游、带动商贸、饮食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第三产业是无烟工业,就业门坎低,适应面广,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差一点也没关系。影视产业发展起来,只要景好,总有人来,有钱就会有人来旅游。现在,我们走到前面去了,以后别人不可能再来造你这个东西了。
即使将来发生战争,你工厂可能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要瘫痪,几年后,工厂就是一堆废铁。但是,我这些景点在,大不了关门,打完仗,人们还是要过生活,我打扫干净,打开城门,元宝就会送进来。
所以,我说,有这么一个强大的物质基础,将来我们横店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永远倒不了的。换句话说,就是全部工业倒掉,横店人民生活还是非常富裕的。我们现在做事,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从长远的观点来考虑。
我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是大功劳,但是,真正留到现在,看得见,还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只有一个长城,一个兵马俑。现在,长城、兵马俑,一天有十几万中外游客去旅游,最多的时候是30多万人,光门票一天要收入多少啊!
美国最热闹的是拉斯维加斯、迪尼斯乐园、好莱坞,他们每天门票要收多少钱啊!那里本来是一片荒漠地啊,带动了多少人富起来!
所以,我提出来,我们发展经济的方向定位,从短期来说,是高科技工业为主,从长远来看,应该定在第三产业为主。
在一段时间里,有许多人对这个问题不理解、不认识,有的是嘴巴不讲,心里在骂;有的是嘴巴也在骂,在公开场合攻击;有的甚至说,横店集团深层次的问题,首先要停止文化建设,搞工业,如果再这样搞下去,横店非垮台不可。
我严厉批评了这些不正确的观点和指责。实际上,他们对第三产业缺乏知识,缺乏了解,只站在小天地里看问题。我提出,不说人家,就说我们内部,首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经过两天会议的讨论,可以说,大家接受了我的想法和思路,提高了对影视文化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认识。同时,东阳市和横店镇党政领导,也都明确表示支持我的发展思路。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次会议,对于横店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横店以影视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认识提高了,内部思想也统一了,因此,也加快了各拍摄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的进度。
不过,这样一来,却引起了许多上级领导和外面朋友的担心和忧虑。有一次,我到省政府去,办完事后,顺便去看望一位副省长。他既是领导又是我的老朋友,还是我们东阳老乡。在他当省计委主任的时候,我们就很熟悉,彼此说话都很直爽,没有客套,也不拐弯抹角。那时,他就提醒我,要我注意投资方向,把工业实体做好。我对他说,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是朝阳产业,前途无量。那个时候我们就争论过。
那一天,我到了这位副省长的办公室,他一见面就对我说,老徐啊,现在议论很多,你要注意呢!我说,你都听到一些什么议论啊?好像多严重似的。他说,你知道吗?在省府大院里,有一半人说你好,有一半人说你不好,说你瞎搞,乱来。我听后,禁不住大笑起来,我说,我是个农民,是个老百姓,这么大一个省府大院,有一半人说我好,我高兴都来不及,另有一半人说我不好,这有什么关系,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呀?
见我这么说,他看出来了,他的话根本没引起我的重视,于是,他接着说,老徐啊,我不是给你开玩笑噢,我是作为朋友提醒你哩!有不少领导说,横店徐文荣瞎投资,搞那么多非生产性建设,真是乱弹琴。你搞工业,特别是高科技工业,我支持你,银行不给你贷款,我可以找他们去说。可是,你搞什么影视拍摄基地,我就不能支持你。
我说,我们工业没有放弃呀,每年都有高科技新项目上马。搞影视拍摄基地,我们是开辟新的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看准了,你支持,我要干;你不支持,我照样也要干。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声音也越来越大,谁都有自己的道理,弄得秘书和工作人员以为副省长办公室出了什么事,好几次推门进来。副省长把他们推出门外,我们又接着“吵”。可是,我们争论了一个上午,谁也不能说服谁。
好几年以后,我请他到横店来看看。他来了,看到横店那么多拍摄基地,到处都有剧组在拍戏,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游客,看到横店新的电子工业园区、磁性工业园区,看到横店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说,老徐啊,你是对的!还是你有眼光,我服了你了。
当然,他这话是在看到横店影视城成功以后说的,而在我们初创,前景不明朗时,其实大部分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就连一直关注和支持我们横店集团发展的《经济日报》社的朋友也产生了疑虑。
1999年元旦过后不久,《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带着几个记者,到横店重点采访和了解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我陪着他们参观了已投入使用的影视拍摄基地和正在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并谈了我们以影视为龙头,发展文化旅游和第三产业的规划,回答了他们的提问。
不久,《经济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副总编和另一位记者的长篇署名文章。标题十分抢眼,眉题是“浙中偏僻乡村,8个影视基地,投资已达5亿,还要再投7亿”,主标题是特大号字体:“横店影视城 成败谁能知”。
文章一开头,就说“这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投资。也是一项颇有争议的投资。”接着是,“能成功吗?有人怀疑。失败咋办?有人担心。”
从头到尾,通篇文章充满着疑问,整个基调是怀疑的、否定的。从它的小标题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第一个小标题是“身临其境,你不能不为之感叹,感叹之余,脑子里不由冒出一个又一个疑问”。接着是四个带问号的小标题:“企业做大以后,该向何处扩张?”“投资如此巨大,资金从何而来?”“投入须有产出,能否产生效益?”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此事谁能把握?”文章的结论是,目前,对横店影视城的成败是非作出判断,显然为时过早。
文章写得不错,可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不相信横店人,不相信徐文荣,没有理解我徐文荣的思路和想法。
还有新闻界的人在《中国报刊月报》发表文章,说,美国好莱坞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应以美国好莱坞作为效仿的榜样,指责横店在“说大话”,是“天方夜谭”,还武断地说,横店影视拍摄基地“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没什么艺术价值,只不过应景一时而已。”我想,说这个话的人,就不是不理解我们的人,而是抱着极“左”思想不放,根本看不起农民,闭着眼睛说瞎话的人。
有时我觉得奇怪,我们中国的记者,天天在国内跑,没有语言文化的障碍,但眼光却赶不上一个外国学者。就在《经济日报》社记者来横店之前,我还接待过一个中文名字叫“顾尤勤”的美国人,他是美国一所大学的社会学者。他听了我的介绍,参观了横店影视拍摄基地,拍了一些照片。回美国以后,他在美国权威杂志《好莱坞报道》上发表了长篇图文报道,详细介绍了横店影视城,并且把横店称为“中国的好莱坞”。
我相信,现在任何一个来过横店,或者没来过横店的人,都不会再有这些疑问了。实际上,就在《经济日报》这篇文章发表后没几年,就已经没有人再怀疑横店影视城的成功了。(待续)
版面编辑:老柴 施晨晨
如果你有新闻、原创文章等稿件可发送至以下邮箱,同时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用即可获得相应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