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作者: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皮肤病与性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通信作者: 姚煦,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宋志强, 陆军军...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作者: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皮肤病与性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通信作者: 姚煦,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宋志强,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顾恒,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本文刊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2,21(7):609-619
DOI: 10.3760/cma.j.cn114798-20220215-00102
本文编辑:赵静姝 刘岚
一、概述
(一)定义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也称特应性湿疹(atopic eczema),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常见的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特应性皮炎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在不同的年龄段,患者还常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需要按慢性病进行长期的病程管理。
(二)流行病学
全球范围内特应性皮炎患病率差异较大,发达国家儿童患病率达10%~20%,我国特应性皮炎患病率也有上升趋势,2002年10城市1~7岁儿童的患病率为2.78% [ 1] ,2014年12城市1~7岁儿童患病率达到12.94% [ 2] ,而1~12月龄婴儿患病率达30.48% [ 3] 。目前,我国还没有成人特应性皮炎的流行病学数据,总体上患病率较以前升高,尤其是近些年已关注到老年患者的增多。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特应性皮炎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 [ 4] 。遗传因素是本病的最强风险因素,需要关注患者父母等家族成员有无过敏性疾病史。遗传因素影响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与免疫平衡。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外界的气候变化、感染原和变应原刺激等;人们自身的生活方式改变,比如过多不合适的洗浴、过于清洁的环境、相对单一的西式饮食等;还包括环境暴露,如环境污染、被动吸烟等都可能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引起免疫系统与皮肤屏障异常,这些都参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和发展 [ 5, 6] 。此外,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是特应性皮炎发病中重要的促发因素 [ 4,7] 。
(二)发病机制
虽然特应性皮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研究认为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紊乱等因素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且三方面互为影响、互为诱因。免疫异常和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使外界环境物质(如过敏原和微生物)易于侵入表皮而启动炎症反应 [ 8] ,炎症因子可以抑制皮肤屏障相关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功能 [ 9] 。特应性皮炎的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常伴有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增加和菌群多样性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皮肤菌群紊乱 [ 10] ,以及所导致的代谢等功能异常 [ 11] ,促进了皮肤炎症的进展。反复搔抓是导致皮肤炎症加重和持续的重要原因,搔抓不仅促使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炎症介质,也会导致自身抗原释放,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异常免疫应答 [ 12] 。非免疫性因素,如神经-内分泌因素也可参与皮肤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 4,7,13] 。
三、临床表现
(一)不同年龄段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段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可分为婴儿期(出生至 2 岁)、儿童期(>2~12岁)、青少年与成人期(>12~60岁)和老年期(>60岁)4个阶段。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和剧烈瘙痒。2014年国内12城市的研究统计数据显示,1~12月龄婴儿特应性皮炎患者大部分属于轻度(74.60%),其次为中度(23.96%),重度较少(1.44%) [ 3] 。
1.婴儿期:以婴儿湿疹为初发表现,1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0%。皮损以急性湿疹表现为主,典型皮疹为水肿性红斑伴有渗出和结痂,多分布于两颊、额部和头皮,后逐渐蔓延至躯干和四肢伸侧。
2.儿童期: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单独发生。皮疹多分布在面部、颈部、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损为主要表现,典型皮疹为暗红色斑片,表面粗糙覆有鳞屑,皮纹加深增宽,有明显苔藓样变。
3.青少年与成人期:皮损与儿童期类似,也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部,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散在孤立凸起的粟粒到花生大小的坚实性的痒疹样皮疹。
4.老年期:是近几年来逐渐被重视的一个特殊类型,男性多于女性,皮疹通常表现为严重而泛发的慢性湿疹样皮疹,严重时累及90%以上体表面积,形成红皮病 [ 14] 。
(二)特征性临床表现
一些特征性的表现是诊断特应性皮炎的重要线索,主要有:
1.干皮症:具体可表现为皮肤干燥、鱼鳞病、毛周角化、掌纹症等。
2.皱褶部位湿疹:表现为眼睑、乳头、鼻下和耳根皱褶处湿疹,唇炎,眶下褶痕。
3.特殊部位皮肤色素性改变:眶周黑晕、白色糠疹。
4.异常皮肤反应:出汗时瘙痒、对羊毛敏感、过度虫咬反应、白色划痕等。
5.伴发疾病:患者可同时伴发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复发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结膜炎等。我国研究数据显示,16.7%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同时患有哮喘,33.7%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结膜炎 [ 15] 。此外,慢性病程患者合并发生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炎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和淋巴瘤风险增高 [ 16, 17, 18] 。
特应性皮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见图1(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对于不同年龄段有湿疹样皮损、尤其是慢性反复发作者,均要考虑到特应性皮炎的可能,需详细询问个人和家族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全面体检进行诊断,必要时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提示要点:过敏原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判读
● 血清总IgE升高提示特应性敏感体质,特异性IgE辅助确定过敏原,两项指标推荐同时检测。
● 特异性IgE(sIgE)的数值超过0.35 kU/L即定义为阳性,但并不是阳性即为过敏,需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一般来说,sIgE的数值越高,过敏的可能性越大。
五、治疗
全科医生在诊治过程中,需对病情进行评估,对于轻中度患者,推荐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取基础治疗和一般的对症治疗,大部分患者1~2周内可控制病情。
(一)治疗目的和原则
特应性皮炎需按慢性病进行治疗和管理。治疗目标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二)治疗方法
1. 基础治疗
(1)合理的洗浴和润肤:这是特应性皮炎患者最基本的护理和治疗方法,洗浴不仅可以去除皮肤表面污秽痂皮,还可以降低皮肤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数量。建议洗浴频度以每日或隔日1次为宜,洗浴温度在32~37 ℃,洗浴时间5~10 min。推荐使用低敏无刺激的弱酸性洁肤用品,其pH值最好接近正常表皮pH值(约为6) [ 22] 。如皮损有感染倾向,可在盆浴时加入次氯酸钠(0.005%漂白粉浴)以抑制细菌活性,有助于缓解特应性皮炎引起的瘙痒 [ 23] 。保湿性护肤品需要足量多次使用,沐浴后应该立即使用,冬季根据皮肤干燥情况可选用富含脂类的润肤剂。建议儿童每周用量100~250 g,成人每周用量250~500 g。推荐使用功效性护肤品,不仅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减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 24] 。
提示要点:功效性护肤品的使用原则[27]
● 剂型选择:常用剂型为乳剂和霜剂,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差异、皮肤状态、季节、气候等因素。就季节而言,考虑到霜剂滋润度高,一般冬季和北方的春季、秋季使用;乳剂保湿效果好,适合夏季和南方的春季、秋季使用。皱褶、出汗等部位可适当减少应用或选择较四肢稀薄的剂型。
● 使用频率和用量:推荐每日使用 1~2 次润肤剂进行皮肤护理,皮损或干燥部位可适当增加使用次数。建议每周用量成人为250~500 g,儿童为 100~250 g。
● 与外用药物序贯联合治疗:润肤剂和外用药物使用顺序与疗效无关。在特应性皮炎进展期时,将功效性护肤品与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当进入恢复期时,减少或停用外用药物,单纯外用保湿性护肤品防止疾病复发。
● 保湿护肤品中的某些传统成分,如丙二醇和高浓度的尿素具有刺激性及毒性,应避免在 2 岁以下儿童应用。一些含橄榄油、椰子油等成分的纯油类护肤品,由于其油酸含量过高,会增加经表皮失水量,不推荐外用。应避免含有完整蛋白质形式提供氮元素的变应原( 如花生、燕麦等) 和半抗原成分( 羊毛脂、甲基异噻唑啉酮等),以免增加过敏风险。
提示要点:初治应选用强度足够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以求在数天内迅速控制炎症,炎症控制后逐渐过渡到中弱效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 部位选择原则:面部、颈部及皱褶部位短期使用中弱效糖皮质激素,四肢躯干部位可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掌跖部位则可选用超强效激素。
● 年龄选择原则:小儿和老人使用中弱效激素制剂。
● 皮损选择原则:慢性肥厚性皮损选择超强效激素制剂。
● 主动维持治疗:中重度或易复发特应性皮炎患者当皮损控制后,应过渡到长期主动维持治疗,治疗药物选用中弱效糖皮质激素或者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2)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此类药物是治疗特应性皮炎重要的非激素类抗炎药物,更适合用于面颈部、乳房等皮肤娇嫩部位,褶皱部位以及肛门-生殖器部位等特殊部位,控制轻度的炎症与瘙痒症状或用于主动维持治疗减少复发 [ 34] 。1%吡美莫司乳膏多用于轻中度患者 [ 35] ,0.03%(儿童用)与0.1%(成人用)他克莫司软膏用于中重度患者。
对药物或制剂中任何其他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避免大面积应用,尤其是免疫受损的成人和儿童。如果症状和体征在6周内未改善,应及时检查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在开始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前,应首先消除治疗部位的感染灶,如局部细菌或病毒性皮肤感染。
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烧灼和刺激感,将药膏在冰箱中冷藏后再用可减少刺激反应,刺激可随着用药次数增多而逐步消失。急性期或部分不能耐受药物刺激反应的患者,建议可先用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急性症状后,转换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维持治疗 [ 36] 。此类药物长期使用不会破坏皮肤屏障、引起皮肤萎缩等反应。
(3)其他外用药:氧化锌油(糊)剂、黑豆馏油软膏等对有少量渗出的特应性皮炎有效;急性期的渗出可以外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及其他药物湿敷;新型针对特应性皮炎炎症介质的小分子外用药如外用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克立硼罗软膏)可以治疗2岁及以上轻中度患者 [ 37] 。
3. 系统治疗
(1)口服抗组胺药物:对于伴有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合并症的患者,推荐使用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治疗,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和由它们衍生的新一代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卢帕他定、左西替利嗪等,初始剂量遵循说明书推荐剂量,如果疗效不佳,可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加倍剂量服药;也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组胺药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对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患者可尝试选用第一代抗组胺药,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为代表,考虑到第一代抗组胺药对睡眠质量(快速动眼相延迟并减少)及学习认知能力的影响,不推荐长期使用,特别是儿童 [ 38] 。
(2)免疫抑制剂:适用于重度特应性皮炎且常规疗法不易控制的患者,需要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且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 39] 。
皮肤科常使用环孢素,起始剂量3~5 mg·kg -1 ·d -1 ,疗程建议不超过2年。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血压和肾功能,用药期间不建议同时进行光疗。甲氨蝶呤成人起始剂量7.5~10.0 mg/周,通常逐渐增加至 15~25 mg/周。注意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硫唑嘌呤应用较为谨慎,不建议在基层医院常规使用。
(3)糖皮质激素:原则上尽量不用或少用糖皮质激素系统用药。对病情严重、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急性发作期患者可短期应用,推荐剂量为0.5 mg·kg -1 ·d -1 (以泼尼松计),病情好转后及时减量停药。应避免长期系统应用激素,以防出现感染、血糖升高、向心性肥胖和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 39] 。
提示要点:特殊人群抗组胺药使用原则
● 儿童:首选液体剂型和第二代抗组胺药。
● 老人: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一般不必更改服用剂量,如果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需要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 妊娠和哺乳期: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苯海拉明及氯苯那敏归于妊娠药物分级B级,在权衡风险后可以首选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
● 特殊职业:为避免影响驾驶,建议选择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和非索非那定。
● 肝肾功能不良:第一代抗组胺药和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如依巴斯汀、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通过肝脏代谢,肝功能受损应减低剂量,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不经肝脏代谢,不必调整剂量。所有药物均或多或少通过肾脏清除,因此肾功能不全者应根据肾脏功能适当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西替利嗪。
(4)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是针对白细胞介素(IL)-4受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阻断参与特应性皮炎发病的主要炎症介质(IL-4和IL-13)的生物学作用,对成人和儿童中重度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已在我国较大范围使用。建议基层医生在皮肤科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用药。用法为成人首次600 mg皮下注射,之后每2周300 mg皮下注射,配合外用药物及保湿剂可用于长期维持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结膜炎 [ 39] 。
4. 紫外线疗法:紫外线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方法,适用于中重度成人患者慢性期、苔藓化皮损及瘙痒症状的控制及维持治疗。临床上最常用的安全有效的是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VB,NB-UVB)或者长波紫外线UVA1,配合外用糖皮质激素及保湿剂。
NB-UVB光疗推荐参照银屑病光疗方案,起始剂量根据患者皮肤类型(Fitzpatrickl-Ⅵ型)和最小红斑量(MED)确定 [ 40] 。我国经验疗法推荐的起始剂量为0.2~0.3 J/cm 2 ,每次增加50~100 mJ/cm 2 ,最高剂量不超过3 J/cm 2 。此法不推荐用于急性发作期治疗。
家庭光疗适合有光疗经验且反复发作的患者,最常用的光源是NB-UVB,光疗方法和疗程和医院光疗相似,需要定期复诊。基层医生可配合皮肤专科医生,参与到患者的家庭光疗指导中。光疗后应注意使用润肤剂。12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全身紫外线疗法。日光暴露加重症状的患者不建议紫外线治疗。
5. 瘙痒的治疗:瘙痒是特应性皮炎的最主要症状,控制瘙痒可以阻断“瘙痒-搔抓-特应性皮炎加重”恶性循环,润肤剂、抗组胺药、外用抗炎药物、系统性抗炎药、光疗等对于瘙痒都有良好疗效。轻度瘙痒患者外用药为主,包括含抗瘙痒成分的润肤剂、中弱效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酌情选择口服抗组胺药。中度瘙痒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湿包疗法,3~5 d无明显效果者,可口服米氮平,效果仍不佳可联合加巴贲丁或普瑞巴林 [ 41] 。重度顽固瘙痒患者需转诊至皮肤专科治疗。
6. 抗微生物治疗:关注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增加)、病毒(疱疹性湿疹等)、真菌(马拉色菌可能参与发病)感染的影响,只有在有明显感染征象时短期使用系统或外用相对应的药物 [ 42] 。
7. 中医中药治疗 [ 43] :应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施治。临床报道部分中药提取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剂和针剂、雷公藤片、雷公藤多甙等可用于急性发作期控制症状。在治疗中均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雷公藤制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对生殖的影响和肝肾功能的影响,长期使用复方甘草酸苷需要关注对患者水盐代谢和电解质的影响,在用药过程中加以监测。有关中医中药的治疗尚需进一步高质量研究。
(三)阶梯治疗方案
六、转诊建议
对于有下列情况的患者,建议转诊处理:
1. 病情评估为中重度,需要系统使用度普利尤单抗、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2. 病情复杂,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3. 伴有多系统或者器官受累及的患者。
4. 具有湿疹样表现,但有可能是其他遗传、炎症、自身免疫或肿瘤性皮肤病者。
以上几种情况建议转诊皮肤专科及时诊治,病情控制好转后可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巩固维持治疗。
七、
疾病管理
建立特应性皮炎患者管理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生活注意事项,护肤建议,疗效评估表、定期监测指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是否需要心理疏导等,及时进行双向转诊评估等。
(一)预防
特应性皮炎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以预防疾病复发非常重要。现有证据级别较高的预防策略包括:①皮肤屏障修复,研究显示高危患者(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和个人史的患者)每天使用足量保湿剂可有效降低皮疹发生;②1~18岁的患者口服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微生物稳态和肠道上皮的完整性,诱导免疫耐受,可预防特应性皮炎发生;③维生素D参与人体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调节,维生素D水平降低增加食物过敏风险,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皮肤屏障修复、增加皮肤抗微生物肽表达和诱导免疫耐受 [ 44, 45, 46] 。
在患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观察、评估皮疹和瘙痒改善情况以及随访间隔;控制皮疹和瘙痒后按降阶梯维持治疗、缓慢停药,不同分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药物选择总体必须遵循皮肤科用药原则。共病患者联合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时需定期监测血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
(二)健康教育 [ 47]
1. 疾病的认知定位:健康教育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患者及其家属需要了解本病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病程、顽固瘙痒的临床特点和尽量规避各种诱因的注意事项,需要按病情严重程度分阶梯治疗。婴幼儿、儿童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减轻;老年期发病者,病情较重且常迁延不愈。
2. 病情评估和用药指导:对患者的病史、病程、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中重度患者寻求皮肤科医生的指导和帮助确定治疗方案,力争在短期内控制病情;向患者说明药物使用的方法、预期疗效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
3. 生活指导: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还应与患者及家属详细分析寻找发病原因和诱发加重因素(包括非特异性诱发因素,特异性过敏原诱发因素等),告知其具体避免或回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参见基础治疗部分。
4.心理干预与管理:情绪管理也是维持患者病情稳定的重要方面,长病程和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定期适时给予心理指导,科学认知疾病本质,配合医护积极参与疾病的管理,以达到控制症状、较少复发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长期目标 [ 48] 。
皮肤病与性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组长:陆前进 迟春花
副组长:郑捷 高兴华 王永晨 吴浩
秘书长:程波 刘岚
皮肤病与性病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爱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翔(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程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兴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顾恒(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赖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栗玉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全忠(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笑纯(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陆前进(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马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木其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冉玉平(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宋志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彩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涂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刚(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肖生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金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蓉娅(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姚煦(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姚志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张福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张建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学军(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全科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晨(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丽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陈琳(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迟春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丁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力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冯玫(山西白求恩医院);黄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姜岳(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孔慜(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潘志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沙悦(北京协和医院);史玲(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事务管理中心);王留义(河南省人民医院);王荣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尚才(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王永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浩(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习森(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肖雪(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易春涛(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尹朝霞(深圳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张跃红(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兰(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指南执笔专家:孙彩虹 刘笑纯 姚煦 顾恒
审校专家:陆前进 迟春花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往期指南请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
慢性腹痛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慢性腹痛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胸痛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胸痛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
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
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
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心脏骤停基层诊疗指南(2019)
心脏骤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帕金森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预激综合征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药物性肝损伤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药物性肝损伤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高血压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
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
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
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
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
广泛性焦虑障碍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
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
广泛性焦虑障碍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