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考还剩60天,在最后两个月的时间应如何冲刺?有什么样的高考备考策略?今天开始,我们隆重推出《高中九大学科备考策略》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学科带头人围绕各学科为高考的学生抛砖引玉,锦囊相助,助力学生取得理想成绩。
第一期,我们邀请到云南长水实验中学历史学科带头人张振广,请他谈谈对2022年高考历史学科有哪些考虑?题型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应该关注的核心是什么?有哪些重大热点需要关注?历史高考中可能会考到的问题有哪些?找准学生复习“痛点”,答学生之疑,解学生之虑,帮助学生突破自我,更好冲刺。
张振广,河北邯郸人,硕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2016年被长水教育集团从河北引进到云南,从教以来先后荣获馆陶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邯郸市高考突出贡献奖、邯郸市优秀教科研骨干教师、邯郸市命题工作先进个人、呈贡区名教师、长水教育集团名师、集团教科院优秀教研室主任、历史学科带头人,主持市级课题两项,参与河北省、云南省省级课题,获得河北省优秀教育科研、教学实验成果与云南省优秀民办教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Q:您对2022年高考历史学科有哪些考虑?
A:目前学生复习已经进入到了二轮阶段,在复习阶段,很多学生会有迷茫、焦虑等情况,不知道从何抓起。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板块之间联系、通与提升等。关于这些问题我想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第二方面是同一时代需要多角度把握分析,包括综合分析一个时代,一件历史事件、现象等。
现阶段,学生着重的点应该是“通”。何为“通”?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①古今贯通,突出时代性。
学生要把握主要发展线索,了解主题的重要成就及其历史渊源,把握当代中国主题由来和概况,能够清晰的认识到主题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从社会实际出发,互相取长补短,臻于完善。
②中外关联,既可以是同一时代的东西方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东西方对比,借鉴发展分析。
Q:2022年高考历史题型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A:题型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变化,但是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是肯定不会改变,变化的可能是题目材料选择、设问突出新情景、灵活性等方面,但是变与不变,归根结底就一句话:万变不离其宗。学生要牢记的一点是不管怎么变换形式来考,知识点就是平时上课和复习的那些,做好全方位准备,只等高考而来。
Q:2022年高考历史核心关注点有哪些?
A:关于2022年高考历史核心关注点,我认为应该围绕四点的学科主干知识来分析:学史明理,汲取思想养分;学史增信,筑牢信仰根基;学史力行,砥砺奋斗才干;深化体美劳考查引导,促进全面发展。
Q:2022年高考历史可能考到的重大热点有哪些?
A:重大热点是根据每年局势发展的变化而变化,随时都在更新,刚好我整理出一些热点知识,供学生们参考:
1.汉文帝墓葬与汉文帝改革与评价;
2.美育、体育、劳育的重视;
3.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与革命建设道路探索;
4.小康社会的建设、市场体制建设、商品与货币;
5.重大周年纪念: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实现;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8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面对如今的局面可能是一个最重要的事件);1922年中共二大100周年——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九国公约;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50周年——中美建交;1982年中共十二大40周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30周年;1992年中共十四大30周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中共十六大20周年——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Q:您认为2022年高考历史可能会考到的问题有哪些?
A:说到这个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我也不敢确切的说就考到了具体的哪一个点,毕竟咱们也不是命试卷的专家,但是我们要做到的是全面复习,不押宝。根据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研究、高考备考的情况,再结合最近两年国家政策以及学术研究热点来看,我考虑以下知识点出现机遇较大:
1.关于汉文帝:需要侧重汉文帝的生平、治国思想、历史影响、人物评价方法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结合进行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侧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3.中美关系:侧重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美国对中国的双重影响、两国关系对世界的影响;
4.中俄(苏)关系:中苏关系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5.北欧东扩:侧重国际关系格局与北约东扩以及东扩的影响;
Q:2022年高考进入倒计时,您想送给学生的“锦囊”是什么?
A:我想送给学生六句话,希望与同学们共勉:坚持做努力拼搏的人,终身学习,不轻言放弃;保持良好心态,不断自我调整,阳光永伴随;做一个会学习的人,抓历史学科的主干和内涵精神,书越读越薄;做一个会取舍的人,努力做到优势的发挥和各学科协同发展;做一个会思考的人,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做一个为国、为社会有贡献的人。
来源:长水教育融媒中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