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邱昭山老师的长篇报告文学《熔岩——探访红色高密》是2021年获得的潍坊市重点文艺作品扶持项目,近日已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我有幸在该书印发前一睹全貌。该书分为“英烈高风”“甲光向日”“堡垒柱天”“泉流幽咽”四章,40万字左右,从党史人物、革命事件、红色堡垒三个维度讲述,以报告文学形式展现了高...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邱昭山老师的长篇报告文学《熔岩——探访红色高密》是2021年获得的潍坊市重点文艺作品扶持项目,近日已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我有幸在该书印发前一睹全貌。该书分为“英烈高风”“甲光向日”“堡垒柱天”“泉流幽咽”四章,40万字左右,从党史人物、革命事件、红色堡垒三个维度讲述,以报告文学形式展现了高密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动人心魄的红色历程。手捧新书,细细品读,我跟随书中的几十个英雄人物进入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开启了一次新的生命之旅,深深地记住了这些英雄人物的动人故事,懂得了所有生命的浴火重生,发现了革命烈士及英雄人物的生命之美。该书在内容上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深度,在形式上适当运用乡土语言,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可谓有温度,耐品味,接地气。从写作角度看,我认为该书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条红线,以红色文化、红色血脉为主线,赓续红色血脉。这条红线的源头就是邱昭山老师1991年采写发表解放战争时期“爆炸英雄”、特等功臣王德顺的英雄故事。2019年邱昭山老师回老家高密市柴沟镇柴沟村,参观新建的村史馆。当他看到王德顺的立功奖状并得知这位老英雄早已病故的消息时,心灵受到很大震动。他听村党总支书记王京福介绍:柴沟村有16名革命烈士、14名建国前老党员,有9名同志参加过解放战争、7名同志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这些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有的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有的身负重伤。他得知柴沟村新中国建立前的老党员和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战士在世者已寥寥无几。由此,他推想每一位幸存的建国前老党员和参加革命战争的老战士身上都有着特别动人的故事,如不尽快收集采写整理,就会稍纵即失,留下终生遗憾。于是,他带着抢救、挖掘、记录红色史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两年多来,牺牲休息时间,自费驱车跑遍上百个村庄,现场采访革命烈士亲人、老党员、老战士和有关知情者200余人,记录下了大量亲历回忆的珍贵史料,先后撰写并在“青河东流”公众号上推送了40多篇相关文章。山东电视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潍坊晚报》、高密电视台等媒体对他的事迹作了宣传推介,引起很大反响。
一串珍珠,一个个红色故事就像珍珠一样,熠熠生辉。全书一共四章,每章围绕一个或一组在高密牺牲的革命英烈或者参加战争的英雄人物动人事迹而展开。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作方式,与新史学角色回归一脉相承。更为重要的是,在本书讲述的诸多高密革命先辈中,除了傅书堂、宋国瑞、李丹钧等少数几位在高密的公众知晓度较高之外,其他如夏侯苏民等彪炳史册的英烈,李竹亭等风云一时的人物,对于今日之胶潍大地上的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来说,都是知之不多,甚至是陌生的。邱昭山老师带着一种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感,发乎内心地通过对这些革命先辈的革命历程加以还原,笃信而虔诚地为他们立传,并借助于本书的广泛传播,让今天更多的朋友知晓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和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质朴而动人的故事。为了真实还原这些革命先辈的事迹,邱昭山老师在相关史料的收集与梳理上,投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财力和精力。仅就笔者阅读观察而言,本书涉及相关史料包括年谱、传记、回忆录、口述访谈、会议记录、历史档案、诗文作品、网站发布信息等各个门类。这些史料或来自英烈身边亲友的相关访谈与回忆,或出自相关专业出版社的出版资料,或出自各类档案馆的馆藏记录,或出自党史或相关部门正规网站发布的信息,或出自当时敌方相关人士的记述与档案……由于相关史料门类众多,出处不一,可以想见作者在搜集、整理、辨析这些史料时,所付出的心血与精力。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将上述口述或文献史料转化为流畅、生动、易读的书面文字,另一方面也注意原文摘引一些重要的相关史料,使得本书兼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和一定的史学价值。这种以匠心写作、充分传播高密革命先辈事迹的用意,实在让人感佩不已。
一座富矿,红色资源是一座富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高密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区域,有着诸如高北的“小莫斯科”王干坝、“高密革命的摇篮”空冲水、胶高县委旧址、拒城河烈士塔、高密城烈士陵园、红高粱抗战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就像一座座富矿,等待人们去开掘。值得庆幸的是,邱昭山老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从拒城河烈士塔、高密城烈士陵园内的党史陈列馆、高密多本党史及县志和上世纪80年代初期编纂的《烈士传》中,去发现、挖掘、丰富、呈现,如高密第一个共产党员、高密第一个党支部——城市支部书记、高密第一届县级党组织——高密地执委书记傅书堂,高密党史上有名的烈士李丹钧和孔楚白、宋国瑞、“虎将”夏侯苏民以及其他众多革命先辈的风采和业绩。他经过广泛收集、深入采访,整理撰写出了《“高密的彭湃”宋国瑞传(上、中、下)》《慷慨忠勇傅书堂》《血染高密城东岭的虎将》《医生李竹亭与胶高第三大队起义(上、中、下)》《寻找烈士塔上的烈士和他们的亲人》《李丹钧外孙寻亲侧记》等动人的红色故事。同时,邱昭山老师还深入几十个社区、村居找到并采访了柴沟镇徐家楼子的两名抗日战争末期入伍的张呈瑞和徐凌彩、“红色堡垒”中岭村的志愿军老兵崔兰彩、“钢铁联防”大迟家村的老兵迟仁兰、大牟家镇西沟头村的志愿军侦察兵孙法书、高密县委托儿所所长杜秀兰、井沟镇新星庄的志愿军老兵徐敬元、白庙子的志愿军老兵傅希洪、柴沟镇柴沟村的志愿军工兵团老兵张法明等一大批志愿军老兵、解放前老党员等英雄人物,整理撰写出了《两名高密籍八路军老战士的故事》《“红色堡垒”中岭村和志愿军老兵崔兰彩的见闻》《“钢铁联防”村老兵迟仁兰的硝烟记忆》《志愿军侦察兵孙法书的故事》《从一名“识字班”到县委机关托儿所长》《高密籍两位志愿军老兵的故事》《我所知道的志愿军工兵团战士张法明》等文章,披沙淘金,历经艰辛,才著成了这部《熔岩——探访红色高密》。邱昭山老师深有体会地说:“每一位革命英烈都是一座丰碑,每一位健在的老兵都是一块活化石。”当然,红色资源这座富矿,值得并且需要通过大量而艰苦的探究和开掘,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越来越多的报告文学、小说、电影、电视剧、连环画等门类众多的文艺作品,以无愧于时代,引领潮流,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股暖流,向外散发热量,传播正能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邱昭山老师“探访红色高密”系列文章在采访的基础上,经结合史料考证、多次修改完成后,都要第一时间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阅读、转发、留言。“致敬先烈”“不忘历史”成为其关键词,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我们有敬重革命历史、不忘过去艰难岁月的优良传统,有热爱伟大祖国的高尚情怀。在庆祝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邱昭山老师推出新著《熔岩——探访红色高密》,无疑会助推伟大建党精神、革命优良传统和高尚情怀发扬光大。这就像一股暖流,向外散发热量,引导人们坚定政治信仰,朝着光明和未来,一路前行。从众多网友的留言可以看出,人们对弘扬革命烈士及英雄人物精神的作品有求知向上的愿望,有对党的历史故事、革命英雄故事的向往和追寻热情。就像我们小时候去看红色题材的电影一样,看一遍不过瘾,还想再去看。这说明传承和转化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可谓时不我待,大有可为。由此看来,非虚构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熔岩——探访红色高密》让我们再次看到好的红色作品的光彩,看到家国情怀的炽热,看到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充沛,将持久地打动人心。毛泽东同志曾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文艺理应在“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中发挥春风化雨、成风化人的作用。这既考验着红色作品的历史纵深,考验着对红色作品的深度挖掘和提炼纯度,也考验着红色作家创新创造的功力。期待报告文学作家邱昭山老师以更加深遂的目光,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投入的热情,继续打捞、抢救、挖掘出更多让人动心动情的作品,赓续红色血脉,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