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电影红色家政挖掘岭南电影的根与脉,电影版《七十二家房客》61年后重回创作地

近日,珠影电影沙龙第一期在广东4K电影创作中心混录棚举行,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与影迷们见面。放映过程中,观众席爆发出笑声阵阵,连10岁的小影迷都被这部“爷爷辈”的国产黑白电影迷倒。 1958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建成投产。故事片《七十二家房客》由王为一执导,珠江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鸿图影业公司联合摄制,于1963年正式公...
近日,珠影电影沙龙第一期在广东4K电影创作中心混录棚举行,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与影迷们见面。放映过程中,观众席爆发出笑声阵阵,连10岁的小影迷都被这部“爷爷辈”的国产黑白电影迷倒。 1958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建成投产。故事片《七十二家房客》由王为一执导,珠江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鸿图影业公司联合摄制,于1963年正式公映。 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义军表示,举办珠影电影沙龙,意在聚集各路电影人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人的创作新高地;同时,希望从《七十二家房客》等经典作品中找到珠影特色、广东特色、大湾区特色电影的根与脉,“向历史致敬,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七十二家房客》放映结束后,珠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金华主持了映后沙龙。多名业内专家和从业者剖析了影片的艺术魅力及其对当下电影创作的启发。 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佳笳介绍,本次活动举办地正是《七十二家房客》及《大浪淘沙》《雅马哈鱼档》《南海潮》等众多珠影经典作品的创作地——珠影录剪楼。 国家一级影视编辑祁海回忆,第一次看《七十二家房客》的时候,他还是个中学生:“这部电影太火了,它引发了我对电影的极大兴趣,让我立志干这一行。”在祁海看来,《七十二家房客》的成功经验,在今天依旧适用。譬如,小成本影片照样卖座,“不是非得大片观众才喜欢”。又譬如,《七十二家房客》吸引观众,关键在于不但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还将房客们与恶霸斗智斗勇的精彩过程拍得妙趣横生。“广东人是务实且灵活的,电影生动展现了这种广东人的智慧。” 在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中扮演“鸡公福”的资深演员林星云,同样是1963年版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的忠实粉丝。他回忆,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他才14岁,但片中生活化的粤语对白和对广州市容市貌的真实还原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剧版《七十二家房客》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和珠江电影集团联合出品,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承制,自2008年迄今已拍摄超过2000集。林星云认为,《七十二家房客》之所以能承载多种艺术形式且长盛不衰,正说明它是“经典中的经典”,“故事里邪不胜正的朴素道理是老百姓所喜欢的。”出演剧版十六年,林星云坦陈,剧中人物早已深入其生活,“‘鸡公福’身上的正能量一直鼓舞着我”。 在年轻电影人心目中,这部黑白老片同样魅力非凡。凭借首部剧情长片《人海同游》入选釜山国际电影节、鹿特丹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的青年导演蔡杰,直言自己从《七十二家房客》中感受到了广东电影的传统——生活味的电影、平民化的视角。蔡杰表示,影片开场的第一个长镜头就让他惊叹。此外,片中人物塑造极其生动,粤语的口语化表达也是一绝。影片对善恶对决的情节刻画同样功力深厚,“整部电影就像是宏观社会的切片,非常了不起。” 广州大学粤语播音主持教研团队负责人曾岑这天也受邀参与沙龙。她表示,珠影是中国内地粤语影视配音的起源,能有机会聆听1963年版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的粤语原声,她既兴奋又感动。“这部电影里有很多粤语俚语。譬如房客们都叫炳根‘油炸蟹’,而不是‘地头蛇’,前者是一种更地道的粤语表达。”曾岑透露,作为一名粤语影视配音的研究者与教育者,她这次特地带了几位学生一起来观影,希望年轻人能通过《七十二家房客》感受经典的粤语文化。 据悉,珠影近期将推出多项沉浸式体验、社群式参与、场景化消费的文化服务,着力将珠影星光城打造为提供多种文化体验的复合型文化空间,不断丰富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其中,72家房客迎新嘉年华活动将于12月29日举行,门票开票不到半小时即售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