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巴伦》中国撰稿人 吴海珊
编辑 |康娟
过去30年,中国的财富呈现了几何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一批“先富起来”的人。这些人站在中国经济的前沿,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既得利益者。
瑞银财富管理一直关注着中国超级富豪的发展。多年来,瑞银和普华永道一直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亿万富豪调查。
瑞银财富管理香港事务主管、中国市场主管吕子杰接受了《巴伦》中国的专访,讲述了中国亿万富豪的发展史。
《巴伦》中国:您一直关注财富的发展,比如您每年都会做关于亿万富豪的报告,您大概是从什么角度来解读中国财富发展的情况的?
吕子杰:一般来说我们主要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它的速度,2006年中国的亿万富豪只有16个,到2018已经是373个了(编者注:此处指拥有超过10 亿美元资产的人士),可以看到中国亿万富豪的增长多快;第二个看这些亿万富豪是怎么去创造这些财富的,很多欧美的第二代、第三代继承财富的时候家里已经是富豪了,但是在中国有97%富豪是白手起家的,这一比例可以说是全球之冠了;第三个方向就是富豪的年纪,欧美富豪大多年纪比较大一点,平均年龄应该是60多岁,但中国亿万富豪的平均年纪在55岁。从这三方面就可以看到中国财富的发展不单是快、多,而且还是自己创造的。
《巴伦》中国:如果按照您刚才说的这个方向,就是2006年中国只有16个富豪到现在300多个,发展非常快,那么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财富管理市场呢?
吕子杰:我觉得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应该是最近这十年吧。应该说20年以前中国已经开始有财富管理的需求了。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20年以前很多富人财富已经累积不少了,他们那时候已经有这个需求,只是过去的10年更普遍化。20年前知道自己有财富管理这个需求的这些富人,大多都是在国外有生意、有投资,或者有其他国外的来往,所以他们就比较容易在其他国家或地方了解到财富管理的必要性。
《巴伦》中国:如果单从财富的发展来看,您觉得什么时候中国人开始有自己的财富了呢?
吕子杰:其实,我们中国人很早以前已经有自己的财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学习很快,发展也是比较极速的。中国人以前也是非常富有的,但只是本地富有,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眼界就更广了,把国外好的做法带回来,这就让中国的富有更有一个不一样的层次。另外,国人的需求也不一样。其实人的需求也是一个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以后看到国外的情况中国人才发现,原来我们有这个需求啊,才会开始着手去做。中国的财富管理发展是比国外的发展迟了一步,但是这30年已经把迟的那一步全部追回来了。
《巴伦》中国:那如果是您从改革开放之后来看,这30多年来财富发展是个什么样的速度?或者说跟之前相比,有一些哪些地方是完全不相同的?
吕子杰:这30多年来中国在财富投资还有风控方面有很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创富时期已经过了。改革开放初期,最重要的是创富;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守富;第三个阶段到现在,就是第一代的富豪怎么样把他们的财富传承到下一代,让他们的财富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延续下去。我想这是最大的分别。
具体来说,我认识很多从创富开始,或者从很早以前已经创富的富人,刚开始的时候我记得,他们在国内做生意,财富积累起来相对容易,买了块地或者买了个股票都可以赚钱。所以这些人刚开始投资的时候,就是买个房子、买个厂房,这就是第一代投资者或者我们一些客人一定会做的事情。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中国国内的股票市场就比较开放了,那个时候很多客人就觉得,在股票上的盈利非常好也比较容易。所以有一段时间客人只聚焦在投资股票方面,但是地产/房产还是我们投资者的最爱,到现在还是最爱。但股市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我们的一些客人有一段时间不会做股票以外的任何投资,除了股票,就只有股票,他们也不会去看不同地区的股票,他们只关心跟中国有关的一些股票,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他们开始发觉,股票市场不是这么容易就可以有回报,房地产投资也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过热的时候就会受到监管政策影响,而那个时候他们自己的事业发展可能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他们就开始思考,该怎样才能把现在有的财富守住,是该把钱放在公益上,还是放到股市赚更多点的钱,还是要做些其他什么呢?这个阶段是相对长一些。
股票/房地产市场也走过几个阶段。最初,因为改革开放之后,有一些客人有机会看到国外的市场,那时候他们就非常有兴趣,到国外去买房地产,或者国外的股票。那时候他们觉得分散投资的方法就是除了买中国国内的,还要买香港、新加坡或者其他市场的股票。但是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客人很快就意识到,原来国外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股票市场也有风险。所以我们看到两个非常大的改变,从2008年之后,投资者有一个非常大的想法就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意发展并不十分顺畅,所以他们一定会寻求一个回报比较平稳的,安全一点的,有固定收益的投资方式。
另外一个改变,就是投资者看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不再把所有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面。我就觉得从2008、2009年以后中国的富人对风控的意识更高,他们一定会分散投资,不再聚焦在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投资的方向上。即便需要有一个集中的投资,他们还是希望投在一些比较有回报、固定收益类的,比如债券。尽管这么多年他们仍然偏爱投资房地产,但资产配置和风控的意识明显提高了很多。
我刚才讲到创富、守富、现在是传承。其实我觉得中国的富人非常睿智,他们年纪不大但是已经开始考虑该怎么样去教育下一代,让他们可以顺利接手事业,或者是如果他们真的没有兴趣,怎么样去上市或者找一些并购的机会,让第二代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还有从架构上怎么做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资产,这些项目或者课题都是我们的一些客人非常愿意去了解的。所以这30年我觉得主要是这三个阶段,尤其值得提的一下是他们风控的意识,他们已经和海外投资者接轨了。
我个人觉得我们中国的投资者的学习能力更快,硬件能力更高。
《巴伦》中国:您刚才讲的三个阶段就是创富、守富、代际传承,这三个阶段如果按年份来算有没有一个大概的划分?
吕子杰:创富的时期,我觉得是从改革开放开始。改革开放之前开始有一些,但并没有达到可以爆发性的发展。爆发性发展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创富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一路到过去的10年前。有能力的人,其实一路都在创富,只是不一样层次的创富,在不一样的行业创富。如果说最多人爆发性创富的时代,我觉得是刚刚改革开放的那10-15年。
当然,从创富到守富的分隔较难定义,因为早起的富人到守富的时候了,另外一些人可能刚刚创富。中国人口基数大,但发展很快,改革开放15年左右到现在一路都看到财富爆发性增长,但是这期间已经有一些富人开始守富了。
比较明显的传承大概是过去的10年前开始的,应该是金融危机以后。那些创富比较早的人,他们的孩子到10年以前也已经长大了,所以开始思考传承的问题了,所以我觉得这个阶段大概可以这样分。
《巴伦》中国:刚才您一直强调中国的富豪特别爱投资房地产,那么您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就是过去30年房地产在中国的富豪投资品中占比变化?
吕子杰:我可以用一个亚太区调研的数字跟你分享一下。每一个富豪家庭办公室对房地产的投入大概是20%吧。当然一直以来,这个数字都有所变化,最近几年富豪除了房地产,会放更多的资产到私募。富豪们投资在房地产的比例以前更高一点,慢慢到现在是20%。以前我估计他们会拿出50%的钱来做房地产的投资,这大概是30年以前,当时可以投的产品、项目并没有现在这么多。
《巴伦》中国:您看现在中国富豪的投资方式跟国外富豪的投资方式区别大吗?
吕子杰:我觉得区别不大,以前可能大,但现在非常相似。第一跟国外的投资者一样,他们也非常重视资产配置,第二就是非常重视风险控制,第三我自己觉得中国的投资者更开明,更愿意接受一些新的东西,一些新的投资标的。还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地方,就是国外的投资者对房地产,跟中国投资者一样,也是非常有兴趣,也是大概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比例。
《巴伦》中国:你觉得中国富豪市场跟外国的区别会是在哪些方面?
吕子杰:有一个方面,中国投资者比起国外投资者,对于可持续投资的热情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中国的投资者比国外投资者更先进。中国投资者会看到一些气候变化、贫穷、水污染等等问题,知道他们的后果有多严重,所以他们知道投资到可持续发展上有多重要,反而国外的一些投资者他们没有太强烈的感受,所以他们对可持续投资意识还不高。
中国的发展起步比国外晚,因为国情的关系,中国的发展阶段相对要更长些,要慢慢来。很多瑞银的客户都是行业中非常顶尖、非常优秀的的一批人,他们和国外的投资者可以说没有差别,或者说更先进。
《巴伦》中国:您刚才提到私募,私募在中国富豪投资资产中的比重是什么样的?国外也是这种情况吗?
吕子杰:国内国外都有这种情况。两三年前,有一段时间真的很疯狂,所有人都在找项目,希望找到一个项目可以成为另外一个阿里巴巴,或者其他的一些突然之间可以爆发的很大的项目。我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基金的领导聊天的时候,他对我说,每一天都有超过5-6个初创企业去跟他说,我有这个想法,你投点钱过来吧。我觉得现在的情况就没有之前那么疯狂,但是很多富人对直接投资还是很有兴趣,他们还是很有兴趣去看一些项目,他们去了解、研究这些公司的前景,或者成功的几率,但他们现在会更谨慎了。
《巴伦》中国:如果富豪在投资的时候,会考虑到政策的影响吗?前几年中国进行了银行改革,包括资管新规,会对富豪的理财方式产生影响吗?
吕子杰:我觉得会的。金融改革之前,一些富豪已经比较谨慎,更多会选择一些他们认识的、了解的东西。现在内地的一些产品受到更多的监管与指导,他们也就更有信心了,所以我觉得这些改革对中国财富管理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巴伦》中国:富豪们会关注哪一方面的政策变化呢?
吕子杰:中国富豪关注的政策主要是经济上的政策,对银行监管的政策不会关注太多。举个例子,为什么近几年他们更重视分散投资,或者风险控制呢,因为他们发觉近年来不是买房子、买地就一定会变得更富有。如果房价真的太高的话,就会有政策干预,因为如果房价太高的话,年轻人买不起房子,会产生其他社会问题。这些就是会对他们的投资决策有影响的政府政策。当然股市的一些政策也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醒风险,不让投资者一味跟风下去。
所以他们不是直接去了解对银行或者对券商的一些政策,但是会关注有关整个经济的一些政策,那些对他们的投资会有影响的政策。
《巴伦》中国:从投资的行业来讲啊,未来在中国的市场上,财富效应比较大的是哪些领域?也就是现在在中国国内要投的话,投些什么?
吕子杰:我们自己非常看好可持续投资,不是因为我们知道中国客人对这个领域非常有兴趣,而是我们真正觉得在长期来说,世界有很多问题,而一些公司是能够有比较持续的增长的,比如环保、比如水资源,因为一些国家连地下水都没有了,已经开始干了,所以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些领域是可以投资的方向,需求越大,将来的价值也会跟上去。还有就是教育、医疗,不只是中国,全世界都有这个问题,这些都是可持续投资的一些项目。其实联合国有一个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这17个我都觉得非常有意义,我们应该在这17个里面找几个跟中国有更紧密联系的,去做投资。我个人觉得有环保、医疗、还有就是高科技,AI、大数据。
《巴伦》中国:中国富豪在海外的投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吕子杰:其实我觉得海外资产只是他们资产配置的一个部分。这个配置也代表他们比以前更加的先进,在投资方面更有经验、更加成熟、更国际化。他们最多的资产还是在国内。我们有一些客人他们在海外有投资,但是他们海外的资产可能占的他们资产的1/3都不到,大概百分之二十几。
《巴伦》中国:最后一个问题,中国的超级富豪是怎么做财富转移的,国外有一些什么经验吗?
吕子杰:其实有分很多种类的转移,有些是做好安排,主要是做架构上的安排,但是因为国内信托法跟海外的信托法是有区别,所以在国内很多人还在学习如何安排。国外的富豪把钱放到一些信托里面,然后再慢慢分出去给自己的下一代。但是国内用了另一个方法,就是建立好自己的家庭宪章。他们的家庭会先制定一个目标,定好这个目标以后,再去培养下一代的承继人,把目标灌输给他们,去改变他们的思路。另外一方面,富人跟他们的第二代会做充分的沟通,第二代不想做他的生意的时候,他们也会去想办法,比如把公司上市,再找专业人士去管理公司,所以第二代就可以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巴伦》中国:我们讲到房地产比例也在下降,私募也在下降。现在宏观的环境,利率环境,全球的资产包括债券它的利率都在往下滑,那这样的环境如果再持续一年两年的话,您有没有什么建议,如果做这种财富管理的话,该怎么样去做?
吕子杰:每一个阶段都有它应该去做的事情。举个例子,现在股票、债券波动都比较大,那该买哪一类的股票比较好呢?就是派息比较高的一些股票。债券利息虽然一路在下降,但是一些做的很好的债券还是有机会的。另外第三种可以投资品就是对冲基金,当然对冲基金在国内还是需要一点时间去接受,但是如果能找到一些比较好的、经验足够的对冲基金经理的话,也是非常好的一类投资。还有私募,当前有一些破产重组的机会,因为经济环境欠佳,欧洲一些公司的经营因此没有办法持续下去,但是公司的本质是非常好的,现在有一些私募基金有机会去收购这些公司,当然这些是比较长期的一些投资,但是也是有机会的。
因此,在当下更为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更加需要专业的财富管理的人员,去帮助客人去做好投资决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巴伦。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