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经理17只基金与35家企业签约投资30亿元

  11月12日,2024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17只京津冀基金代表与35家企业代表现场签约,签约投资额30亿元。   本次融资对接会以“融汇科技金融,赋能产业链群”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发挥三地政府协同联动作用,深化三地企业、基金、银行、行业协会、创新平台等对接合作,全方位助力京津冀...
  11月12日,2024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17只京津冀基金代表与35家企业代表现场签约,签约投资额30亿元。   本次融资对接会以“融汇科技金融,赋能产业链群”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发挥三地政府协同联动作用,深化三地企业、基金、银行、行业协会、创新平台等对接合作,全方位助力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进一步激活区域发展动力引擎。活动内容包括主论坛、专题路演活动、产业考察等。   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揭牌成立   活动中,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揭牌成立。据介绍,促进会将聚力京津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是在三地政府部门指导下,由63家会员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社会组织,首任会长张夕勇表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是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三地优势互补,发展势头迅猛,正在加快推动区域产业链强链补链,携手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张夕勇表示,促进会将以“服务京津冀产业协同,服务行业、产业、企业”为宗旨,发挥资源型组织、枢纽型平台、生态型智库、孵化型机构作用,搭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京津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活动现场,促进会还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发挥基金招商引资和投资赋能作用,吸引国内外高附加值生态企业加快集聚,共同推动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等重点园区建设。   多单位共同启动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   投融资环境对企业成长、项目落地、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京津冀正在携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活动现场,京津冀联合办、三地协同办、北交所、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诚通基金部、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中国企业联合会标准化委员会、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京津冀企业家联盟负责人共同启动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广泛汇聚资本市场、基金银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创新平台等科技金融要素,为京津冀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是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会上与北京企业联合会、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加强服务链接京津冀百强和全国五百强企业资源,共同推动京津冀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研究与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提升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京津冀联合办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搭建政金社企精准对接平台,培育壮大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赴北交所等上市,促进跨区域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引聚金融“活水”,为实体经济发展聚力赋能。   围绕推动京津冀科技金融发展,工农中建四大行分别发布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如中国银行发布推动科技金融发展二十条措施,建设银行推出建银火炬积分贷产品等,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未来产业”专场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活动中,17只京津冀基金代表与35家企业代表现场签约,签约投资额达30亿元。签约基金代表中,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由京津冀三地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共同设立,基金初始设立规模41.5亿元,与6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意向投资额达14.6亿元。   融资对接会聚焦加速构建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格局,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未来产业等,举办了五场专场路演活动,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和有投资意向的基金搭建桥梁,实现双向赋能,引导更多基金支持优质企业在京津冀落地发展。   同时,融资会今年首次设立了“未来产业”专场,重点围绕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10家企业与18家基金共同探讨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   活动负责人表示,京津冀三省市未来将深入落实国家部署要求,共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推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基金赋能”,融汇科技金融,赋能产业链群,不断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协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为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