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东民间,明代“云南移民说”流传甚广。信者有之,疑者亦有之。此前,笔者见过的一些“云南移民”说法,要么是口头流传,要么是私修族谱,总之很少有官方档案(指的是古代的官档,而不是现代的地名志、村志)。不过,这几天在阅读一位清代进士的会试朱卷时,偶然发现主人公的档案信息中,白纸黑字地标注着“始祖原籍云南”。对于笔者而言,这还是第一次在古代...
在胶东民间,明代“云南移民说”流传甚广。信者有之,疑者亦有之。此前,笔者见过的一些“云南移民”说法,要么是口头流传,要么是私修族谱,总之很少有官方档案(指的是古代的官档,而不是现代的地名志、村志)。不过,这几天在阅读一位清代进士的会试朱卷时,偶然发现主人公的档案信息中,白纸黑字地标注着“始祖原籍云南”。对于笔者而言,这还是第一次在古代官档中看到“云南移民”的家族记录。
这份朱卷的主人公名叫李瀛瑞,他是清代登州府莱阳县人,光绪癸未科(1883年)进士。关于他的具体籍贯,民国版《莱阳县志》记载为“瑞台”村(据说就是现在莱西市河头店镇的水台村)。李是大姓,在老莱阳县范围内有很多不同的支派。在民国版《莱阳县志》当中,就提到了“野头李”、“利津李”、“车道李”等李姓。而李瀛瑞,就出身于其中的“车道李”。关于这一点,县志中有详细记载:“(李氏),义民茂之族,籍五区李家疃,邑称为车道李,析居附近各村,四区瑞台清有进士瀛瑞。”
其实,“车道李”这个称呼的由来,与文中提到的义民李茂有密切联系。县志后面又详细解释道:“义民李茂,李家疃村(现莱西市水集街道的李家疃)人,(明)成化间辖粟助帪,往取粟者车马络绎,人呼为车道李云。”也就是说,“车道李”这个称呼,算是民间对李茂善行义举的一种褒扬。根据朱卷中记载的世系,李茂是李瀛瑞的四世祖。他的事迹在朱卷中也有简要介绍,尤其是提到了“奉旨建坊旌表义民”这个荣誉。总体来说,车道李在科举方面不算是莱阳的世家,明清的大部分时间里,以庠生较多,举人都很少见。不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到了李瀛瑞这一代,终于金榜题名,成为令人羡慕的进士。会试为国家抡才大典,程序严格,档案讲究,考生需要将家族籍贯信息,详细地填写下来。而笔者在莱西图书馆看到的这份李瀛瑞会试朱卷,上面写道:“始祖彦成,原籍云南,徙居莱阳。”李彦成的曾孙李茂,是一位活跃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的人物。以此推算,李彦成迁徙莱阳的年代大约在洪武末、永乐初。这个节点,也是其他很多家族相传从“云南”迁来的时间。相对于私修资料而言,官档的权威性显然更高。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李瀛瑞是清末的人物,此时距离明初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之久。李瀛瑞可能就是根据自家修的族谱填写,清朝官方只是照单全收,未必会详细考证。而倘若这是一份明代的朱卷,说服力会更强。但不管怎样,“云南移民”的说法能够在光绪年间的会试朱卷中光明正大地出现,这多少能够说明一点:此说并非近现代空穴来风,而在清代甚至更早之前就在胶东民间比较流行了。
对“云南移民说”持怀疑态度的朋友,主要就是两个论据,一个是明朝收取云南的时间,一个是明初云南的人口规模。两者听上去也都有各自的道理。总之,“云南移民说”属于胶东文化中一个老生常谈而又难谈的话题。因为史料有限,暂时未有定论。这份会试朱卷,就算是话题讨论中的一个小插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