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夏天出汗多就是在排毒?99%的人并不了解自己的“汗情”!

...
夏天到了,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出汗是怎么回事?什么样的汗是正常的?什么样的汗是必须要注意的? 身体怎么样?问一问身上的汗! 有人体检时各项指标正常,却突发了心梗、脑梗,化验单、体检报告也会欺骗人,但出汗不会。比如胸口出汗异常,说明心有问题了,但体检不一定能检测得出来——“一问寒热二问汗”,汗是人体健康最真实“晴雨表”。 一、汗是怎么来的? 汗,再熟悉不过了!但汗是怎么来的?懵圈了!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出汗要分出来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一种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下面小编来介绍病理出汗的类型。 二、异常出汗的类型 1、自汗=阳气虚弱 【症状】人醒着的时候,凡不是因劳动、炎热等因素而致全身性出汗,称为自汗。自汗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坐在那里,别人都不出汗,他却自个儿在那里出汗,动一下出得更严重。 【病机】自汗的原因是阳气虚弱。阳气对人体血、津液具有固摄作用,阳气虚弱则津液失于固摄,就容易出汗,活动消耗阳气,所以活动之后出汗更甚。 2、盗汗=阴虚内热 【症状】一睡觉就出汗,一醒了汗就停止了,就叫盗汗。盗即偷盗,古代中医用汗液像盗贼一样趁人睡着时偷偷出来行动来形容盗汗,十分形象贴切。 【病机】盗汗的主要原因是阴虚内热。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人睡了后,阳气不活动、跑到身体里面去,体内本来阴虚,阳气都聚集到体内,导致阴虚内热,就容易出汗。而人醒了后,阳气开始活动、跑到身体外面来,内热减少,就不出汗了。 3、战汗=疾病状态 【症状】战汗在病情较重的情况下发生,多见于各种传染病中,先是战栗,然后发热、出汗。战汗的前提是人处于疾病状态。 【病机】人在疾病状态,病邪藏于体内,阳气就聚集起来到体内与病邪较量,体表就感到恶寒,所以战栗。阳气在体内与病邪较量,聚集了能量,人就开始发热,如果阳气最终战胜了病邪,邪去正安,阳气恢复,出一身汗病就好了,烧也退了。 【建议】人在疾病状态,如果出了一身汗,烧并没有退下去,或者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说明正不胜邪,阳气、津液都被消耗得越来越多,是病情恶化的表现。所以战汗的关键不在止汗,在于治病。 4、黄汗=阴阳失调 【症状】黄汗实际上是一种病,一个病名。病人身上的汗出来之后粘在衣服上,衣服呈黄色,黄如柏汁。黄汗与黄疸不同,它的特点是汗的本身是黄是白看不出来,只有粘在衣服上才能看出来,病人的皮肤、眼睛并不发黄,小便也不黄。 【病机】中医认为,黄汗是人体阴阳失调,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由于平时饮食不注意,或外感湿邪,引发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湿热熏蒸肝胆,胆汁随汗外溢肌肤。 5、绝汗=重病耗阴 【症状】绝汗,即病变危重阶段出现的大量汗出,汗出不止,人好像虚脱了一样,是一种阴阳离决的表现,又称脱汗。绝汗有两种:一种冷汗淋漓如水,耗散阳气,又称亡阳之汗;一种是热汗黏稠如油,耗散津液,又称亡阴之汗。 【病机】人在久病重病中,耗散阳气,特别是心阳过耗不能固摄津液,汗出如水,阳气散于体外四肢厥冷,是阳气将绝之象。由于大病重病耗阴,造成津液严重亏损,体内阳气多津液少,内热蒸化本身就很少的津液,所以汗的浓度很高,黏稠如油,是津液将绝之象。 小编建议大家如果有经常盗汗问题或疾病困扰,均应前往公立三甲医院寻求执业医师建议,切忌盲目相信偏方和非执业医生提供的建议。点击了解更多查看!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