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高考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 复习策略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2009年广东省新高考方案3+文综/理综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高考要求文科考生需要参加物理、化学、生物的水平考试,三门考试要求达到3C以上才有报考本科资格,艺术考试需要达到2D以上才有报考本科资格,同时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依据之一。下面是我总结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策略。
1?郾研读考纲,明确目标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考试大纲》阐述了命题的指导思想,对考试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要求,以及考试题型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应结合过去2年的水平考试真题,认真研读考纲,明确水平考试考什么,怎么考,这样才能在复习中有针对性,不至于备考迷失方向。比如考纲说明了水平考试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因而对于偏、难、繁的内容不必深究,如在有机物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和常见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性质即可,对于出现的乙醇氧化为乙醛、葡萄糖的银镜反应等无需作过多的要求。
2?郾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是联系中学化学各部分知识的纽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虽然是学习的难点,但突破这些难点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电解质”概念为例,学生对定义“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并不能准确地表征为“电解质是(一种)化合物”,而是相异构想为“电解质是(一种)导电的”或“电解质是导电的化合物”。由于学生在初中从实验中很深刻地知道NaCl溶液能导电,NaCl固体不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NaCl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同样对“电离”与“化学反应”概念的理解是了解离子共存和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对于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离开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去学习化学将无法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成为空中楼阁。我通常采用分散和专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复习,对于独立、自成体系的概念和理论,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系统复习;对于与某一部分知识紧密相关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则分散、结合到各个概念和理论的知识载体点、块的复习中。这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理论的准确理解和灵活应用。
3?郾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有效性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观念时常还停留在以量制胜的题海战术中,认为课堂的时间不足,要多讲些,采用“满堂灌,填鸭子”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结果反而使得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辛苦,许多学生没有听懂,或者当时糊里糊涂地听懂了,但是并没有领会知识的精髓。其实课堂效益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在于学生到底学了多少。老师在课堂中要精讲,讲清重点、难点、要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讲太透会使得学生不劳而获,造成思维懒惰,不愿独立思考。
练习是水平考试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做适量的题,以提高解题速度、巩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题必做,势必会沉溺于题海中。这样学生虽然做了大量的题,但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没有获取题目所带来的更多的价值。对于练习题的选择,我在广州市化学教研室所编写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科复习与训练》用书中精心挑选难度适宜,既有典型性、针对性,又有启发性、发展性的题目,分层设置给学生训练,帮助学生走出题海。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精讲精练,力争使学生“答一题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
4?郾注重学法、解法的指导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高二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双基,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强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方法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由于水平考试的题型都为选择题,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把正确的选出来,把错误的排除掉”的做题技巧,要求学生仔细审题,养成“先看短的,再看长的选项”的良好解题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答题准确度和速度。
如案例1(单选题).据新华网介绍,近日,由于日本核泄露危机,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出现部分民众听信谣言集中抢购食盐的事。加“碘”食盐已经较少使用碘化钾,因其口感苦涩且贮藏和运输中易变化,目前代之加入的是()。
A.I2 B.KIO C.NaIO D.KIO3
学生在阅读选项后,利用化学物质分类思想中“同类物质具有相同的性质”的普遍规律,首先排除了BC选项,亦或者是知道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常用来作漂白剂,故而食盐中不可能加入。在AD项中,学生固有知识中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从而联想到生活中加盐的面条并没有出现蓝色的事实,从而排除A项。课堂生成中也有个别同学说I2是紫色的固体,如果食盐加入I2,那么食盐也会有颜色,最后得到正确答案D。
在课堂教学中,我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来让学生写出做题的思维过程。这样做选择题虽然费时,但是学生在写出思维的过程中和老师在点评其他学生的思维过程时会深受启发,真正地发展了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5?郾指导学生背诵核心知识点
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建立在记忆力基础上的能力,学生缺乏一定的核心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将无法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背、去记,指导学生在背诵与记忆的基础上去构建知识体系,以减少遗忘,加深理解。
6?郾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学业水平考试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构建,有些学生在往后不再系统地学习化学课程。因而,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能使学生自觉地利用化学的视角审视所见所学,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2009.
共同点之一:统一考试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尽管各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不完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Ⅰ课程系列。除了*省2009年高考暂时对选修课程指定必考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采取了选修、选考的命题方式。
共同点之二: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
“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年*、*,2009年*、*、*、*与*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省20*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2010年*省又将回归到“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共同点之三: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与*等省(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依据。如*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2: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不同点
不同点之一:*省、*省、*省的考试科目有自己的特点
省自20*年高考开始,增加了一项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省20*年高考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其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每科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包括语文、数学各设附加题40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选修测试科目两科与必修测试科目5科。
*省2009年高考则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第一层次招生院校、专业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等),统考科目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基础上,加试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专业,统考科目维持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第三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统考科目只测试“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不同点之二: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对其成绩的运用方式不同
*、*、*等省市实施全部科目考试,考试科目覆盖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11个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依据。其中,*省2009年高考还明确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等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大多数省份都鼓励高校在高考分数相同的考生中,优先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而*、*等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则实施部分科目测试。
*省的学业水平考试称之为基础会考,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文理科“反向考试”。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其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
*省20*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科,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科(文科必测历史、理科必测物理,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科),剩余的5科为必修测试科目。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录取时对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设置不同的等级要求,且7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6A且技术合格的考生增加10分投档。
不同点之三:各地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各有特色
除了*省20*年高考针对不同类别的院校设置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省2009年高考实行分类测试与分批选拔之外,*省2009年高考积极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在将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批准试点的高校,可划出一定招生比例,试行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的选拔办法;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确定适当招生比例,依据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院校测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招生选拔模式的改革。
*市2009年高考方案规定:“本市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试行自主招生,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校以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实施录取工作;被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录取的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
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
20*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各省份制定与调整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据。
该指导意见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具体地说,该指导意见将本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确为以下三项:
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各地要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份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切实做到可信可用,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再其次是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模式和方式改革。
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按照“在考查基础知识,即《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课程标准内容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即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个性品质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严格遵循《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数学考试说明》的要求,做到立意新,起步低,情景朴实,选材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宽角度、高视点、多层次地考查了数学理性思维。试卷结构合理,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难易比例恰当,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命制科学规范,能恰当区分不同考生对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达成的不同层次和效果。试题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倡导理性思维,体现创新意识。
分数分布如图所示
■
二、试题特点
(一)体现稳定,强化基础
(1)题量稳定,题型不变。数学试卷仍然延续2012年试题的设计风格,设计为主观试题64分、客观试题36分.其中选择题12道、填空题4道,共计48分,解答题5道,共计52分的题型和分值结构,保持了题量、题型和分值的相对稳定。
(2)知识稳定,排序一致。知识内容的考查点80%以上与2012年相同,较好的体现了对“双基”考查的稳定性,客观题的考查点及排列顺序与2012年基本一致,主观题的考查点及排列顺序与2012年完全一致。
(3)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数学试卷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试题设计的出发点,全面覆盖了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常考常新。试卷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围绕“双基”设计,侧重考查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解答题中重点考查了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初步、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应用、数列知识、解析几何初步等核心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部分试题较好的体现了对学科能力的考查。
(4)注重通法,淡化技巧。数学试卷中,很多题目都从简洁中体现常规,突出考查通性通法,淡化技巧,充分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能力为考查目标的命题指向。
(5)多题把关,科学定量。试题继续保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方式,沿续往年的分步设问,分散难点的方法,体现了多题把关的命题特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都有把关题。同时各类题型起点难度较低,由浅入深,阶梯递进。整卷注意研究题目信息的配置,创设多种解题途径,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有效区分不同的思维水平,做到科学的定量,例如第3、11、18、21题等,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二)各模块考点分配科学合理
注重知识考查点的覆盖及各模块考点所占比例的均衡,各模块的分值比例及各章节的分值比例,贴近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比例,符合我省各高中学科实际的教学时间比例.(见表1)
表1 2013年数学(必修)教材课时数与试卷分数百分比对比表
■
(三)抓住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突出学科的重点与整体结构
(1)试题设计在体现基础性的基础上,突出学科的重点内容与整体结构,既考虑学科教学要求的重点,也考虑学科教学实际的重点,有利于引导高中数学教学。
(2)主干知识更加明确,五道大题的考查直接落实在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初等函数的应用、数列、解析几何初步五大知识点上,突出了主干知识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考生集中精力、集中思想学好高中数学必修教材中的主干知识。
(四)各个考点的能力层级要求把握准确
全卷中有三分之二试题的知识考查点为了解与理解水平层次要求的,另三分之一的知识考查点的水平层次要求为掌握,对掌握水平层次要求的知识点的考查,其中又有80%内容的要求降低为理解水平进行考查。(见表2)
表2 2013年高中数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双向细目表
■
(五)尊重课标、教材及考试说明
在全卷的24个问中,有12问计54分的试题从教材的例题、练习题、习题改编;有4问计13分的试题从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或样卷中的题目改编而来;有8问计33分的试题从命题组成员集体改编而来(见表2)。
(六)提倡应用,关注热点
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恰当引用2013年在辽宁省举办全运会及学校素质教育的背景设计试题。数学试卷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试卷中第5、6、7、10、16、19题都是一些实际问题,而且情景具有公平性,这类问题考查学生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而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并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对引导学生在学科素质、探究能力的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科知能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实际联系的能力,都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七)设计合理,关注差异,以人为本
(1)注重双基,凸显能力。数学试卷中,在突出“双基:考查的基础上,再现了很多开放性、探究性的题目,例如第18、21题等,注重强调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使考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这样,既有利于优秀考生充分展示与发挥数学知能水平,又能有效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群体。
(2)强调方法,突出思维。数学试卷,继续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一如继往地贯穿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选择题中,多数题目都不能用特殊值法来解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多题目的解答是基本的、传统的通性通法,意在检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20题,用的是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数列求和的错位相减法等通性通法。
(3)突出主体,以人为本。选择题各选项的设计努力降低非正确选项的干扰度,既充分体现对主体知识、能力的考查,又利于学生的正确思维,努力体现“中进低出”或“低进低出”,以充分体现水平测试的性质与功能.
三、教学及复习建议
(一)提高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认识
面对学业水平考试,应形成如下共识:第一,虽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暂不计入高考,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毕竟是高中实施新课程以来的全省性的考试,结果也与高中生的毕业认证直接挂钩,也是对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执行新课改标准的检阅,一定要重视;第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进一步搞好教学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搞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今后的高考。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认真对待。
(二)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我们要弄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只有弄清了要求,复习才有针对性。首先要正确解读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性质与功能、命题原则;其次要明确有哪些考点及其对每个考点的要求。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性质与功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也是目标—常模参照考试,旨在全面地反映并比较高中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其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反映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从这些性质和功能可以看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照顾到全省每一位高中学生的实际,注定了考试试题的基础性。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2014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
(1)基础性与实践性。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实践性,考查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力求联系社会实际和生活经验。避免偏题、怪题,杜绝超出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试题中的易、中、难比例大致为7:2:1,从数学学科特点来看按8:1:1来复习就可以了。
(2)创新性与科学性。试题设计尽量采用新情境、新材料、新角度。在复习时尽可能多关注教材例、习题,《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在此难度的基础上加以改编。
(3)公平性。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公平;试题设计必须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一致,关注数学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要做到试题设计科学;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体验和基本思想,试题以容易题为主,试题设计要做到基础。也就是说,只要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能准确识别和再认,对所学过的内容能准确复述和直接应用,对所学内容能进行理性分析,大概就可获得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分数。
《考试大纲》列出了必修5个模块,各个考点的能力层级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注:具体见《考试大纲》)。
(三)以《课标》《考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狠抓双基训练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抓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等基本数学知识的数学,既要做到对各考点复习的面面俱到,防止因人为猜测“不考”而漏缺,又要在复习时适当注意有所侧重,突出重点知识的复习。在习题教学时要注重习题教学的变式训练,练习的重点应放在夯实基础,训练技能,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上。
(四)立足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
学业水平考试无论是考试的功能要求、命题的指导思想,还是命题的难度系数,与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相比,都有显著不同。“立足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就是应对学业水平考试的根本策略。在具体的备考工作中,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合理确定教学标高,选择教学方式和策略,安排训练难度、密度和强度。根据学业水平考试的难度特点,以及学习实际,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主要依据“注重基础,点面结合”的原则,采取“以考点训练带动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紧扣书本,以书中所涉及的例题和习题为蓝本,引出变形题。
(五)认真备课,有的放矢
教师在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由于课堂复习容量的增大,要在重点问题多花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大撒手,每堂课都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精讲精练,同时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参与解题活动和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教师一定要把课本和资料认真地分析比较和联系归纳,这样,才能清楚地启发学生。
(六)研究考试大纲,把握复习方向
《考试大纲》对考试性质和功能、命题依据和原则、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方式、时量和分值、考试题型示例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与说明,并给出了样卷,我们必须对《考试大纲》进行详细研读,明确有哪些考点,明确对各考点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对大纲中给出的题型示例部分,要认真加以分析,要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制定复习教学的对策,把握复习方向,使我们的复习教学更加有效。
(七)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
(1)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除掌握专题知识外,还应该静下心来把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有问题不能拖。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每次模拟考试:模拟测试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对复习起一个指导作用,分数不管高低,都要认真总结一下,分析一下这阶段的复习有什么不足,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漏洞。
(3)树立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比较高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实现增添动力。
依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使学校、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准确了解《实施方案》有关内容,确保《实施方案》平稳落地,各项改革措施顺利推进,现将相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河北省《实施方案》总体情况
1.《实施方案》产生的背景及起草过程。
2019年9月,国务院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之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四个配套文件,要求各省在国家政策框架体系内,制定本省的贯彻落实方案,明确各项改革举措的时间表、路线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意见》精神,加快制定河北省《实施方案》,2019年初省教育厅成立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深入全省各地高等院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和考试招生机构进行了广泛调研,全方位听取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对浙江省、上海市的试点改革方案以及兄弟省市的改革草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初稿后,又邀请中学校长、一线教师、大学教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不同类型专家反复论证修改。最终,《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议研究批准,上报教育部备案通过,向社会公布。
2.《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河北省制定的《实施方案》是在国务院《实施意见》确定的五大任务18项具体举措框架下完成的,是对《实施意见》各项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共分为三部分:一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改革目标;二是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完善中小学招生和评价制度、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三是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经费投入、稳步推进实施和加强宣传引导。
3.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都有哪些特点?
河北省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覆盖范围更广。这次改革不再局限于某一阶段或是某个单项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而是涵盖了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考试招生的全局性变革,涉及小升初、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普通高考乃至继续教育等一系列考试招生,几乎关系到所有受教育人群。二是入学机会更公平。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努力破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难题;逐步建立起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畅通学生纵向流动渠道;进一步减少和规范了高考加分,确保高考公平公正,等等。这些改革举措将惠及广大考生,保障了各阶段受教育人群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三是招生录取更科学。首先,高校招生不再唯分是从,推进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更加注重对考生日常学习和综合素质的考量;其次,打破了以往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格局,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可以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使一次考试的重要性降低,减轻了考生的心理负担;再次,缓解了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逐步实现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鼓励有意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前分流,相应减少了高考的竞争压力。
4.河北省《实施方案》中有哪些执行的是国家政策?有哪些是对国家政策的细化和拓展?
在制定河北省《实施方案》过程中,凡是国务院《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规定的,我们严格贯彻落实;对于需要进一步细化的,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也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提出了任务目标。具体来说,属于国家顶层设计的,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设置、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统一高考科目的设置及分值、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普通高校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方式等内容,在河北省《实施方案》中全部严格执行。
属于河北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细化的,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决定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二是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任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只有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今后将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科目提供机会;三是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在2020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试行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录取的方式,2021年推广至普通高考使用;四是大幅减少和规范河北省的地方性加分项目,取消了侨眷高知子女和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两项高考加分项目,保留农村独生子女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不变,加分范围只适用于河北省省内高校招生;五是从2019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二、关于中小学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
5.高中学生如何选择学业水平考试的选考科目?
改革后,普通高中将不再简单分为文科、理科,学生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学习所有科目,每门课程结束后都要参加相应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参加高校招生的学生可根据高校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将这3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6.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与其余科目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以及成绩呈现上有什么区别?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与其它科目的主要区别在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考试科目属于等级考试,考试内容为该科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成绩呈现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分为A、B、C、D、E五个等级,一般应在学完所选择考试科目全部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后报名参加考试,考试方式为统一笔试。其它考试科目则属于合格考试,考试内容为该科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成绩呈现方式只区分合格与不合格,学生学完相关必修内容后即可报名参加该科目考试,考试方式有统一笔试、统一网络考试和现场测试。
7.为什么河北省现阶段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只允许考一次?
关于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的考试次数,目前两个试点省市的改革方案中,浙江规定可以考两次,上海规定只能考一次。河北省采用了上海模式,规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主要是考虑到两次考试的等值性难以把握。由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按照比例以等级呈现,那么多次考试会造成评价结果的等值性差异。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第二次考试,保证两次考试具有等值性,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仍然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河北省规定选考科目只考一次,今后,随着学业水平考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广泛调研、总结经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河北省将逐步实现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科目提供机会。
8.为什么要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目前,河北省已起草完成《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施办法》,报教育部备案后将向社会公布,同时全省统一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正在积极建设过程中,即将投入使用。为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中的重要参考作用,河北省定于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在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中试行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举措,为2021年推广至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
9.为什么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
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是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考试招生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倾向和职业技能的考核。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将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选拔和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一部分学生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从而减轻高考的备考负担。
10.目前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都有哪几种形式?
河北省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高职院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招生(高职单招)。2019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计划突破7万人,实现全部66所高职院校全覆盖,已达到教育部提出的2019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一半左右的任务目标,2019年将继续扩大招生比例,到2019年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二是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等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模式。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形式是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经过多年探索并不断完善的,可以作为高职院校招生的辅助渠道。三是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考虑到考生的心理和其他一些需求,将继续保留考生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通道。
11.河北省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是怎样进行的?
在省教育厅监督指导下,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在每年春季进行。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充分赋予考生对院校的选择权,2019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试行院校按专业类联合考试招生,考生只要参加某专业类联合考试,即可报考招收此类专业的所有高职院校。2019年高职单招联合考试招生专业类扩大到10类,2019年实现全部专业按类联合考试招生。同时,进一步改进考试评价方式,根据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不同情况,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中职院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部分的考查可以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同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社会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方式。考生如果参加了高职单招考试,并且已经被确定录取后,就不再参加普通高考。
四、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
12.如何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有更多升入重点高校的机会?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渠道,河北省《实施方案》提出,改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在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同时,继续实施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2019年,河北省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已达到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今后将继续加大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实施力度,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13.河北省都取消了哪些高考加分项目?保留了哪些?
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经省政府批准,河北省调整了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一是国家取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河北省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部取消。二是国家保留和完善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河北省保留,加分分值不变,适用范围不变。三是按国家要求大幅减少和规范了河北省的地方性加分项目。2019年以前,河北省有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侨眷高知子女等3项地方性加分项目。其中侨眷高知子女和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两项加分项目,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只保留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为10分,并且只适用于河北省高校省内招生。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的配套文件《关于做好河北省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工作的通知》(冀招委[2019]3号)已于去年4月由省招生委员会印发。
14.为什么要合并本二、本三批次?
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目前河北省本科层次分本科提前批A、本科提前批B、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等五个录取批次。分批次进行录取,只是为便于录取工作操作,与院校性质无关。合并本科二批、三批有利于消除社会对本三录取的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从全国情况看,有的省从未设过本科三批,有的省几年前已将本科三批取消并入了本科二批。为此,按照国家的要求,河北省定于从2019年起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并根据情况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15.批次合并将对考生产生什么影响?
录取批次合并不会减少考生的录取机会。批次合并后,河北省将采取增加志愿填报数量和增加征集志愿次数的方式,确保考生录取机会不减少,同时,继续提供一分一档分数统计,考生可根据自己排名以及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填报志愿。总之,对考生而言,由于同一批次院校数量大幅增加,考生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也相应增加,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将会得到满足。
五、关于高考综合改革
16.河北省为什么选择从2019年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河北省决定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可以充分借鉴试点省市经验。教育部选择上海市和浙江省从2019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这两个试点省市要在2019年夏季高考结束后,才能完成一轮高考改革。试点省市各项改革举措的实施效果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也都要在2019年高考结束后才能显现出来,而这些宝贵的经验乃至教训对河北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河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高考生源大省,区域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还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此次高考综合改革将对高中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学生自主选择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走班制分层教学、综合素质评价等新的教育评价方式对普通高中的师资储备、教学场地、经费投入、仪器设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精心准备、提前谋划。三是与全国多数省份保持一致。从教育部最新通报的情况来看,全国17个省(区、市)都是选择2019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启动年份。
17.改革后高考将有哪些变化?
高考综合改革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河北省《实施方案》对高考综合改革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总的来看,2021年河北省高考将有以下四大变化:一是统一高考科目发生了变化,国家组织实施的统一高考将由现在的3+X改为语文、数学、外语,这3个科目每科的分值将保持150分不变。二是外语科目考试次数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只考一次变为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两次成绩较高者计入考生总成绩。三是录取依据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只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变为两依据,一参考即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采取依据统一高考的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四是录取批次发生了变化,除了先行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外,还将根据情况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18.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如何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成绩有效期是多久?
由于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需要按等级进行赋分,具体赋分办法以及成绩有效期将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在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
19.河北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什么时候出台?
按照《实施方案》设定的高考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河北省将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本着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河北省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将在2019年6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赋分办法、成绩有效期以及外语科目两次考试的组织安排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论证,同时充分借鉴试点省市的经验,扎实做好河北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
六、关于改革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复习备考 模拟考试 准备试卷 试卷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老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检验复习效果;可以锻炼学生的答题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方法技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而试卷的讲解分析则可以起到查缺补漏复习巩固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考试的这些作用,我们必须认真把握考试的各个环节。
1.准备试卷
模拟考试的试卷应该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试卷的题型题量必须与本地区学业水平考试和统考保持一致,比如我们云南省2012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题型和题量是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第二大题是问答题共5小题;第三大题是分析说明题共2小题。只有在题型题量上与正规考试保持一致,才能达到通过模拟考试训练学生的在考试中合理把握时间,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应考能力等目的。二是试卷应该结合考试说明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老师应该对每一次模拟考试的目的,考察的内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为学生准备适合的模拟考试卷。三是试卷的难易程度要与学业水平考试相适应,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备考过程中研究本地区近几年学业水平测试试卷,通过研究试卷掌握试卷特点,考察重点,常见考点等。比如《2012年大理、楚雄、文山、保山、丽江、怒江、迪庆、临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试题卷》题目都是以生活现象和时政材料呈现,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是题目源于生活,答案在课本中。
2.阅卷
有的老师在模拟考试后叫几个学习较好的学生来帮助批阅试卷,有的老师则不批阅试卷而是直接发给学生,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自己改。我觉得这样做就会影响模拟考试作用的充分发挥。因为老师只有通过认真批阅试卷才能发现每一个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只有掌握了分数背后的问题,才能为后面试卷分析讲解提供依据,发挥模拟考试的查缺补漏的作用。
3.分析讲解试卷
通过阅卷,老师已经掌握了学生的答题情况,清楚学生在知识掌握和答题方法技巧方面的情况,对学生的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有所了解。阅卷后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针对学生在考试出现的问题对试卷进行分析和讲解。而试卷的分析讲解,可以根据试卷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答题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讲解。
如果试卷较容易,学生答的较好,试卷的分析讲解应突出重点难点。教师根据阅卷时掌握的情况,把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讲解。而对于那些只有个别同学做错的题目,或只有个别同学出现的问题则可以采用个别指导的方式来解决。这种讲解方式可以较好的实现模拟考试查缺补漏的目的。
要实现模拟考试复习巩固的目的应该采用整份试卷统一讲解的方式来进行。在试卷讲解过程中老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举一反三,试卷的每一个题都涉及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教师在讲这一题目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把相关知识点回顾一遍。比如《2012年大理、楚雄、文山、保山、丽江、怒江、迪庆、临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试题卷》的第三题,青春期心里充满矛盾。这些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 )的心里现象。
A,逆反 B,正常 C,不正常 D,闭锁
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B,教师在讲这一题的时候,首先,可以联系青春期的相关知识点有:①青春期指10至19岁;②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表现为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③克服青春期心里矛盾的方法,当我们感到很难解决内心矛盾的时候,除了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外,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其次,还可以联系有关逆反心理的相关知识点。①逆反心理的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②逆反心理的危害,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是惩罚了自己,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③克服逆反心理要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最后,联系有关闭锁心里的相关知识点。①闭锁心里的危害使自己陷入孤立,不能被更多的人接纳,分享更多的经验和快乐。②克服闭锁心里的方法要敞开心扉,开放自我,要真诚的关心别人,积极与老师、父母和同学沟通,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这样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复习,以便学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