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看形象,这位温柔和善的女士会是个传奇般的理财高手。实际上,她就是被誉为台湾“定投教母”的萧碧燕——从不买股票,从1994年开始,起初每个月投资3000元台币(相当于600元人民币左右),之后不断将利润越滚越大,靠定投至今获利千万台币,年均获利20%以...
单看形象,这位温柔和善的女士会是个传奇般的理财高手。实际上,她就是被誉为台湾“定投教母”的萧碧燕——从不买股票,从1994年开始,起初每个月投资3000元台币(相当于600元人民币左右),之后不断将利润越滚越大,靠定投至今获利千万台币,年均获利20%以上,还躲过了金融海啸时的暴跌。好的定投策略之间总是不谋而合,萧碧燕在各地演讲分享的定投心得,不少正是老罗一直推广强调的原则,值得一再分享。
萧碧燕的定投之术
人人都可以掌握的定投方法论,让定投有了更多明确的“战术”,变得更加高效。
与波动做朋友
定投首先的问题就是基金的选择,萧碧燕认为,定投首选股票指数基金,而且波动越大越能体现定投的策略优势。市场处于低谷的时候,波动大的股票指数基金往往跌得亏得更多,但这和稳健型基金没有区别,因为这时都不会卖掉,甚至在“趁低吸纳,摊平成本”的角度股票指数基金更优;而上涨行情来临时,波动大的基金“跳得更高”,就给了投资者在高点获利了结的出口。“债券基金做定投效率很差。如果投资一只很平稳的基金,过程很舒服,也许其间不会出现多少负收益,但结果也很一般。如果追求结果就要忍受过程。”所以高波动高成长性,收益起伏大的基金就应该在定投中被选择。
按照沪深两市主流指数基金的波动性来看,截止2017年4月12日,过去5年里,中证50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是28.96%,高于上证综指的23.94%和沪深300的25.17%,是高波动高成长的定投优质标的。
数据来源:Wind资讯,数据截止2017.4.12。
以基金养基金
高点获利了结然后呢?止盈不代表就不再买了,而是要用卖了基金所得到的钱作为投入成本继续滚雪球,这个“以基金养基金”的概念真正让萧碧燕在台湾理财界火起来。根据定投最佳周期在3-5年这个性质(因为股市一个完整周期也在3-5年左右),萧碧燕进一步建议按月定投的投资者把上次定投获利再除以36(3年就是36个月),便可以得到继续定投的定额金额。确定定投数额的思路多种多样,“以基金养基金”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萧碧燕的定投之道
定投效果之所以差异,最终还是因为对投资纪律的把握和遵循不同。冷静看待市场,果断止盈才是王道。
冷静看待市场
萧碧燕开始了解基金定投是在1994年,进入基金公司工作的她接触到更多专业的投资知识。“我认为定投有两大作用,一是存小孩子的教育基金,二是存自己的退休基金。所以希望通过定投成为弄潮儿是不现实的,定投就是一种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投资方式。”经历了深入的研究后,她的定投理念被写成一本又一本的书,但依然简单而朴素:总结起来,也是老罗常强调的“傻傻地买,聪明地卖,稳稳地赚”,“涨要开心,跌要更开心;停利不停扣;不要在乎过程,只在乎结果”,这背后蕴含着一颗冷静看待市场的平常心。
知易行难,所谓“冷静地看待市场”,背后不知要击破多少次动摇。萧碧燕说,自己出生在台湾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养育了九个孩子,温饱都存在问题。童年贫穷的经历,让她有了坚韧的意志,不怕吃开头亏,在日后的投资中也能坚持自己深信的投资原则。在过去20多年的投资中,让萧碧燕印象最深的是金融海啸后的一次基金定投。那时候全球经济崩盘、股市大跌,她选择在这个时间出手定投基金。“我一共做了22个月定投,前20个月的回报都是负的,但我仍然坚持扣款。最后2个月开始涨,就这两个月让我的投资总回报率达到46%。”
及时停利,见好就收
“定投过程也有亏钱,但最终都是赚钱的。”萧碧燕说,能赚这么多,主要还是靠卖。她会把定存当做一个参考指标,对于一个刚进市场的投资新人来说,定投基金一年获利至少要是定存的五倍。在2008年5月,萧碧燕卖光了手里所有的定投基金,“因为我发现,我所定投的新兴市场基金收益率都高达40%到50%,于是我躲过了金融危机时的暴跌,当然卖完基金后,我又重新开始定投,没有间断。”确实,在高点找到好的出口非常不容易。定投卖得好才能赚得多,老罗后续还会有更深入的文章,告诉大家止盈的测算。
过人的投资收益总是术与道的结晶,在多年的积累下,萧碧燕女士分析定投策略时观点鲜明而犀利,讲述她自己的定投心法时又有种静水深流的沉静。坚持定投,坚持对定投的了解和研究,正是对财富和个人的双重提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